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346240A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410484591.8
申请日:2024-04-22
Applicant: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PC: E21B43/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利用内源微生物代谢产气发泡协同驱油技术,具体地涉及一种基于油藏内源微生物代谢气体的泡沫调驱方法。一种基于油藏内源微生物代谢气体的泡沫调驱方法,确定目标油藏中存在产气功能菌;激活目标油藏中的产气功能菌;产气功能菌被激活后代谢气体,待代谢气体的产气量处于最佳值时,向目标油藏中加入起泡体系进行发泡。本发明不借助外部气体;不采用传统的注入外界空气、氮气、二氧化碳或甲烷等气体,利用内源微生物中的产气功能菌代谢的气体与气泡体系产生泡沫,在压差的作用下进行泡沫驱;利用油藏内产气菌代谢气体起泡,可缩短见效时间,降低成本,大幅改善驱油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5436257A
公开(公告)日:2022-12-06
申请号:CN202211078060.6
申请日:2022-09-05
Applicant: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1N15/08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基于变径毛细管束模型及渗吸驱替表征方法涉及致密油藏开采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基于变径毛细管束模型及渗吸驱替表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真实岩心实验确定变径毛细管生成参数,采用随机算法建立岩心尺度随机变径毛细管束;分别计算毛细管束中各个毛细管各段的空间坐标;根据得到的随机变径毛细管结构参数对渗吸速度进行求解;根据计算结果,求解随机变径毛细管束采出程度、含水率。本发明建立了复杂随机变径毛细管束模型,该模型以真实岩心孔隙结构为基础参数,可以随机生成复杂孔隙结构,构建出更加真实的流动空间,计算出采收率、含水率等岩心驱替实验结果,与真实岩心驱替实验相对比,具有较好的预测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4810007A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210264960.3
申请日:2022-03-17
Applicant: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朱争 , 党海龙 , 高涛 , 白璞 , 刘芳娜 , 王强 , 王小锋 , 刘明军 , 崔鹏兴 , 石立华 , 田伟伟 , 孙兵华 , 梁卫卫 , 李留杰 , 王继超 , 凃兴平 , 伍小雄 , 陈刚 , 李东 , 吕远
IPC: E21B43/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注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低渗透油藏的蓄能增渗评价方法,方法如下:判断井组蓄能增渗开发潜力;开展井组注采连通性分析;开展井组生产现状分析,判断该井组是否正常生产、已关停及高含水;开展单井动态分析:分析油井的见水见效程度,确定油井实际见效累注水量与水淹累注水量;开展井组剩余采出程度评价:以剩余采出程度大于10%判定井组蓄能增渗开发潜力良好;在井组蓄能增渗开发潜力良好时,确定蓄能增渗评价参数;蓄能增渗评价参数包括最佳蓄能增渗注水量、最佳蓄能增渗焖井时间、最佳蓄能增渗注水速度及蓄能增渗采液速度。本发明可有效指导油田油区蓄能增渗注水关键参数优化,形成最佳的蓄能增渗技术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14758571B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2210184671.2
申请日:2022-02-28
Applicant: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基于3D打印技术的油藏物理实验模型构建方法属于石油地质室内实验材料加工领域,更具体地,一种利用3D打印技术构建实验用压裂物理模型、油藏地质物理模型、油田开发物理模型的一种基于3D打印技术的油藏物理实验模型构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模型设计;物性参数设计;材料设计;逐层打印;预应力固化;孔渗物性测试;按模型设计及实验要求,在模型上相应位置进行钻孔布置传感器接头;模型封装;本发明基础是3D打印技术和基于岩石力学的材料预应力处理方法,3D打印技术可以实现构建非均质性物理模型,通过预应力处理,提高不同孔渗块体间胶结强度,模拟真实地层非均质块体间的接触特征,提高该物理模型实验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810007B
公开(公告)日:2024-01-23
申请号:CN202210264960.3
申请日:2022-03-17
Applicant: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朱争 , 党海龙 , 高涛 , 白璞 , 刘芳娜 , 王强 , 王小锋 , 刘明军 , 崔鹏兴 , 石立华 , 田伟伟 , 孙兵华 , 梁卫卫 , 李留杰 , 王继超 , 凃兴平 , 伍小雄 , 陈刚 , 李东 , 吕远
IPC: E21B43/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注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低渗透油藏的蓄能增渗评价方法,方法如下:判断井组蓄能增渗开发潜力;开展井组注采连通性分析;开展井组生产现状分析,判断该井组是否正常生产、已关停及高含水;开展单井动态分析:分析油井的见水见效程度,确定油井实际见效累注水量与水淹累注水量;开展井组剩余采出程度评价:以剩余采出程度大于10%判定井组蓄能增渗开发潜力良好;在井组蓄能增渗开发潜力良好时,确定蓄能增渗评价参数;蓄能增渗评价参数包括最佳蓄能增渗注水量、最佳蓄能增渗焖井时间、最佳蓄能增渗注水速度及蓄能增渗采液速度。本发明可有效指导油田油区蓄能增渗注水关键参数优化,形成最佳的蓄能增渗技术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17846554A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410030410.4
申请日:2024-01-09
Applicant: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PC: E21B43/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渗透油藏蓄能增渗多维度并联实验装置及评价方法,该实验装置包括驱替系统和地层条件模拟系统;地层条件模拟系统包括一维填砂模型、二维填砂模型、三维填砂模型。一维填砂模型模拟低渗透储层单向流的气‑液渗流;二维填砂模型模拟低渗透储层平面径向流的气‑液渗流,研究较薄储层采用水平井开发时蓄能增渗对原油采出效果的影响;三维填砂模型模拟低渗透储层球面向心流的气‑液渗流,研究较厚储层采用大斜度井、水平井混合井网开发时蓄能增渗对原油采出效果的影响。本发明可保证三个维度填砂模型具备同等初始和实验驱替条件,分析评价不同驱替速度、原油饱和度下水驱原油效率等因素对蓄能增渗综合效果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7703358A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410031192.6
申请日:2024-01-09
Applicant: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PC: E21B47/10 , E21B43/16 , E21B47/13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二氧化碳在储层中迁移和分布的监测方法,依据注采井网选择光纤监测井;光纤监测井中,随套管下入多参数监测光纤;其中,多参数监测光纤包括应变光纤、温度光纤及振动光纤;多参数监测光纤纵向上均布有监测点;向储层中注入二氧化碳,通过多参数监测光纤监测二氧化碳含量;根据温度光纤测得的温度值变量、应变光纤测得的应变漂移量判断是否发生突变,若发生突变则表明该方向为二氧化碳主迁移方向;根据振动光纤测得的相位变化率判断是否发生突变,若发生突变则表明二氧化碳突破盖层及上覆地层,具有安全风险。本发明永久性、立体式稳定监测二氧化碳在储层中的迁移规律和分布范围,形成平面和纵向上的二氧化碳运移图像。
-
公开(公告)号:CN117056855A
公开(公告)日:2023-11-14
申请号:CN202310897590.1
申请日:2023-07-21
Applicant: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F18/25 , G06F18/241 , G06F18/28 , G06Q50/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油水井砂体动静态连通状况分析方法,开展静态连通性判断;以砂地比S、砂体展布连通性程度及纵向重叠连通性程度的乘积得到砂体静态连通程度;开展动态连通性判断;明确各采油井的射孔完善程度、水驱储量控制程度及注采对应程度;将上述得到的砂体有效厚度、孔隙度、渗透率、砂体静态连通程度、射孔完善程度、水驱储量控制程度及注采对应程度作为评价参数,将上述评价参数归一化并赋权重,以归一化的评价参数与其对应权重的乘积之和作为静动态连通系数;以静动态连通系数评价井间连通性;本发明结合动静态连通关系,使二者相互印证,可操作性高,有利于改善低渗透油藏注采井间连通状况判别的合理性,便于深入研究制定精细注水政策。
-
公开(公告)号:CN114758571A
公开(公告)日:2022-07-15
申请号:CN202210184671.2
申请日:2022-02-28
Applicant: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基于3D打印技术的油藏物理实验模型构建方法属于石油地质室内实验材料加工领域,更具体地,一种利用3D打印技术构建实验用压裂物理模型、油藏地质物理模型、油田开发物理模型的一种基于3D打印技术的油藏物理实验模型构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模型设计;物性参数设计;材料设计;逐层打印;预应力固化;孔渗物性测试;按模型设计及实验要求,在模型上相应位置进行钻孔布置传感器接头;模型封装;本发明基础是3D打印技术和基于岩石力学的材料预应力处理方法,3D打印技术可以实现构建非均质性物理模型,通过预应力处理,提高不同孔渗块体间胶结强度,模拟真实地层非均质块体间的接触特征,提高该物理模型实验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215922991U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2121855364.X
申请日:2021-08-10
Applicant: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固定岩心的岩心盒,由盒体和盒盖组成;盒体及盒盖之间铰接;盒体内侧顶部设有岩心便签盒及用于存放隔板的隔板盒,还包括岩心存放单元,所述岩心存放单元包括位于盒体内的弧形隔板卡槽及位于盒盖内的半圆形岩心固定卡槽,弧形隔板卡槽及半圆形岩心固定卡槽相匹配且构成岩心的存放空间,弧形隔板卡槽内设有与隔板相对应的卡槽;盒体及盒盖的铰接处均设有连接耳,通过转轴贯穿位于盒体上的连接耳及位于盒盖上的连接耳实现将盒体和盒盖铰接;还包括位于盒体顶部及盒体底部的提手。该岩心盒克服了传统的岩心盒在搬运过程中岩心易产生滑动,顺序位置颠倒,岩心相互污染的缺点,同时还能够防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