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420598A
公开(公告)日:2024-01-19
申请号:CN202311353631.7
申请日:2023-10-19
Applicant: 鹤壁煤电股份有限公司第九煤矿 ,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微震探测注浆过程中浆液扩散范围的方法,先采集微震数据,并对采集的所有微震事件进行筛选,获得有效微震事件,然后获取各个有效微震事件的位置及各自能量大小,接着采用改进的DBSCAN聚类分析法对有效微震事件进行分析处理,利用发现的特性,通过设定随能量变化而变化的领域ε,能量越大的微震事件则其领域ε范围越大,能量越小的微震事件则其领域ε范围越小,最终利用这种方式能区分出注浆冲击产生的微震事件,最后获取区分出微震事件的位置,从而确定本次微震数据采集时浆液扩散的范围。使得本发明在具有较大探测深度前提下,还能区分出注浆冲击产生的微震事件,从而能保证对浆液扩散范围的探测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6381800A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2310378784.0
申请日:2023-04-11
Applicant: 鹤壁煤电股份有限公司第九煤矿 ,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注浆加固的电法勘探仪及其监测方法,采用无线电法勘探仪,并根据研究发现的原理,在待注浆区域上方巷道、沿巷道走向相互平行布设两条测线,并在巷道底板打设两个钻孔,在各条测线和各个钻孔内均布设有多个电法勘探设备,形成孔‑巷联合的布设方式,用于后续电场监测地电场响应特征;完成布设后,开始对待注浆区域进行注浆,在该过程中各个电法勘探设备对待注浆区域进行数据采集,并基于发明人的研究发现特点,从而能获得设定时间段内浆液的扩散范围,根据该范围能对注浆参数进行实时调整,从而最终保证一次注浆即能使浆液扩散至整个待注浆区域,完成注浆待浆液凝固后,使注浆区域获得所需的加固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9555745B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411748418.0
申请日:2024-12-02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 深地科学与工程云龙湖实验室
Inventor: 王勃 , 王滢 , 左原宾 , 杨飞 , 杨阳 , 辛国旭 , 曾林峰 , 谢刘俊 , 申思洪任 , 舍子龙 , 陈圣 , 苏玉彬 , 徐晓阳 , 徐子强 , 朱浩天 , 王乃川 , 博龙飞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主被动电‑磁法耦合的监测装置及方法,将电磁接收线圈和电极一体化,使电极增强电磁接收线圈接收电磁信号的能力;在进行被动探测时,电极和电磁接收线圈能对同一位置同时采集自然电位数据和自然电磁数据,实现自然电位数据和自然电磁数据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一致性;在进行主动探测时,能在同一位置先后进行瞬变电磁探测和直流电法探测,使两种方法在时间和空间上尽可能同步采集,并通过两者结合能实现在原本电法监测范围的基础上扩宽监测范围与深度,且由于电磁接收线圈增强了接收电磁信号的能力,从而降低了瞬变电磁法监测时易受环境干扰的影响,最终实现覆盖数据注浆区域且能获取精准的数据。
-
公开(公告)号:CN119511383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630706.6
申请日:2024-11-15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Inventor: 王勃 , 王滢 , 左原宾 , 杨飞 , 杨阳 , 辛国旭 , 曾林峰 , 谢刘俊 , 申思洪任 , 舍子龙 , 陈圣 , 苏玉彬 , 徐晓阳 , 徐子强 , 朱浩天 , 王乃川 , 博龙飞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孔内瞬变电磁超前探测装置及方法,探测头用于提供瞬变电磁探测装置旋转的空间,推送连接机构用于调节探测头的伸入深度;控制机构用于瞬变电磁探测装置的旋转进行控制,通过控制能使瞬变电磁探测装置的z分量在不同平面内进行旋转探测,最终实现在钻孔内每个测点位置进行瞬变电磁探测装置z分量多平面的‑90°~+90°旋转叠加探测,接着对旋转叠加获得的数据采用深度转化校正公式,将三维空间中某条与钻孔轴向不同方向线上的深度坐标校正到钻孔的轴向上,从而实现钻孔方向上的视电阻率和ρ深度D一一对应,最终完成对钻孔前方30~50m的超前探测过程,其能利用现有瞬变电磁探测装置从而不仅便于实施,而且能有效减少钻孔施工量。
-
公开(公告)号:CN119511382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630684.3
申请日:2024-11-15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 安徽惠洲地质安全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王勃 , 王滢 , 刘盛东 , 刘惠洲 , 左原宾 , 宋卫文 , 杨阳 , 杨飞 , 辛国旭 , 曾林峰 , 谢刘俊 , 申思洪任 , 舍子龙 , 陈圣 , 苏玉彬 , 徐晓阳 , 徐子强 , 朱浩天 , 王乃川 , 博龙飞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磁单极子钻孔瞬变电磁全方位智能识别方法,其轴向定位通过径向分量多测道图曲线的形态呈M形态或反M形态,轴向分量多测道图曲线的形态呈S形态或反S形态,进而得出异常体在钻孔过程中的轴向定位;接着使磁单极子钻孔瞬变电磁装置与异常体处于同一钻孔截面上并旋转,利用径向分量会有不同的正弦、余弦形态,并确定异常体中心位置为形态中正弦和余弦的中心位置,进而利用该形态计算得出异常体相对钻孔的角度信息,最终得到异常体全空间的方位信息,实现异常体位置的全方位精准识别及判断,为后续巷道安全掘进提供数据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9758465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510052666.X
申请日:2025-01-14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 深地科学与工程云龙湖实验室
Inventor: 王勃 , 陈圣 , 杨彩 , 徐晓阳 , 杨海平 , 曾林峰 , 辛国旭 , 申思洪任 , 舍子龙 , 谢刘俊 , 王滢 , 苏玉彬 , 徐子强 , 朱浩天 , 左原宾 , 王乃川 , 博龙飞
IPC: G01V3/3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时间序列梯度结构约束的4D直流电法反演成像方法,引入了适用于连续变化地质体的时间正则化函数,即时间序列梯度结构约束的正则化函数;该正则化函数有效捕捉了地下介质的动态变化特征,特别是在地质异常体逐步发育过程中,能够更精确地反映其时空演化规律;并综合考虑了时空变化的内在联系,显著提高了地下介质演化过程的反演精度。本发明不仅能够准确描述地下介质随时间的变化,通过控制时空连续性,避免单独时刻反演时可能出现的不一致性问题,有效抑制了噪声和不良数据的干扰,使得反演结果更加稳定和可靠,最终增强了对地下复杂结构的反演成像能力,进而为地质异常体的形成过程提供了更加精准的监测手段。
-
公开(公告)号:CN119689584A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411976738.1
申请日:2024-12-31
Applicant: 深地科学与工程云龙湖实验室 ,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地下无人履带车进行电法探测的装置及方法,包括无人履带车、导电胶喷涂机构和自动收放线机构,导电胶喷涂机构能在各个电极布设点处喷洒导电胶形成液体电极,并自动收放线机构布设的数据传输大线相互配合,实现观测系统的布设;导电胶喷洒后能通过围岩上的裂隙部分渗入内部,在电极布设点表面形成导电层,然后结合特定的二次喷胶使数据传输大线的导电区和电极布设点的导电层紧密耦合,实现观测系统的布设;由于导电胶为液体,便于喷涂施工且布设过程无需插拔夹,这样使得小型无人履带车能实现对狭小地下空间的无人电法探测,且能达到所需的探测精度,为后续地下空间施工提供数据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8517222A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410964383.8
申请日:2024-07-18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标准对时的桩基垂直度偏移监测装置及方法,车载控制系统用于在地面采集钻机的工作数据,无线智能采集监测装置用于采集钻斗在钻孔内的实时方位数据;通过同步记录时间确定同一时间段内两者各自获取的数据;当钻斗取土短暂至地面时,无线智能采集监测装置采集的数据无线通信发送给车载控制系统;车载控制系统结合同一时间段内获取的钻机及钻斗数据,从而得出钻斗在该时间段内的钻进轨迹,并将该轨迹与预设轨迹比较,若超过阈值则进行报警提示,及时改变钻机及钻头的钻进参数;若未超过,则钻斗继续按照设定钻进参数继续工作。这种方式能保证成孔后满足桩基础安全支护要求,且尽可能减少钻孔重复施工,有效提高了钻孔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169768A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410312088.4
申请日:2024-03-19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Inventor: 王勃 , 王滢 , 刘盛东 , 曾林峰 , 杨阳 , 杨飞 , 徐晓阳 , 苏玉彬 , 陈圣 , 徐子强 , 辛国旭 , 张衍 , 李韵晨 , 陈鸿云 , 谢刘俊 , 申思洪任 , 舍子龙
IPC: G01V3/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地下巷道无人履带车进行巷道探测的装置及方法,包括发射装置、接收装置、中心处理器和单叶双曲面收发机构,单叶双曲面收发机构在未使用时处于未展开状态,此时体积较小,便于放置及搬运;展开后其收发模式为双发射三接收,其仅需低占空比的阶跃电流即可实现对周围异常体的探测,既节省了电量又加长了探测时间;在进行探测激发时,单叶双曲面收发机构的两个发射线圈和第二接收线圈共同组成等值反磁通原理线圈结构,消除了磁通量,实现了对一次场干扰的消除,同时两个发射线圈分别与两个第一接收线圈共同组成对偶发射‑接收线圈结构,通过接收的二次场信号正负情况,即能精准判断是否存在异常体及异常体的具体方位。
-
公开(公告)号:CN114895374B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210562119.2
申请日:2022-05-23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钻‑震‑磁一体化的岩溶区桩基综合探测方法,通过设置随钻接收杆,并将其通过无磁钻杆与常规钻杆同轴连接,预设处于钻孔的不同深度的多个位置点,然后开始钻孔时随钻接收杆随着钻头的钻进进入钻孔内,并在每个位置点通过地面发射阶跃脉冲磁场,八通道接收线圈对反馈的电磁数据进行接收,从而完成该位置周围的异常体探测,如此重复能完成各个位置点的异常体探测,并在钻孔达到孔底时旋转控制器控制三分量检波器与第一空心杆贴合,通过地面激发的各个震源,随钻接收杆内的三分量检波器及地面上各个检波器均接收反馈的地震波信号,并将所有数据进行汇总,最终进行反演和联合解释,从而得出岩溶区的位置及范围。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