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塞装置以及内燃机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641075B

    公开(公告)日:2017-12-08

    申请号:CN201380033846.9

    申请日:2013-06-25

    Inventor: O·尤科斯

    Abstract: 一种活塞装置包括:活塞、第一腔室、第二腔室和动力传递组合件;其中所述活塞包括在所述第一腔室内可移动的第一活塞头以及在所述第二腔室内可移动的第二活塞头;其中,在操作中,所述活塞在沿着第一轴线往复运动时遵循线性路径;其中所述动力传递组合件包括轴杆,所述轴杆可旋转地耦合到往复式轴承上并且经布置以将所述活塞的所述往复运动转换成所述轴杆的旋转运动;其中所述往复式轴承在沿着基本上垂直于所述第一轴线的第二轴线往复运动时相对于所述活塞移动;以及其中所述往复式轴承经由非平面轴承面耦合到所述活塞上,由此允许所述往复式轴承的旋转。

    发动机装置
    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326351B

    公开(公告)日:2011-04-13

    申请号:CN200680042436.0

    申请日:2006-09-20

    Inventor: B·哈留

    Abstract: 本发明包括一种发动机装置(“M”),其带有至少两个活塞-气缸组件,其中,包含在第一活塞-气缸组件(1)中的、位于第一气缸(12)中的第一活塞(11)与包含在第二活塞-气缸组件(2)中的、位于第二气缸(22)中的第二活塞(21)互连,且所述的各个活塞-气缸组件(1、2)都带有用于输送燃料混合物的进气阀(13、23)、以及用于排出废气的排气阀(14、24),所述的两个活塞-气缸组件(1、2)适于与将平动运动转换为旋转运动的齿轮单元(5)相配合。设置了两个另外的活塞-气缸组件(3、4),包含在第三活塞-气缸组件(3)中的、位于第三气缸(32)中的第三活塞(31)与包含在第四活塞-气缸组件(4)中的、位于第四气缸(42)中的第四活塞(41)互连,且带有相应的进气阀和排气阀(33、43;34、44),所述两另外组件(3、4)适于与将平动运动转换为旋转运动的所述齿轮单元(5)相配合,第一气缸(12)的排气阀(14)与第三气缸(32)的进气阀(33)连接,且第二气缸(22)的排气阀(24)与第四气缸(42)的进气阀(33)连接,且第三、第四气缸(32、42)的排气阀(34、43)将被用于排出废气。

    发动机装置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326351A

    公开(公告)日:2008-12-17

    申请号:CN200680042436.0

    申请日:2006-09-20

    Inventor: B·哈留

    Abstract: 本发明包括一种发动机装置(“M”),其带有至少两个活塞-气缸组件,其中,包含在第一活塞-气缸组件(1)中的、位于第一气缸(12)中的第一活塞(11)与包含在第二活塞-气缸组件(2)中的、位于第二气缸(22)中的第二活塞(21)互连,且所述的各个活塞-气缸组件(1、2)都带有用于输送燃料混合物的进气阀(13、23)、以及用于排出废气的排气阀(14、24),所述的两个活塞-气缸组件(1、2)适于与将平动运动转换为旋转运动的齿轮单元(5)相配合。设置了两个另外的活塞-气缸组件(3、4),包含在第三活塞-气缸组件(3)中的、位于第三气缸(32)中的第三活塞(31)与包含在第四活塞-气缸组件(4)中的、位于第四气缸(42)中的第四活塞(41)互连,且带有相应的进气阀和排气阀(33、43;34、44),所述两另外组件(3、4)适于与将平动运动转换为旋转运动的所述齿轮单元(5)相配合,第一气缸(12)的排气阀(14)与第三气缸(32)的进气阀(33)连接,且第二气缸(22)的排气阀(24)与第四气缸(42)的进气阀(33)连接,且第三、第四气缸(32、42)的排气阀(34、43)将被用于排出废气。

    具有顺序活塞驱动器的外燃发动机

    公开(公告)号:CN106030086A

    公开(公告)日:2016-10-12

    申请号:CN201480075662.3

    申请日:2014-12-03

    Abstract: 用于从具有外燃发动机的热源有效地回收能量的系统和方法,本发明包括用于伽马型斯特林发动机的位移活塞和动力活塞的顺序运行驱动机构,并提供了近乎理想的活塞运行顺序。在高压级期间,该斯特林发动机补充了工作流动流体控制以及位于工作流体再加热器和发动机的其余部分之间的分隔构件。工作流体在被再加热之前在流动控制下流通经过一个或多个连续的位移气缸级/动力气缸级。控制系统将工作流体从入口端口引导至第一位移气缸,并进一步将工作流体引导至第一动力气缸,并且在膨胀之后,进行再加热或者引导至下一个位移气缸。低温工作流体最终被引导返回至逆流型再加热器。

    一种活塞式动力机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858251A

    公开(公告)日:2010-10-13

    申请号:CN201010168854.2

    申请日:2010-05-07

    Applicant: 吴伟健

    Inventor: 吴伟健

    Abstract: 一种活塞式动力机,包括动力机缸体以及安装于缸体内的活塞组件,所述的活塞组件包括位于两端对称安装的活塞,活塞固定于连杆两端,在连杆上设置有沿活塞运动方向布置的齿条以及与齿条啮合的齿轮,齿轮通过单向轴承固定于动力机动力输出轴上。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1.能源利用率大幅度提高;2.气缸容积密度大幅度提高;3.大幅度提高动力机的功率密度;4.便于建造从微型到超大型的动力机。

    通用热力发动机
    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492818B

    公开(公告)日:2016-08-10

    申请号:CN201180067245.0

    申请日:2011-12-09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用于将能量从输入热源转换成输出的通用热力发动机。通用热力发动机包括热力发动机区段和输出区段。热力发动机区段包括收纳热力发动机活塞的热力发动机开孔。热力发动机阀组件与热力发动机开孔连通来用于实现热力发动机活塞的往复运动。输出区段包括收纳输出活塞的输出开孔。活塞杆使热力发动机活塞与输出活塞互连。控制器控制热力发动机阀组件来根据来自于输出区段的期望输出操作热力发动机区段。热源可包括石油产品的燃烧、太阳能热源、地热源或副产物热源。输出可包括静止的或移动的空调系统或发电机。

    在交替周期具有可控的可变压缩比CVCR的新内燃机

    公开(公告)号:CN103038482A

    公开(公告)日:2013-04-10

    申请号:CN201180030829.0

    申请日:2011-05-2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B75/045 F01B7/16 F01B9/06

    Abstract: 本发明的机械系统目的在于使用新结构的曲柄机构组件,应用于交替周期的内燃机,而不改变所述周期。所述系统为取代传统连杆的新系统。所述系统允许使用两个同轴的活塞,其具有相对的头部,在相同的汽缸内运行并且具有相对的燃烧室。所述系统之后取代活塞的传统三元件(活塞、连杆和曲轴),所述系统可以认为是由两活塞四元件构成,能够明显地节约总体动力。所述系统的显著特征为:1、汽缸上降低的横向活塞摩擦;2、曲轴组件总体重量的降低;3、没有吸取效应,获得更高的效率;4、新的传动系统由两个部件构成,其允许控制压缩比和NOK,所提出的系统趋于维持空气/燃料混合物体积和燃烧室体积之间最优化的压缩比。5、所述系统通过液压回路控制,RC由程序控制单元确定,所述程序控制单元通过电磁传感器控制活塞的实际位置。6、所述系统,希望获得更高的比功率,甚至允许使用NOK,确实在实践试验中发现RC能够明显超过使用燃料的最大可容许RC,而在传统的发动机中,由于其刚性,当NOK出现的时候,活塞必须达到TDC产生冲击力,其产生趋于锁定发动机的超压并在大于200巴的压力下损害其完整性;在所述新系统的情况中,可以控制这些压力以使它们维持在限制水平内(120/130巴);8、除了压缩比,所述系统(对每种特定的发动机类型均进行计算并预先设置)改变活塞的吸入能力,当rpm增加的时候产生更大的吸入行程;9、降低转动质量并且在爆炸周期中以90°的角度在相同轴线和相同平面上的相对活塞的对称位置极大地降低了第一级振动,并且随着重量和质量的降低排除了连续周期所需的重要的稳定器飞轮;10、非常小尺寸的驱动轴(传统驱动轴的1/3)降低了扭曲和纵向弯曲偶合,其降低了第二级振动。小尺寸的驱动轴降低了发动机的旋转偶合,其还降低了摩擦和燃料材料的消耗;11、汽缸的邻近程度和曲轴的紧密程度涉及发动机装配的缩减(对于4活塞三发动机装配);12、在新系统中设置的连接点改变活塞施加至所述杆和曲轴的力,改变发动机功率的特性;13、盖瓦和用于双活塞的单滑缸的使用极大地降低了发动机的尺寸,然而,相反地,实际上所有的汽缸均可以由冷却液通过恰当的冷却系统包围,所述冷却系统应当改进润滑和冷却的可能性;14、考虑到爆炸时刻的实际的RC和TDC,必须校准电子点火系统,从而最优化点火;新的曲轴组件的目的为制造与现有的发动机相比具有降低的燃料消耗、更加紧凑并且具有最佳扭矩和动力曲线的发动机。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