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续退火线生产极薄汽车水箱用钢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194591A

    公开(公告)日:2013-07-10

    申请号:CN201310105541.6

    申请日:2013-03-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轧钢工艺与自动化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连续退火线生产极薄汽车水箱用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退火炉内控制和平整延伸率控制,其中:热轧原料为CQ钢,厚度为1.8~2.5mm,冷轧压缩比为80.6~86%;退火温度为700~730℃,连退线移动速度为120~240m/min;平整延伸率为0.4~0.5%,轧制力控制在300~400吨,平整延伸后产品厚度0.3~0.35mm。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能用连退炉生产出0.3~0.35mm厚的CQ级材质极薄产品,突破了大型连续退火线的工艺设备能力,实现稳定生产,并以此丰富了产品线,满足了用户需求,占领了市场。

    一种提高带钢跟踪精确度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298351B

    公开(公告)日:2012-11-28

    申请号:CN201010209249.5

    申请日:2010-06-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提高带钢跟踪精确度的方法,利用阿尔斯通可编程序逻辑控制器,编制和修改各PLC相关程序,增加检测手段和通讯接口,改善系统和分区结构,开发系统与各组成要素功能,通过物料跟踪系统与相关系统的有效通讯和联系,提高出口成品卷数据检测和存储准确性,避免钢卷数据丢失;提高在线跟踪系统的精度,使处理焊缝位置校正速度提高一倍;优化系统架构,使处理时间缩短到500ms,程序计算焊缝误差值缩小五倍;提高在线带钢数据存储的数量和质量,实现了双孔检测报警和实时显示,并自动判断“下蛋卷”,减少废品损失,提高产品的成材率。

    一种提高带钢跟踪精确度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298351A

    公开(公告)日:2011-12-28

    申请号:CN201010209249.5

    申请日:2010-06-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提高带钢跟踪精确度的方法,利用阿尔斯通可编程序逻辑控制器,编制和修改各PLC相关程序,增加检测手段和通讯接口,改善系统和分区结构,开发系统与各组成要素功能,通过物料跟踪系统与相关系统的有效通讯和联系,提高出口成品卷数据检测和存储准确性,避免钢卷数据丢失;提高在线跟踪系统的精度,使处理焊缝位置校正速度提高一倍;优化系统架构,使处理时间缩短到500ms,程序计算焊缝误差值缩小五倍;提高在线带钢数据存储的数量和质量,实现了双孔检测报警和实时显示,并自动判断“下蛋卷”,减少废品损失,提高产品的成材率。

    一种冷轧带钢光整板形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294363A

    公开(公告)日:2011-12-28

    申请号:CN201010209251.2

    申请日:2010-06-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冷轧带钢光整板形控制方法,以水平直线作为板形标准曲线,将带钢按厚度分成八级,按平直无浪形设定和控制,并根据带钢厚度不同,采用不同的板形目标曲线增益值,即从0~40%设定不同的板形目标曲线凸度补偿量,使板形目标曲线更接近在线带钢实际控制需要,其板形控制系统和控制程序可据此调整光整辊系曲线,使带钢弯辊力处于设备适宜的工作范围,实现对在线板形的闭环控制,生产出板形优秀、不平度符合标准规定,且完全满足用户使用要求的冷轧带钢板。

    一种消除冷轧钢板退火硌印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660039B

    公开(公告)日:2011-03-16

    申请号:CN200810012916.3

    申请日:2008-08-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消除冷轧钢板退火硌印的方法,是利用现有冷轧钢板连续退火炉内设置的多组不同辊径组成的退火炉辊组,以及对应控制各个退火炉辊组的多个钢板自动纠偏控制模块即CPC,通过人工设定CPC来控制炉辊,调整钢板所需的位移量,并利用钢板边缘将粘附在炉辊表面的异物去除。因此不需增加任何设备与投资,在不停机的情况下就能将硌印消除,仅减少不合格品一项每年就可节约价值200余万元,可极大提高退火机组的产量和设备作业率。同时,每次还可减少废品损失,提高钢板质量和成材率;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避免因长时间停炉造成的能源浪费。

    一种消除冷轧钢板退火硌印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660039A

    公开(公告)日:2010-03-03

    申请号:CN200810012916.3

    申请日:2008-08-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消除冷轧钢板退火硌印的方法,是利用现有冷轧钢板连续退火炉内设置的多组不同辊径组成的退火炉辊组,以及对应控制各个退火炉辊组的多个钢板自动纠偏控制模块即CPC,通过人工设定CPC来控制炉辊,调整钢板所需的位移量,并利用钢板边缘将粘附在炉辊表面的异物去除。因此不需增加任何设备与投资,在不停机的情况下就能将硌印消除,仅减少不合格品一项每年就可节约价值200余万元,可极大提高退火机组的产量和设备作业率。同时,每次还可减少废品损失,提高钢板质量和成材率;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避免因长时间停炉造成的能源浪费。

    活动式带钢输送装置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658873A

    公开(公告)日:2010-03-03

    申请号:CN200810012917.8

    申请日:2008-08-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活动式带钢输送装置,包括滑道、辊轮、辊架、基座及滑板;在底部设有滑板的箱形基座上面连接有至少三条镶装有7~14个辊轮的辊架,相邻两条辊轮采取交错排列的方式,每个辊轮均由轴杆、轴承、辊衬及耐磨胶套组成,并用卡簧锁在辊架上。本发明转动灵活,摩擦阻力小且使用寿命长;有利带钢输送,不损伤带钢表面,避免了带钢头部下钻;拆装快捷,便于移出,实现了带钢输送和顺利穿带的效果,使矫直机在换辊及处理问题时重卷机组可以选择不投入矫直机生产,从而减少整个机组的停机时间,每年可节约价值35万元。

    一种冷轧钢板轧制后表面残油量的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033002B

    公开(公告)日:2013-01-09

    申请号:CN200910187795.0

    申请日:2009-09-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冷轧钢板轧制后表面残油量的检测方法。采用如下步骤:a用经过脱脂处理的纱布蘸石油醚擦拭有效测定区的钢板表面;b将擦拭完的脱脂纱布包在经过脱脂的定量滤纸内,放入索氏提取器的提取管(2)内;c索氏提取器的提取瓶(5)内加入石油醚,加热提取瓶(5),直至脱脂纱布中的残油抽提完全为止;d计算钢板表面残油量。本发明采用加热溶剂抽提萃取的方式最大限度地将冷轧钢板表面残油提取出来并准确测定,真实地反映冷轧钢板表面残油的多少。

    一种冷轧钢带抗拉强度预测模型的建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277477A

    公开(公告)日:2011-12-14

    申请号:CN201010195215.5

    申请日:2010-06-0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冷轧钢带抗拉强度预测模型的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生产过程中的化学成分、终轧温度、卷曲温度、冷轧压下比、退火时间、平整延伸率相关参数引入回归型神经元网络,进行分析建立预测模型,步骤如下:1)将冷轧钢带生产过程中各工艺参数存储在数据库中;2)利用拉伸机对生产的冷轧钢带样品进行抗拉强度测量,并将测量结果存储数据库中;3)建立预测模型。所述的化学成分为碳、硅、锰、磷、硫、铝、氮、钛、铌。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利用回归型神经元网络分析方法,引入冷轧钢带全程生产的数据建立预测模型,全面反映炼钢、热轧和冷轧全流程的影响,将某批次冷轧钢带的生产相关数据输入模型,即可得该批次冷轧钢带的抗拉强度预测值。

    一种消除轧机工作辊标定印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107217A

    公开(公告)日:2011-06-29

    申请号:CN200910248794.2

    申请日:2009-12-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消除轧机工作辊标定印的方法,在轧机自动控制系统中增加换辊控制程序;将上支撑辊预调到中间位置,并使施加正弯辊力的上工作辊和上中间辊与上支撑辊接触;利用上支撑辊自重将上工作辊和上中间辊压至轧制位置;同时将起车设定轧制力调整至正常轧制力的30%~35%,弯辊值设定为小于30%。由于减少支撑辊和中间辊对工作辊和带钢的正压力、冲击力和轧制力,减轻和消除工作辊在换辊和起车过程中产生的标定印痕,提高带钢的表面质量。尤其是减少连续更换工作辊,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和轧机作业率,降低废品损失,年节约价值70万元以上。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