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米锗负极纳米外延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8738295A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0757451.3

    申请日:2024-06-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微米锗负极纳米外延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属于新能源材料与技术领域。本发明采用管式炉煅烧法,将GeO2放置于管式炉中在氢气气氛中还原一段时间得到的纯Ge粉与含活性硫、磷、氟、氮、氧等元素的有机、无机小分子的试剂按照一定的质量比于去离子水中均匀混合,然后干燥。将干燥产物产物研磨10mins后在氮气气氛中400~600℃碳化3~5h。改性后的锗负极中,比表面积增大并且表面缺陷较多,意味着负极表面有更多的活性位点,有助于提高锂离子的可逆脱嵌效率,从而提升电池的动力学性能,并且包覆的碳层能缓解循环过程中锗负极体积膨胀导致的极片粉化。改性的碳包覆磷酸锂掺杂纳米锗用作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时,具有超高的比容量和优异的循环性能。利用有机、无机小分子参与构建并选择性吸附电解液组分分解形成稳定的SEI层。形成的SEI层和原位烧结的碳层能有效提高电极的循环稳定性,其CV首圈分别只有一个氧化峰和还原峰,电解液副反应少,且长循环500次后仍有较高的比容量(1150mAh/g)。具有非常好的应用前景。

    一种多孔磷酸铁锂/碳复合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078114B

    公开(公告)日:2015-08-19

    申请号:CN201310026543.6

    申请日:2013-01-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孔磷酸铁锂/碳复合微球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它采用铁磷酸草酸盐作为前驱体,包括以下步骤:(1)将铁盐和磷酸盐溶液分散到沉淀剂乙醇中,加入锂盐搅拌超声使三者完全溶解,加入一定量的草酸乙醇溶液到上述溶液;(2)将所得的混合物置入烘箱内在一定温度下干燥得到黄色胶状物铁磷酸草酸盐前驱体;(3)将碳源与铁磷酸草酸盐前驱体混合后煅烧得到多孔磷酸铁锂/碳复合微球。本发明所述制备方法成本低廉,且简单易行,无需调节pH,产物纯度较高,振实密度高,重复性好,产物为片状纳米级颗粒自组装成的球形颗粒,因此比表面积大,而且大大缩短了锂离子的扩散路径,因而电化学性质极佳,适于大规模生产。

    一种片层钛酸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636436A

    公开(公告)日:2023-01-24

    申请号:CN202211367908.7

    申请日:2022-11-03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片层钛酸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采用钛酸镁钾片晶为原料,通过酸性条件下,水热处理获得片层钛酸。钛酸镁钾片晶在酸性反应体系中进行水热离子交换反应,使得钛酸盐片层充分质子化,同时引入有机羧酸,在离子交换过程中,有机羧酸促进钛酸片形成、钛酸层间距的扩撑以及抑制钛酸骨架过度破碎,保证了片层钛酸合成的质量,显著提高钛酸的比表面积。

    一种多孔Fe3O4多级微米结构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948137A

    公开(公告)日:2016-09-21

    申请号:CN201610578710.1

    申请日:2016-07-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孔Fe3O4多级微米结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它采用乙酸铁聚合物作为前驱体,包括以下步骤:(1)将铁盐和乙酸盐分别完全溶于一定温度的热水中;(2)将上述两份溶液迅速混合搅拌并进行降温,一定时间后将生成的沉淀过滤出,干燥得到乙酸铁聚合物前驱体粉末;(3)将得到的乙酸铁聚合物前驱体粉末进行煅烧,得到具有多孔Fe3O4多级微米结构。本发明所涉及产品制备方法成本低廉,工艺简单,产品质量稳定且重复性好,易于实现批量化制备。产物为由Fe3O4纳米晶构成纳米带进而组装成的多级微米结构,比表面积较大,缩短了离子的扩散路径,具有极佳的电化学性能,适于大规模生产。

    钒酸银/氧化钒一维复合纳米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1807685B

    公开(公告)日:2012-01-11

    申请号:CN201010163990.2

    申请日:2010-04-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钒酸银/氧化钒一维复合纳米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可以解决现有锂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能耗高、产物的组分、粒径和形貌不易控制,材料的电导率低且循环稳定性较差的问题。它是采用一步水热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钒盐溶解到10%~30%的双氧水中,得到透明的过氧钒酸溶液;2)将银盐分散到去离子水中;3)将银盐混合物倒入过氧钒酸溶液中混合并充分搅拌,倒入水热反应釜内水热反应得到产物;4)产物经离心、洗涤、干燥后,得到钒酸银/氧化钒一维复合纳米电极材料。该发明制备工艺简单,产物的尺寸和银的掺杂量易于控制,产物的产率较大且纯净,用作锂电池正极材料的比容量和循环稳定性均得到明显提高。

    钒酸银/氧化钒一维复合纳米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1807685A

    公开(公告)日:2010-08-18

    申请号:CN201010163990.2

    申请日:2010-04-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钒酸银/氧化钒一维复合纳米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可以解决现有锂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能耗高、产物的组分、粒径和形貌不易控制,材料的电导率低且循环稳定性较差的问题。它是采用一步水热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钒盐溶解到10%~30%的双氧水中,得到透明的过氧钒酸溶液;2)将银盐分散到去离子水中;3)将银盐混合物倒入过氧钒酸溶液中混合并充分搅拌,倒入水热反应釜内水热反应得到产物;4)产物经离心、洗涤、干燥后,得到钒酸银/氧化钒一维复合纳米电极材料。该发明制备工艺简单,产物的尺寸和银的掺杂量易于控制,产物的产率较大且纯净,用作锂电池正极材料的比容量和循环稳定性均得到明显提高。

    一种非水镁电解液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810541B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211164320.1

    申请日:2022-09-2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二次储能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非水镁电解液及其制备方法。非水镁电解液为有机镁盐、胺类添加剂、强还原性添加剂以及非水有机溶剂;其中,有机镁盐在非水有机溶剂中的浓度为0.05‑5mol/L;有机镁盐与胺类添加剂摩尔比例为1:(0.1‑50);有机镁盐与强还原性添加剂摩尔比例为1:(0‑10);所述非水有机溶剂为醚类有机溶剂;所述有机镁盐为双(三氟甲磺酰基)酰亚胺镁。本发明非水镁电解液具有更高的镁沉积/溶解效率、更低的沉积过电势(小于0.5V)、更优异的循环寿命、制备简单以及价格便宜等优势。而且,该非水镁电解液配方可以使用纯度较低的有机镁盐,进一步降低了成本。

    一种蓝光激发金银合金团簇发光的白光LED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739997A

    公开(公告)日:2020-10-02

    申请号:CN202010630035.9

    申请日:2020-07-03

    Abstract: 一种蓝光激发金银合金团簇发光的白光LED及其制备方法,该白光LED包括绝缘底座、导热垫、碗形反射镜、蓝光LED芯片、正电极、负电极、金线、橙红光金银合金团簇、绿光荧光粉、硅树脂、透镜,导热垫上连接碗形反射镜并置于绝缘底座中央,碗形反射镜中央固定蓝光LED芯片并涂有橙红光金银合金团簇层和绿色荧光粉层,绝缘底座上有透镜并填充有硅树脂;将谷胱甘肽水溶液、氯金酸水溶液、硝酸银水溶液、氢氧化钠水溶液均匀搅拌充分混合,恒温搅拌反应得到金银合金团簇溶液,冷冻干燥成固体粉末,将金银合金团簇和绿光荧光粉先后涂覆在蓝光LED芯片上并封装固化。本发明有利于提高白光LED的显色性、稳定性和发光效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