双层槽油盘的安装结构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510331C

    公开(公告)日:2009-07-08

    申请号:CN200610051596.3

    申请日:2006-03-06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防止内槽盘的裂纹且密封性能好的双层槽油盘的安装结构。根据本发明,通过使内槽盘(20)的突壁(25)松嵌于形成在外槽盘(11)以及发动机(50)的两开口缘(12、52)之间的突壁收容空间(56),内槽盘(20)在相对于外槽盘(11)以及发动机(50)而容许有相对的热变形的状态下保持于这些外槽盘(11)以及发动机(50)上。以此,在内槽盘(20)上就难以产生因热变形而导致的内部应力,从而可以防止内槽盘(20)的裂纹。又,因为外槽盘(11)以及发动机(50)的开口缘(12)、(52)中的靠近外侧部分相互地接触,所以也并不像现有那样产生因内槽盘(20)的蠕变变形而导致的密封性能的降低。

    双层槽油盘的安装结构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840869A

    公开(公告)日:2006-10-04

    申请号:CN200610051596.3

    申请日:2006-03-06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防止内槽盘的裂纹且密封性能好的双层槽油盘的安装结构。根据本发明,通过使内槽盘(20)的突壁(25)松嵌于形成在外槽盘(11)以及发动机(50)的两开口缘(12、52)之间的突壁收容空间(56),内槽盘(20)在相对于外槽盘(11)以及发动机(50)而容许有相对的热变形的状态下保持于这些外槽盘(11)以及发动机(50)上。以此,在内槽盘(20)上就难以产生因热变形而导致的内部应力,从而可以防止内槽盘(20)的裂纹。又,因为外槽盘(11)以及发动机(50)的开口缘(12)、(52)中的靠近外侧部分相互地接触,所以也并不像现有那样产生因内槽盘(20)的蠕变变形而导致的密封性能的降低。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