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825067A
公开(公告)日:2017-06-13
申请号:CN201710216194.2
申请日:2017-04-01
Applicant: 首钢总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1B37/74 , B21B1/16 , B21B2261/20
Abstract: 一种改善合金焊丝表面镀铜色差的控制方法,属于铸坯加热技术领域。步骤及参数为,控制加热炉加热工艺,预热段温度700‑800℃,加热炉一段炉温850‑950℃,二段炉温950‑1000℃,均热段炉温1050‑1150℃;控步方式采用两步空一步;双蓄热加热炉内气氛残氧控制在≤3%。优点在于,通过调整铸坯在加热炉内的总加热时间和均热段的时间,减轻铸坯形成Fe2SiO4相液态的动力学条件;控制加热炉内氧化气氛条件,减少炉内残氧对铸坯的氧化;制成成品钢丝后镀铜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
公开(公告)号:CN104785520B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510163126.5
申请日:2015-04-08
Applicant: 首钢总公司
Abstract: 一种控制高线盘条表面夹痕粗晶的方法,属于轧钢技术领域。工艺步骤及控制的技术参数为:精轧机出口速度控制在80?86m/s,吐丝机超前系数控制在1.01?1.03;精轧后采用5段水箱冷却,前三个水箱冷却温降控制在40?50℃,冷却过程盘条的抖动振幅控制在10?25mm;尾部夹持压力控制在0.20?0.24Mpa,闭口度控制在0.55?0.65mm;吐丝温度控制在880?900℃。通过优化轧制过程的工艺参数,在轧制过程全程采用尾部夹送的工艺条件下,不仅可以有效控制稳定线材的轧制和吐丝,而且实现对高线盘条表面夹痕粗晶的控制控制,一方面提升了盘条表面质量,另一方面实现了组织均匀性控制,优化了产品的性能。非常适合高线厂进行盘条组织性能的优化和产品质量的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103170510B
公开(公告)日:2015-05-27
申请号:CN201310059560.X
申请日:2013-02-26
Applicant: 首钢总公司
Abstract: 一种控制低碳冷镦钢屈强比的热轧方法,属于轧钢技术领域。其中工艺控制的技术参数为:开轧入口温度控制在950~1000℃,控制AlN在奥氏体区的析出;预精轧入口温度控制在900-950℃范围内,控制AlN在奥氏体区的析出;精轧入口温度控制在900-950℃范围内,精轧温升控制在100℃范围内;精轧后,采用合适的水冷工艺,吐丝温度控制在860-900℃范围内;吐丝后,斯太尔摩风冷线开启1-24#保温罩。优点在于,采用本发明进行低碳冷镦钢SWRCH22A盘条的生产,热轧盘条屈强比得到了明显的控制,显著降低了热轧盘条深拉拔的加工硬化,减小了断丝率和磨具的损耗,大幅度提高了拉丝磨具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04550262A
公开(公告)日:2015-04-29
申请号:CN201410779430.8
申请日:2014-12-15
Applicant: 首钢总公司
IPC: B21B37/7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1B37/76 , B21B2037/002 , B21B2261/20
Abstract: 一种控制模拟高线斯太尔摩风冷线冷速的方法,属于材料模拟控制冷却技术领域。通过控制冷却钢板厚度或线棒材直径、循环系统水压、流量及匀速冷却液温度,实现模拟高线低冷速控制。具体内容包括:第一,将冷却钢板厚度或者线棒材直径控制在3~15mm;第二,循环系统水压控制在0.1~0.3MPa,流量在20~35L/min;第三,匀速冷却液温度控制在18~35℃/s。实现冷却区间冷速控制在10~20℃/s。本发明在中试550轧机上双相冷镦钢种、建筑绞线用钢和轮胎帘线用钢的实验得到了应用。应用于试验室新品种研发、工艺优化和基础研究。操作简单,测试结果精度高。
-
公开(公告)号:CN102277470B
公开(公告)日:2012-11-21
申请号:CN201110214464.9
申请日:2011-07-28
Applicant: 首钢总公司
Abstract: 一种冶炼低硅冷镦钢的方法,属于冷镦钢冶炼技术领域。首先通过转炉造高碱度炉渣,碱度为3.5-4.5,控制转炉出钢下渣量,降低转炉出钢下渣中的SiO2含量;LF过程中,用石灰、铝矾土、合成渣等原料造渣,调整LF炉渣碱度为5-9之间,降低渣中SiO2活度;LF精炼过程向渣面加入铝粒和电石间接脱氧,实现控制精炼渣氧化性和避免增Si的目标;根据LF内控Al的目标,在LF精炼前期加入铝铁调铝。优点在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LF精炼过程增硅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2699055A
公开(公告)日:2012-10-03
申请号:CN201210202635.0
申请日:2012-06-15
Applicant: 首钢总公司
IPC: B21B45/04
Abstract: 一种提高低碳冷镦钢盘条氧化铁皮机械除磷性的方法,属于轧钢技术领域。工艺步骤及控制的技术参数为:精轧入口温度控制在920~950℃范围内,精轧温升控制在80~100℃范围内;吐丝温度控制在880-920℃范围内;调节风冷线保温罩开罩数和风机开度,吐丝后盘条相变前段冷却速率控制在2~3℃/s,进保温罩温度控制在760~740℃,温度在620~600℃位置处揭开保温罩,出保温罩温度控制在580-600℃,出保温罩后增开风机,控制快速通过500~400℃温度区间的冷速达到3~5℃/s,通过时间控制在15~25s。优点在于,热轧盘条表面氧化铁皮中由FeO层中的相结构转变现象明显减少,显著提高了机械除磷性能,降低了用户拉拔过程中断丝率和模具的损耗。
-
公开(公告)号:CN101532963A
公开(公告)日:2009-09-16
申请号:CN200910082518.3
申请日:2009-04-22
Applicant: 首钢总公司
Abstract: 一种共焦激光显微镜光观测共析钢珠光体转变表面浮凸的方法,属于材料金相检测领域。其特征在于三步:第一步将抛光后试样放入共焦激光显微镜加热坩埚中,抽真空后,氩气保护气氛;第二步加热到奥氏体化温度850-900℃,保温150-180秒;第三步以3-7℃/s冷却速率冷却至600-710℃。本发明解决在共焦激光显微镜上观察共析钢珠光体转变表面浮凸困难的问题,获得了在共焦激光显微镜上观察珠光体转变表面浮凸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5478696B
公开(公告)日:2017-11-17
申请号:CN201510997828.3
申请日:2015-12-26
Applicant: 首钢总公司
IPC: B22D11/124 , B22D11/22
Abstract: 一种冷镦钢小方坯连铸矫直裂纹的控制方法,属于炼钢连铸技术领域。二冷区包含4个冷却区,总长度共计7~9m;通过方坯连铸机喷嘴改造,在冷却区中通过调整喷嘴选型或安装高度使铸坯各面距角部一定范围内不被二冷水覆盖;铸坯表面温度在二冷区的周期性回温得到控制,矫直区铸坯表面中心温度控制在1030~1050℃;控制拉速范围,调整结晶器水量、二冷水分配比、二冷比水量;控制过热度、钢水成分。优点在于,方法简单,适用性强,效果显著,增强产品的竞争力。
-
公开(公告)号:CN104785520A
公开(公告)日:2015-07-22
申请号:CN201510163126.5
申请日:2015-04-08
Applicant: 首钢总公司
Abstract: 一种控制高线盘条表面夹痕粗晶的方法,属于轧钢技术领域。工艺步骤及控制的技术参数为:精轧机出口速度控制在80-86m/s,吐丝机超前系数控制在1.01-1.03;精轧后采用5段水箱冷却,前三个水箱冷却温降控制在40-50℃,冷却过程盘条的抖动振幅控制在10-25mm;尾部夹持压力控制在0.20-0.24Mpa,闭口度控制在0.55-0.65mm;吐丝温度控制在880-900℃。通过优化轧制过程的工艺参数,在轧制过程全程采用尾部夹送的工艺条件下,不仅可以有效控制稳定线材的轧制和吐丝,而且实现对高线盘条表面夹痕粗晶的控制,一方面提升了盘条表面质量,另一方面实现了组织均匀性控制,优化了产品的性能。非常适合高线厂进行盘条组织性能的优化和产品质量的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103555913B
公开(公告)日:2015-03-25
申请号:CN201310547073.8
申请日:2013-11-07
Applicant: 首钢总公司
IPC: C21D8/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轴承钢盘条塑性的控制方法,属于轴承钢轧钢工艺控制领域。该方法采用控温开轧+低温精轧+两段交替控制水冷+低温吐丝+风冷控制的方法,在通过在奥氏体单相再结晶区820℃-850℃进行低温精轧,使轴承钢原始盘条95%的网状碳化物级别小规格网碳降低至1级以下、抗拉强度为1180-1460Mpa,断面收缩率提高至20-25%;大规格盘条90%的网碳级别降低在1.0级以下,抗拉强度为1200-1350Mpa、断面收缩率提高至15-20%。本发明降低轴承钢网状碳化物、提高轴承钢面缩率,可提高轴承钢盘条使用寿命、增加钢的耐磨性、大幅度降低轴承钢发生脆断的概率,提高产品成材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