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473966A
公开(公告)日:2018-08-31
申请号:CN201780004965.X
申请日:2017-02-09
Applicant: 豪夫迈·罗氏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N9/0006 , C12Q1/32 , C12Y101/010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相对于野生型3-HBDH性能改善的突变体3-羟基丁酸脱氢酶(3-HBDH),编码该突变体3-HBDH的核酸,包含该突变体3-HBDH或该核酸的细胞,测定样品中3-羟基丁酸的量或浓度的方法,和用于测定样品中3-羟基丁酸的量或浓度的装置。
-
公开(公告)号:CN106480160A
公开(公告)日:2017-03-08
申请号:CN201610666827.5
申请日:2016-08-15
Applicant: 郑兆珉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Q1/10 , C12Q1/04 , C12Q1/06 , C12Q1/14 , C12Q1/32 , C12Q2304/24 , G01N2021/752 , G01N2333/245 , G01N2333/31 , G01N2333/90209 , C12M41/3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微生物检测装置的制造方法、微生物检测方法、微生物检测试剂盒以及微生物检测装置。微生物检测装置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基材上定义采样区以及反应区。设置纤维材料于基材的反应区,其中反应区与纤维材料接触的表面含有大量的羟基。添加反应试剂至纤维材料,以及以酸性溶液处理反应区的羟基以及纤维材料。本发明具有操作简易、安全及快速分析的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06399458A
公开(公告)日:2017-02-15
申请号:CN201610780708.2
申请日:2012-11-06
Applicant: 福满代谢组技术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Q1/52 , C12N9/1096 , C12N9/88 , C12Q1/3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乙醇胺磷酸酯的测定方法。本发明提供用于简便地测定样品中的乙醇胺磷酸酯的方法、以及该方法中使用的试剂、试剂盒、程序等。一种乙醇胺磷酸酯的测定方法,包括:进行第1酶反应的第1工序,向测定样品中添加能够催化由乙醇胺磷酸酯生成乙醛的反应的酶而使之生成乙醛、磷酸和氨;以及第2工序,对生成的前述乙醛、前述磷酸以及前述氨的至少任一者进行定量,确定前述测定样品中的乙醇胺磷酸酯量。
-
公开(公告)号:CN103122371B
公开(公告)日:2016-12-28
申请号:CN201210559220.9
申请日:2006-07-28
Applicant: 霍夫曼-拉罗奇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Q1/3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式(I)的稳定的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NADH)或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ADP/NADPH)衍生物、这些衍生物的酶配合物和它们在生物化学检测方法和试剂盒方面的用途。
-
公开(公告)号:CN106086158A
公开(公告)日:2016-11-09
申请号:CN201610273293.X
申请日:2016-04-28
Applicant: 安徽伊普诺康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IPC: C12Q1/3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Q1/32 , G01N2333/9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测定α‑羟丁酸脱氢酶的试剂盒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彼此独立的试剂R1和试剂R2双液体组分组成试剂盒,包括的成分及相应含量为:试剂R1:缓冲液 1~350mmol/L、α‑酮丁酸 0.01~10mmol/L、乙二胺四乙酸二钠0.1~2g/L、稳定剂0.01~0.40g/L,其溶剂为纯化水,试剂R2:缓冲液 1~350mmol/L、NADH 0.1~4.0mmol/L、稳定剂0.01~0.40g/L,其溶剂为纯化水,制备方法为:按照下列组分含量配制好试剂;将待测样本与试剂R1和试剂R2混合,使其充分反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反应后的吸光度差值;根据吸光度变化值计算出样本中的α‑羟丁酸脱氢酶的浓度。本发明具有准确度高、精密度好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5567564A
公开(公告)日:2016-05-11
申请号:CN201610043762.9
申请日:2016-01-22
Applicant: 广西大学
Abstract: 食品中铅对人体的生物利用率及毒性的联合评价模型,其特征在于,包括肠黏膜上皮细胞、肝细胞以及由微孔膜分隔成顶侧室和基底侧室的容器,肠黏膜上皮细胞培养在顶侧室中,肝细胞培养在基底侧室中。本发明提供的联合评价模型从模型结构上更加与人体肠道吸收结构相似,既可以准确地测定食品中铅在人体的吸收效率,又可以灵敏高效评价食品中铅的毒性,该模型可以广泛用于食品中铅的食用安全性评价。
-
公开(公告)号:CN105555318A
公开(公告)日:2016-05-04
申请号:CN201480040465.8
申请日:2014-07-14
Applicant: 香港大学
Inventor: 林青云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B5/14507 , A61B5/055 , A61B5/08 , A61B5/14532 , A61B5/14539 , A61B5/14546 , A61B5/1455 , A61B5/4839 , C12Q1/32 , G01N33/92 , G01R33/44 , G01R33/465
Abstract: 本文公开了将胸膜液分类的方法。这些方法一般地包括测定受试者胸膜液中的指示剂纳米粒子,比如脂质,特别是大型脂质的水平。脂质的水平可经核磁共振(NMR),比如质子NMR (1H-NMR),通过测量相应于甲基质子、亚甲基质子、甲叉基质子的NMR信号或其组合来测定。采用磁共振光谱学(MRS),可体外对得自受试者的胸膜液样品或体内实施胸膜液中大型脂质水平的测定。胸膜液可分类为渗出液或漏出液,灵敏度、选择性、或其组合为85%、90%、95%、99%或者更高,选择性为85%、90%、95%、99%。所述方法可与诊断和/或治疗患有疾病、障碍或病症的受试者结合。
-
公开(公告)号:CN105145491A
公开(公告)日:2015-12-16
申请号:CN201510537124.8
申请日:2015-08-28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IPC: A01K67/033 , C12Q1/44 , C12Q1/32 , C12Q1/6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K67/0336 , C12Q1/32 , C12Q1/44 , C12Q1/6888 , G01N2333/904 , G01N2333/9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红麻根结线虫分离鉴定方法,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1)经典形态学鉴定;(2)同工酶分析鉴定:(3)分子生物学鉴定:以引物5-GGTCAATGTTCAGAAATTTGTGG-3和5-TACCTTTGACCAATCACGCT-3进行PCR鉴定,扩增其位于线粒体DNA中的COll基因和lrRNA基因,将序列进行比对分析鉴定。进而明确根结线虫的生理小种。本发明集分离、纯化、鉴定为一体,采用“形态学+同工酶+分子生物学”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鉴定与验证,结果表明分子生物学鉴定具有效率高、准确性强,适用于田间采样的快速分离,鉴定出虫体野生型种群或生理小种的生物学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03959061B
公开(公告)日:2015-11-25
申请号:CN201280057469.8
申请日:2012-11-21
Applicant: 霍夫曼-拉罗奇有限公司
IPC: G01N33/487 , G01N27/3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Q1/54 , C12Q1/26 , C12Q1/32 , G01N27/3271 , G01N27/3272 , G01N27/416 , G01N33/4875 , G01N33/66 , Y10T436/144444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用于检测体液中的至少一种分析物的测试元件(114),具体地用于检测体液中的葡萄糖。测试元件(114)包括至少一个条状载体元件(126)和具有用于检测分析物的至少一种测试化学成分(124)的至少一个测试场(122)。测试元件(114)具有对称形状,使得可以至少两个不同取向将测试元件(114)插入测试设备(112)的测试元件容器(118)中。测试设备(112)具有检测设备(130)。在不同取向上,测试场(122)的测试化学成分(124)的至少一种分析物引发变化是可检测的。
-
公开(公告)号:CN104830958A
公开(公告)日:2015-08-12
申请号:CN201510097853.6
申请日:2011-03-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Q1/32 , C12N9/0006 , C12Q1/00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包含在被分析物中的L-苏氨酸的分析方法,将含有被分析物的样品与来源于钩虫贪铜菌(Cupriavidus necator)的L-苏氨酸脱氢酶以及辅酶NAD+混合,经过预定的时间后,分析NADH的量或2-氨基-3-氧代丁酸的量;可用于该分析方法中的新型L-苏氨酸脱氢酶(TDH;EC 1.1.1.103)——来源于钩虫贪铜菌(Cupriavidus necator)的L-苏氨酸脱氢酶;用于制备该酶的基因等和酶的制备方法;还提供了包括(A)上述L-苏氨酸脱氢酶和(B)辅酶NAD+的用于分析L-苏氨酸脱氢酶的试剂盒,其是在缓冲液中含有上述L-苏氨酸脱氢酶且用于分析L-苏氨酸脱氢酶的酶制品;使用上述L-苏氨酸脱氢酶的酶传感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