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438273A
公开(公告)日:2016-03-30
申请号:CN201510573825.7
申请日:2015-09-10
Applicant: 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IPC: B62D25/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25/12 , B60R21/34 , B60R2021/343 , B62D25/105
Abstract: 一种汽车的机盖结构,在机盖内板(26)上,沿前后方向排列设置有在车辆正视下呈向上方突出的形状的中央隆起部(31)和位于该中央隆起部(31)后方的后侧隆起部(32),在两隆起部(31、32)之间设置有沿车宽方向延伸的深拉槽(33),在从后侧隆起部(32)的侧方经由深拉槽(33)的侧方而至中央隆起部(31)的后端的范围延伸设置有铰链加强件(40)。由此,能够提高机盖后部的铰链支撑刚性,并且能够抑制例如行驶振动或行驶风的风压所引起的机盖的挠曲和振动。
-
公开(公告)号:CN107921920A
公开(公告)日:2018-04-17
申请号:CN201680051634.7
申请日:2016-11-08
Applicant: 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Abstract: 车辆V的冲击吸收构件结构具备:左右一对后侧车架1、包含以在前后方向上连续延伸的形式排列的多个第一碳纤维51的左右一对吸能罐10、以及介由一对吸能罐10安装于一对后侧车架1的梢端部的加强件3,吸能罐10形成为具备前后延伸的侧壁部11、和与侧壁部11相连且形成用于安装加强件3的安装部12a的梢端壁部12的开口截面构件。
-
公开(公告)号:CN111479725A
公开(公告)日:2020-07-31
申请号:CN201880080257.9
申请日:2018-12-11
Applicant: 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的车辆的冲击吸收结构具备由树脂材料形成的车梁构件。所述车梁构件具有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延伸的闭合剖面部、以及从所述闭合剖面部向上下方向的至少一个方向突出且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延伸的肋。
-
公开(公告)号:CN107922006B
公开(公告)日:2020-03-17
申请号:CN201680051633.2
申请日:2016-11-08
Applicant: 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Abstract: 在具有具备左右一对侧壁部21和连结一对侧壁部21的上连结壁部22以及下连结壁部23的CFRP制冲击吸收构件2的冲击吸收结构中,一对侧壁部21分别具备多个弯曲部21a、21b、21c,弯曲部21a、21b、21c以越向前侧左右方向深度越小的形式形成,一对侧壁部21具有以前后延伸的形式排列且构成侧壁部21所包含的增强纤维的大部分的多个第一碳纤维C1和以在与第一碳纤维C1交叉的方向上延伸的形式排列的多个第二碳纤维C2,多个第二碳纤维C2配设于侧壁部21的厚度方向两端附近部分。
-
公开(公告)号:CN111479724B
公开(公告)日:2023-06-20
申请号:CN201880080256.4
申请日:2018-12-11
Applicant: 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的车辆的冲击吸收结构包括:树脂制的车梁构件,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延伸并且在车宽方向一侧的面具有开口部;以及顶撑件,被配置于所述车梁构件的所述开口部。所述车梁构件具有车梁主体部和肋,所述车梁主体部具有所述开口部,所述肋从所述车梁主体部向上下方向的至少一个方向突出且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延伸。所述顶撑件被配置在如下的位置:位于规定所述开口部上下的缘部的一对开口缘部之间,且在发生上方斜向碰撞或下方斜向碰撞时的负荷输入而导致所述车梁构件变形时,该顶撑件能够与所述一对开口缘部抵接。
-
公开(公告)号:CN107921920B
公开(公告)日:2021-07-27
申请号:CN201680051634.7
申请日:2016-11-08
Applicant: 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Abstract: 车辆V的冲击吸收构件结构具备:左右一对后侧车架1、包含以在前后方向上连续延伸的形式排列的多个第一碳纤维51的左右一对吸能罐10、以及介由一对吸能罐10安装于一对后侧车架1的梢端部的加强件3,吸能罐10形成为具备前后延伸的侧壁部11、和与侧壁部11相连且形成用于安装加强件3的安装部12a的梢端壁部12的开口截面构件。
-
公开(公告)号:CN107922006A
公开(公告)日:2018-04-17
申请号:CN201680051633.2
申请日:2016-11-08
Applicant: 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Abstract: 在具有具备左右一对侧壁部21和连结一对侧壁部21的上连结壁部22以及下连结壁部23的CFRP制冲击吸收构件2的冲击吸收结构中,一对侧壁部21分别具备多个弯曲部21a、21b、21c,弯曲部21a、21b、21c以越向前侧左右方向深度越小的形式形成,一对侧壁部21具有以前后延伸的形式排列且构成侧壁部21所包含的增强纤维的大部分的多个第一碳纤维C1和以在与第一碳纤维C1交叉的方向上延伸的形式排列的多个第二碳纤维C2,多个第二碳纤维C2配设于侧壁部21的厚度方向两端附近部分。
-
公开(公告)号:CN105438273B
公开(公告)日:2018-02-27
申请号:CN201510573825.7
申请日:2015-09-10
Applicant: 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IPC: B62D25/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25/12 , B60R21/34 , B60R2021/343 , B62D25/105
Abstract: 一种汽车的机盖结构,在机盖内板(26)上,沿前后方向排列设置有在车辆正视下呈向上方突出的形状的中央隆起部(31)和位于该中央隆起部(31)后方的后侧隆起部(32),在两隆起部(31、32)之间设置有沿车宽方向延伸的深拉槽(33),在从后侧隆起部(32)的侧方经由深拉槽(33)的侧方而至中央隆起部(31)的后端的范围延伸设置有铰链加强件(40)。由此,能够提高机盖后部的铰链支撑刚性,并且能够抑制例如行驶振动或行驶风的风压所引起的机盖的挠曲和振动。
-
公开(公告)号:CN113119899B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011163224.6
申请日:2020-10-27
Applicant: 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冲击吸收构件,该冲击吸收构件能够构成带有逐次破坏功能的冲击吸收构件,且能够防止紧固结合固定部对保险杠加强件或车身的腐蚀(电蚀)。本发明是一种设于保险杠加强件和车身之间的冲击吸收构件(10),上述冲击吸收构件(10)具备:与保险杠加强件紧固结合的前端部(20)、与车身紧固结合的基端法兰部(30)、在车辆前后方向延伸并连结上述前端部(20)和上述基端法兰部(30)的吸收构件主体部(40),上述吸收构件主体部40具备碳纤维增强塑料层(40C),上述前端部(20)和上述基端法兰部30的紧固结合固定部位(A´,D´)由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层(20G,30G)形成。
-
公开(公告)号:CN113119899A
公开(公告)日:2021-07-16
申请号:CN202011163224.6
申请日:2020-10-27
Applicant: 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冲击吸收构件,该冲击吸收构件能够构成带有逐次破坏功能的冲击吸收构件,且能够防止紧固结合固定部对保险杠加强件或车身的腐蚀(电蚀)。本发明是一种设于保险杠加强件和车身之间的冲击吸收构件(10),上述冲击吸收构件(10)具备:与保险杠加强件紧固结合的前端部(20)、与车身紧固结合的基端法兰部(30)、在车辆前后方向延伸并连结上述前端部(20)和上述基端法兰部(30)的吸收构件主体部(40),上述吸收构件主体部40具备碳纤维增强塑料层(40C),上述前端部(20)和上述基端法兰部30的紧固结合固定部位(A´,D´)由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层(20G,30G)形成。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