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239905B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210705176.1
申请日:2022-06-21
Applicant: 青岛科技大学
IPC: C09D5/08 , C09D5/16 , C09D133/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海洋防腐防污材料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海洋用防腐防污多效涂层材料的制备方法,先为合成的氧化亚铜纳米颗粒做二氧化硅保护层,当反应液的pH值低于苯胺分子的pKa时,向体系中加入苯胺溶液,苯胺附着在二氧化硅颗粒表面,最后聚苯胺外壳通过原位氧化聚合法包裹着二氧化硅保护层,得到氧化亚铜/二氧化硅/聚苯胺核壳材料;制备的涂层材料中聚苯胺在涂料中均匀分散,既减少了涂层缺陷,又促使聚苯胺在金属表面生成均一完整的钝化膜,从而提高涂(56)对比文件Yunyan Zhao等.Functional anti-corrosive and anti-bacterial surfacecoatings based on cuprous oxide/polyaniline microcomposites《.Materials &Design》.2022,第216卷第110589(1-11)页.隋晶.超细氧化亚铜的制备及其改性研究.《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工程科技Ⅰ辑)》.2005,(第08期),B014-25.
-
公开(公告)号:CN114628681A
公开(公告)日:2022-06-14
申请号:CN202210274034.4
申请日:2022-03-20
Applicant: 青岛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原位快速固体电解质界面锌负极保护层的合成方法,为锌离子电池锌负极保护提供了一种有效,简便,快速的方法。该方法利用多酚类化合物具有很强螯合金属离子的能力这一特性,结合成本、环保等方面因素,选择大分子多元酚作为锌负极表面处理的主要物质,用低表面能的有机溶剂配成反应液,滴涂到锌负极表面,即可得到大分子多元酚—锌人工固态电解质界面。所得到的大分子多元酚—锌人工固态电解质界面均一性好,有较好的光泽度。同时,大分子多元酚—锌具有优良的负极保护性能,改性后的锌负极对电池,半电池和全电池性能都有着明显的提升。附图为Zn||Zn电池和3T‑Zn||3T‑Zn对称电池在0.5mA·cm‑2,1mAh·cm‑2条件下的长循环性能对比图。
-
公开(公告)号:CN116264277B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111526823.4
申请日:2021-12-14
Applicant: 青岛科技大学
IPC: H01M4/62 , H01M10/052 , B82Y40/00 , B82Y30/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化学储能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氧化物‑硒化物异质结构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在锂硫电池中的应用。通过水热法用苯胺对金属氧化物进行插层和聚合,形成具有高比表面积的纳米花片状结构聚苯胺‑金属氧化物复合材料,再通过前置硒源,利用化学气相法对金属氧化物进行原位硒化,形成氧化物‑硒化物异质结。本发明所制备的氮硒掺杂碳@氧化物‑硒化物异质结保留了前驱体聚苯胺‑金属氧化物的形貌,同时由于异质结的存在,在抑制多硫化锂穿梭效应方面可以达到吸附‑催化双功能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7810541B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211164320.1
申请日:2022-09-23
Applicant: 青岛科技大学
IPC: H01M10/0569 , H01M10/0567 , H01M10/058 , H01M10/05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二次储能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非水镁电解液及其制备方法。非水镁电解液为有机镁盐、胺类添加剂、强还原性添加剂以及非水有机溶剂;其中,有机镁盐在非水有机溶剂中的浓度为0.05‑5mol/L;有机镁盐与胺类添加剂摩尔比例为1:(0.1‑50);有机镁盐与强还原性添加剂摩尔比例为1:(0‑10);所述非水有机溶剂为醚类有机溶剂;所述有机镁盐为双(三氟甲磺酰基)酰亚胺镁。本发明非水镁电解液具有更高的镁沉积/溶解效率、更低的沉积过电势(小于0.5V)、更优异的循环寿命、制备简单以及价格便宜等优势。而且,该非水镁电解液配方可以使用纯度较低的有机镁盐,进一步降低了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9086668A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411222123.X
申请日:2024-09-02
Applicant: 青岛科技大学
IPC: G01N27/26 , H01M10/36 , H01M10/42 , G01R31/37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储能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以定性分析电解液电离度的检测膜和检测方法,能够直接、有效地检测电解液中溶质的电离状态。检测膜利用磷酸铝胶体在锌金属表面自发成膜,通过其与不同电离状态的锌离子之间的吸附能差异来检测锌基电解液的电离程度。其定性检测方法和评价指标为:计算检测膜‑锌//检测膜‑锌对称电池和锌//锌对称电池第1~10个循环周期的沉积电位的平均值的相对比值,以此作为该电解液溶质电离度的评价指标。
-
公开(公告)号:CN117810541A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211164320.1
申请日:2022-09-23
Applicant: 青岛科技大学
IPC: H01M10/0569 , H01M10/0567 , H01M10/058 , H01M10/05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二次储能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非水镁电解液及其制备方法。非水镁电解液为有机镁盐、胺类添加剂、强还原性添加剂以及非水有机溶剂;其中,有机镁盐在非水有机溶剂中的浓度为0.05‑5mol/L;有机镁盐与胺类添加剂摩尔比例为1:(0.1‑50);有机镁盐与强还原性添加剂摩尔比例为1:(0‑10);所述非水有机溶剂为醚类有机溶剂;所述有机镁盐为双(三氟甲磺酰基)酰亚胺镁。本发明非水镁电解液具有更高的镁沉积/溶解效率、更低的沉积过电势(小于0.5V)、更优异的循环寿命、制备简单以及价格便宜等优势。而且,该非水镁电解液配方可以使用纯度较低的有机镁盐,进一步降低了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6264277A
公开(公告)日:2023-06-16
申请号:CN202111526823.4
申请日:2021-12-14
Applicant: 青岛科技大学
IPC: H01M4/62 , H01M10/052 , B82Y40/00 , B82Y30/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化学储能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氧化物‑硒化物异质结构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在锂硫电池中的应用。通过水热法用苯胺对金属氧化物进行插层和聚合,形成具有高比表面积的纳米花片状结构聚苯胺‑金属氧化物复合材料,再通过前置硒源,利用化学气相法对金属氧化物进行原位硒化,形成氧化物‑硒化物异质结。本发明所制备的氮硒掺杂碳@氧化物‑硒化物异质结保留了前驱体聚苯胺‑金属氧化物的形貌,同时由于异质结的存在,在抑制多硫化锂穿梭效应方面可以达到吸附‑催化双功能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6239905A
公开(公告)日:2023-06-09
申请号:CN202210705176.1
申请日:2022-06-21
Applicant: 青岛科技大学
IPC: C09D5/08 , C09D5/16 , C09D133/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海洋防腐防污材料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海洋用防腐防污多效涂层材料的制备方法,先为合成的氧化亚铜纳米颗粒做二氧化硅保护层,当反应液的pH值低于苯胺分子的pKa时,向体系中加入苯胺溶液,苯胺附着在二氧化硅颗粒表面,最后聚苯胺外壳通过原位氧化聚合法包裹着二氧化硅保护层,得到氧化亚铜/二氧化硅/聚苯胺核壳材料;制备的涂层材料中聚苯胺在涂料中均匀分散,既减少了涂层缺陷,又促使聚苯胺在金属表面生成均一完整的钝化膜,从而提高涂层的防腐蚀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8738295A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0757451.3
申请日:2024-06-13
Applicant: 青岛科技大学
IPC: H01M4/1395 , H01M4/04 , H01M10/0525 , B82Y30/00 , B82Y40/00 , B22F9/22 , B22F1/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微米锗负极纳米外延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属于新能源材料与技术领域。本发明采用管式炉煅烧法,将GeO2放置于管式炉中在氢气气氛中还原一段时间得到的纯Ge粉与含活性硫、磷、氟、氮、氧等元素的有机、无机小分子的试剂按照一定的质量比于去离子水中均匀混合,然后干燥。将干燥产物产物研磨10mins后在氮气气氛中400~600℃碳化3~5h。改性后的锗负极中,比表面积增大并且表面缺陷较多,意味着负极表面有更多的活性位点,有助于提高锂离子的可逆脱嵌效率,从而提升电池的动力学性能,并且包覆的碳层能缓解循环过程中锗负极体积膨胀导致的极片粉化。改性的碳包覆磷酸锂掺杂纳米锗用作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时,具有超高的比容量和优异的循环性能。利用有机、无机小分子参与构建并选择性吸附电解液组分分解形成稳定的SEI层。形成的SEI层和原位烧结的碳层能有效提高电极的循环稳定性,其CV首圈分别只有一个氧化峰和还原峰,电解液副反应少,且长循环500次后仍有较高的比容量(1150mAh/g)。具有非常好的应用前景。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