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炉装入方法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031328A

    公开(公告)日:2011-04-27

    申请号:CN200910187791.2

    申请日:2009-09-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转炉炼钢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转炉装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确定钢包合理净空的前提下,考虑到钢种合金加入量对钢包净空的影响,确定转炉入炉铁水与废钢总量,其计算方法如下:1)确定钢包盛钢量,Y=X-0.0516×钢包净空,其中X为归一化的钢包容值;2)确定转炉净钢水量,Z=100×Y/(1-g),其中g为净吹损率;3)根据钢种计算加入的合金量A、入炉废钢B、入炉铁水C,保证A+B+C≤Z。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保证转炉入炉铁水C、入炉废钢B、加入的合金量A保持在稳定的范围内,在吹损率比较稳定的情况下,钢包盛钢量可以控制在稳定范围,最终减少转炉剩钢,实现稳定钢包净空控制的目的。

    一种转炉装入方法
    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031328B

    公开(公告)日:2012-06-13

    申请号:CN200910187791.2

    申请日:2009-09-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转炉炼钢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转炉装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确定钢包合理净空的前提下,考虑到钢种合金加入量对钢包净空的影响,确定转炉入炉铁水与废钢总量,其计算方法如下:1)确定钢包盛钢量,Y=X-0.0516×钢包净空,其中X为归一化的钢包容值;2确定转炉净钢水量,Z=100×Y/(1-g),其中g为净吹损率;3)根据钢种计算加入的合金量A、入炉废钢B、入炉铁水C,保证A+B+C≤Z。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保证转炉入炉铁水C、入炉废钢B、加入的合金量A保持在稳定的范围内,在吹损率比较稳定的情况下,钢包盛钢量可以控制在稳定范围,最终减少转炉剩钢,实现稳定钢包净空控制的目的。

    一种高锰铁水终点锰含量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148629B

    公开(公告)日:2018-01-05

    申请号:CN201510141998.1

    申请日:2015-03-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锰铁水终点锰含量控制方法,包括:1)采用高锰铁水冶炼成品锰含量>0.15%的中高锰钢种时:吹氧流量51000~52000Nm3/h,底吹支管流量1.6~2.0Nm3/h;氧枪操作采用高‑低‑高‑低枪位控制,并控制终点拉碳枪位和拉碳时间;2)采用高锰铁水冶炼成品锰含量≤0.15%的低锰钢种时:吹氧流量49000~50000Nm3/h,底吹支管流量1.2~1.6Nm3/h;氧枪操作采用高‑低‑低枪位控制,并控制终点拉碳枪位和拉碳时间;吹炼过程中加入活性石灰和轻烧白云石,并进行终点碳含量和终点温度控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优化冶炼过程参数,实现高锰铁水冶炼低合金钢时将锰含量控制在标准范围内;冶炼高合金钢时能够提高终点残锰量,从而减少锰合金消耗,降低转炉合金成本。

    一种防止转炉氧枪喷头蚀漏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443673A

    公开(公告)日:2012-05-09

    申请号:CN201110403477.0

    申请日:2011-12-0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10/2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防止转炉氧枪喷头蚀漏的方法,在转炉先装铁水后装废钢时,控制长或宽度≤转炉熔池内径0.25%的薄板废钢加入量占废钢总量的比例≤20%;废钢装入后摇动转炉,摇动角度范围在-30°~30°之间;在转炉先装废钢后装铁水时,废钢最大长度或宽度≤转炉熔池内径0.25%;吹炼过程中氧枪喷头距钢水液面高度在2.8~3.2m之间进行交替升、降操作,且最小距离不小于1.6m,交替间隔时间控制在2~5s;当供氧流量低于额定标准值15%时,停止氧枪吹氧操作。本发明可有效防止氧枪喷头的蚀漏现象,提高氧枪喷头的使用寿命,减少备件消耗,降低生产成本,消除安全隐患,保证生产的顺行。

    一种转炉挡渣标定位投放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409131A

    公开(公告)日:2012-04-11

    申请号:CN201010291791.X

    申请日:2010-09-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转炉挡渣标定位投放的方法,采取转炉角度定位、挡渣标车投放位定位及挡渣标标杆角度定位三种标记与定位方法,并根据转炉炉龄调整挡渣标投放角度,根据钢水罐净空确定挡渣标投放时机,因此使转炉、挡渣标车与挡渣标三者协调一致,位置及角度准确到位,在确保转炉挡渣标投放成功率的同时,提高投放的精确度和挡渣效果,缩短挡渣标投放时间和在钢水中停留时间,减少对挡渣标的高温侵蚀,延长挡渣标时用寿命,降低炉渣对钢水的污染,极大减少转炉出钢的带渣量,稳定冶炼过程中的合金收得率。

    一种转炉球缺部位修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148635B

    公开(公告)日:2018-12-04

    申请号:CN201510151367.8

    申请日:2015-03-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转炉球缺部位修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出钢结束后立即溅渣;2)溅渣结束后立即倒渣,倒渣结束后转炉保持倾动角度50°~60°;3)将补炉料翻倒至转炉内,立即倾动转炉至零位;4)将氧枪手动降至转炉内,手动开氮气吹扫,然后升起氧枪,转炉保持在零位等待补炉料烧结后完成修补过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流动性好的补炉料均匀地铺展在炉底及转炉球缺部位,提高炉底部位尤其是球缺部位的耐侵蚀性。2)特别适合大型转炉球缺部位的修补,能够提高炉衬整体使用寿命,降低维护成本;3)本发明方法操作方便,无需增加其它设备,转炉球缺部位修补效果好,简单实用,适合推广应用。

    一种降低转炉铁水单耗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399932B

    公开(公告)日:2013-07-03

    申请号:CN201010282934.0

    申请日:2010-09-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降低转炉铁水单耗的方法,以铁水中【Si】≥0.4%、铁水实际温度T≥1380℃作为标准条件,按180~200kg/吨铁加入废钢;当1320℃≤T<1380℃时,采用先配硅后配碳的措施,将铁水配到标准条件后,再按上述比例加入废钢;当1280℃≤T<1320℃时,配硅与配碳至标准条件后,按150~175kg/吨铁的比例使用废钢。由于采取硅铁与焦炭合用的温度补偿方式,使转炉终点碳温基本协调,保证了最终钢水质量的稳定。本发明废钢使用量达到转炉钢水总量的20%,可大幅度降低转炉的铁水单耗,在废钢低于铁水价格时降低生产成本;在铁水资源紧缺时有效缓解资源缺口,确保产量规模与合同履约率。

    一种转炉球缺部位修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148635A

    公开(公告)日:2016-11-23

    申请号:CN201510151367.8

    申请日:2015-03-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转炉球缺部位修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出钢结束后立即溅渣;2)溅渣结束后立即倒渣,倒渣结束后转炉保持倾动角度50°~60°;3)将补炉料翻倒至转炉内,立即倾动转炉至零位;4)将氧枪手动降至转炉内,手动开氮气吹扫,然后升起氧枪,转炉保持在零位等待补炉料烧结后完成修补过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流动性好的补炉料均匀地铺展在炉底及转炉球缺部位,提高炉底部位尤其是球缺部位的耐侵蚀性。2)特别适合大型转炉球缺部位的修补,能够提高炉衬整体使用寿命,降低维护成本;3)本发明方法操作方便,无需增加其它设备,转炉球缺部位修补效果好,简单实用,适合推广应用。

    一种高锰铁水终点锰含量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148629A

    公开(公告)日:2016-11-23

    申请号:CN201510141998.1

    申请日:2015-03-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锰铁水终点锰含量控制方法,包括:1)采用高锰铁水冶炼成品锰含量>0.15%的中高锰钢种时:吹氧流量51000~52000Nm3/h,底吹支管流量1.6~2.0Nm3/h;氧枪操作采用高-低-高-低枪位控制,并控制终点拉碳枪位和拉碳时间;2)采用高锰铁水冶炼成品锰含量≤0.15%的低锰钢种时:吹氧流量49000~50000Nm3/h,底吹支管流量1.2~1.6Nm3/h;氧枪操作采用高-低-低枪位控制,并控制终点拉碳枪位和拉碳时间;吹炼过程中加入活性石灰和轻烧白云石,并进行终点碳含量和终点温度控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优化冶炼过程参数,实现高锰铁水冶炼低合金钢时将锰含量控制在标准范围内;冶炼高合金钢时能够提高终点残锰量,从而减少锰合金消耗,降低转炉合金成本。

    一种防止转炉氧枪喷头蚀漏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443673B

    公开(公告)日:2015-10-07

    申请号:CN201110403477.0

    申请日:2011-12-0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10/2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防止转炉氧枪喷头蚀漏的方法,在转炉先装铁水后装废钢时,控制长或宽度≤转炉熔池内径25%的薄板废钢加入量占废钢总量的比例≤20%;废钢装入后摇动转炉,摇动角度范围在-30°~30°之间;在转炉先装废钢后装铁水时,废钢最大长度或宽度≤转炉熔池内径25%;吹炼过程中氧枪喷头距钢水液面高度在2.8~3.2m之间进行交替升、降操作,且最小距离不小于1.6m,交替间隔时间控制在2~5s;当供氧流量低于额定标准值15%时,停止氧枪吹氧操作。本发明可有效防止氧枪喷头的蚀漏现象,提高氧枪喷头的使用寿命,减少备件消耗,降低生产成本,消除安全隐患,保证生产的顺行。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