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评价微球初始半径与储层孔喉结构匹配性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124808B

    公开(公告)日:2022-08-12

    申请号:CN202110389388.9

    申请日:2021-04-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评价微球初始半径与储层孔喉结构匹配性的方法,方法如下:(1)分别测量储层岩心孔喉半径和微球初始半径,得到储层岩心孔喉半径频率分布曲线、微球半径频率分布曲线、储层岩心孔喉半径累计频率分布曲线和微球半径累计频率分布曲线;(2)在储层岩心孔喉半径累计频率分布曲线和微球半径累计频率分布曲线上依次确定rmin、r25、r50、r75、rmax和Rmin、R25、R50、R75、Rmax;(3)在储层岩心孔喉半径频率分布曲线上拟合Q1(R)、Q2(R)、Q3(R)和Q4(R);在微球半径频率分布曲线上拟合f1(r)、f2(r)、f3(r)和f4(r);(4)评价微球初始半径与储层孔喉结构的匹配性。通过本发明提供的方法避免了长周期的微球膨胀性实验,方法简单方便、高效快捷,可为目标储层快速筛选出符合其物性条件的微球体系。

    一种评价微球初始半径与储层孔喉结构匹配性的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124808A

    公开(公告)日:2021-07-16

    申请号:CN202110389388.9

    申请日:2021-04-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评价微球初始半径与储层孔喉结构匹配性的新方法,方法如下:(1)分别测量储层岩心孔喉半径和微球初始半径,得到储层岩心孔喉半径分布曲线、微球半径分布曲线、储层岩心孔喉半径和微球半径累计频率分布曲线;(2)在储层岩心孔喉半径和微球半径累计频率分布曲线上依次确定rmin、r25、r50、r75、rmax和Rmin、R25、R50、R75、Rmax;(3)在储层岩心孔喉半径分布曲线上拟合Q1(R)、Q2(R)、Q3(R)和Q4(R);在微球半径分布曲线上拟合f1(r)、f2(r)、f3(r)和f4(r);(4)评价微球初始半径与储层孔喉结构的匹配性。通过本发明提供的方法避免了长周期的微球膨胀性实验,方法简单方便、高效快捷,可为目标储层快速筛选出符合其物性条件的微球体系。

    一种二氧化碳地质封存盖层泄露监测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847895A

    公开(公告)日:2020-02-28

    申请号:CN201911226699.2

    申请日:2019-12-04

    Abstract: 本发明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二氧化碳地质封存盖层泄露监测装置及方法。一种二氧化碳地质封存盖层泄露监测装置及方法,包括监测井,监测井井口设有气体采集口,监测井位于盖层主要应力集中区域和盖层、储层裂缝发育区域、地质构造的高点位置、注气井所在井场;二氧化碳气体捕集装置,与气体采集口连接,对气体采集口采集到的二氧化碳气体进行捕集的二氧化碳气体捕集装置;用于对未注气与注气后的气体采集口捕集到的二氧化碳中的碳同位素13C、12C含量进行分析的同位素质谱分析仪。本发明能够准确及时有效的发现二氧化碳突破盖层向上泄漏的迹象,对储层二氧化碳可能的泄露途径进行监测,做到二氧化碳尚未泄露至浅地表时发出安全预警。

    一种采用振动波远程控制油井分层采油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4329064A

    公开(公告)日:2015-02-04

    申请号:CN201410553363.8

    申请日:2014-10-1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21B43/14 E21B28/00 E21B43/003 E21B47/122

    Abstract: 一种采用振动波远程控制油井分层采油系统,该系统包括地面部分和井下部分,地面部分包括:振动波控制系统、井口振动波发生器;振动波控制系统与井口振动波发生器相连接;井下部分包括:依次连接的丢手工具、油管、封隔器、井下配产器、油管堵头;丢手工具、油管、封隔器、井下配产器、油管堵头一起组成井下工具管柱串;井下工具管柱串与井口振动波发生器依靠其产生的振动波实现信息交互。本发明以震动波方式对井下配产器进行控制,震动波控制分层采油技术由于无需下入电缆,以油管或套管为传输介质,振动波为载波,通过数字调制实现井下信息传递,实现分层采油的远程控制;具有控制距离远,井下工具简单的优点。

    一种基于物理法提升储层压力二氧化碳灌注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027942A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310872754.5

    申请日:2023-07-1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物理法提升储层压力二氧化碳灌注新方法:对老井区块制定初始改造方案;对老井区块注入二氧化碳后以初始改造方案进行模拟生产;对老井区块进行地层压力监测及二氧化碳监测,并以地层压力和二氧化碳的监测情况对初始改造方案进行优化,形成二氧化碳前期多注,后期少注的注入模式。本发明采用数值模拟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不但可恢复储层压力,而且能实现二氧化碳的利用与封存。深化了对储层的认识,优化了注采方案设计,更好的指导了实际生产。

    一种煤层气+油气协同开采循环利用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687709B

    公开(公告)日:2023-10-31

    申请号:CN202210364811.4

    申请日:2022-04-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煤层气+油气协同开采循环利用装置及方法,包括致裂封存机构及地表转运机构;其中,致裂封存机构包括煤层气抽采装置及油气抽采装置;煤层气抽采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主输入管、分离输送管、煤层气致裂抽采联管及主抽采联管;油气抽采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二级输入管、二级分离输送管、油气致裂抽采联管及二级抽采联管;二级输入管与主输入管连接,二级抽采联管与主抽采联管连接;主输入管及分离输送管内均设有一级二氧化碳输送管、二级二氧化碳输送管、H2O输送管及高温传导管;二级输入管及二级分离输送管内设有二级二氧化碳输送管及H2O输送管;地表转运机构包括依次连接的分离装置、储存装置及辅助设备。本发明节省人力物力财力。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