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炉一炉同时冶炼两罐不同钢种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466812A

    公开(公告)日:2022-12-13

    申请号:CN202211179147.2

    申请日:2022-09-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转炉一炉同时冶炼两罐不同钢种的方法,1.转炉装炉;2.第一罐出钢前冶炼,按照两个钢种中碳含量高的进行终点碳含量控制;磷、硫含量按照两个钢种中最低要求进行控制;3.第一罐出钢,合金元素按照两个钢种中碳含量高的成分要求在第一罐钢水罐中补充加入合金;第一罐出钢后采用滑板挡渣进行截断钢流;4.第一罐出钢结束后,将转炉旋转至吹氧位置,二次吹氧冶炼,采取低枪位的方式吹氧,按照两个钢种中碳含量低的进行终点碳含量控制;5.第二罐出钢,合金元素按照两个钢种中碳含量低的成分要求在第二罐钢水罐中补充加入合金,出钢采用下渣检测和滑板挡渣的方法。本发明使转炉容积大于钢水罐容积的情况下能够正常生产。

    一种水溶液流场测量装置及方法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778069A

    公开(公告)日:2022-07-22

    申请号:CN202210320322.9

    申请日:2022-03-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溶液流场测量装置及方法,其装置包括注管、升降管、定位车、Y向轨道、导液管、X向轨道、注射泵控制器、贮液桶、水箱、轨道支架和遥控器。其有益效果是:该发明装置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可准确测量水或水溶液在流场的速度、方向和流线,尤其是能够实现流场的微区示踪,以精确观测流场和流线。

    一种转炉球缺部位修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148635B

    公开(公告)日:2018-12-04

    申请号:CN201510151367.8

    申请日:2015-03-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转炉球缺部位修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出钢结束后立即溅渣;2)溅渣结束后立即倒渣,倒渣结束后转炉保持倾动角度50°~60°;3)将补炉料翻倒至转炉内,立即倾动转炉至零位;4)将氧枪手动降至转炉内,手动开氮气吹扫,然后升起氧枪,转炉保持在零位等待补炉料烧结后完成修补过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流动性好的补炉料均匀地铺展在炉底及转炉球缺部位,提高炉底部位尤其是球缺部位的耐侵蚀性。2)特别适合大型转炉球缺部位的修补,能够提高炉衬整体使用寿命,降低维护成本;3)本发明方法操作方便,无需增加其它设备,转炉球缺部位修补效果好,简单实用,适合推广应用。

    一种提高脱碳效果的RH精炼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319156A

    公开(公告)日:2017-01-11

    申请号:CN201510332669.5

    申请日:2015-06-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提高脱碳效果的RH精炼装置及其控制方法,RH精炼装置:在真空室上升管侧的底端设置斜台,斜台一侧连接真空室侧壁,斜台倾斜角度为30-50°,斜台水平长度D为0.6-0.8m;上升管上端为弧形,且上升管顶部为喷头结构。控制方法:上升管钢液提升气体为高压氮气与氧气或氩气与氧气混合气体;精炼过程中,提升气体压力0.7~1.4Mpa,流量90~130Nm3/h;真空室的压力60~5000pa,保压时间5~16min;同时进行包底吹氩操作,氩气流量20~50Nm3/h,压力0.3~0.8Mpa。增加钢液与真空室的接触面积,促进后期脱碳速率提升,降低钢液中碳含量,为提高钢液洁净度和超低碳钢等高附加值钢种的开发及生产创造有利条件。

    一种低氧压转炉炼钢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451351B

    公开(公告)日:2016-09-07

    申请号:CN201310386171.8

    申请日:2013-08-29

    Abstract: 一种低氧压转炉炼钢方法,其特征在于,一种低氧压转炉炼钢方法,其特征在于,实际供氧流量达不到目标要求的氧气流量时,供氧低氧压分为三种情况,分别是:0.75Mpa≤氧压<0.85Mpa、0.65Mpa≤氧压<0.75Mpa、<0.65Mpa,根据氧压的不同,调整氧枪枪位位置,调整轻烧白云石和活性白灰加入量和拉碳时间。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低氧压时能实现吹炼平稳、安全生产;避免因低氧压造成生产中断或耽误工程进度;减轻高氧化性炉渣对炉衬的侵蚀;有效降低安全事故的风险。

    一种控制转炉出钢后钢包内炉渣面上涨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443671B

    公开(公告)日:2015-11-18

    申请号:CN201110403468.1

    申请日:2011-12-0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控制转炉出钢后钢包内炉渣面上涨的方法,转炉内装入总量控制在出钢后钢包自由空间高度≥400mm,根据转炉吹炼终点[C]含量不同,相应准备铝质脱氧剂,转炉出钢1/3时开始依次向钢包内加入首批铝质脱氧剂、增碳剂,同时按流量30~50Nm3/h开始吹氩,在钢包净空600~800mm时,再按0.6~0.8kg/吨钢加入量将铝质脱氧剂加入钢包内,出钢结束前1min停止钢包底吹氩。本发明有效解决了转炉出钢后钢包内炉渣面上涨的问题,使炉渣面上涨的比率由30%降低到1%,从而可杜绝钢包溢渣现象,提高钢包吊运速度,避免钢水的喷溅伤人事故,减少转炉内剩钢现象。

    一种控制铸余渣回收到低硅钢中的回硅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710484A

    公开(公告)日:2014-04-09

    申请号:CN201410005057.0

    申请日:2014-01-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10/212 Y02P10/242 Y02W30/54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控制铸余渣回收到低硅钢中的回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当计划对IF钢铸余钢渣进行回收时,脱硫目标根据成品锰含量进行控制;2)脱硫后将脱硫渣扒净;3)废钢使用;4)转炉在生产IF钢时控制下渣量;5)在把IF钢的铸余钢渣回收到低硅铝镇静钢后,把钢水罐打回吹氩站;6)根据定氧值和氩站的[Als]含量;7)铝线段加入后,加入第一批造渣材料和第二批渣料;8)化渣升温结束后,取初始样,避免二次改质脱硫。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在有计划地对IF钢铸余钢渣回收到低硅钢中269罐,硅成分合格率100%,有效的提高钢铁料收得率的同时,保证钢水成分合格率,避免钢水改钢或降级。

    一种真空循环脱气炉生产汽车面板控碳控氮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320577A

    公开(公告)日:2013-09-25

    申请号:CN201310230261.8

    申请日:2013-06-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真空循环脱气炉生产汽车面板控碳控氮的方法,钢水进入RH炉后,启动四级真空泵抽真空,7-9min后定氧;抽真空15-16min后再次定氧,按脱碳终点氧值加脱氧铝;再按2.8-3.0kg/吨钢比例加入低碳锰铁,不足碳用金属锰调至目标碳含量;净循环期间,将提升气体由自动改为手动,将氩气切换成氮气。根据氩站检测的样氮成分和总氮量,按吹氮50-60s增加氮含量0.0003%调整;吹氮结束,将提升气体改回自动。本发明RH处理结束搬出碳成分在0.0024-0.0026%,氮成分为0.0022-0.0025%;成品碳成分控制在0.0025-0.0030%,氮控制在0.0024-0.0029%,使汽车面板的性能得到极大提高,交货率明显上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