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维地质模型的生成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1612906B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2010448956.3

    申请日:2020-05-25

    Applicant: 长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三维地质模型的生成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存储介质,属于储层建模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难以很好的模拟三维地质储层的问题。一种三维地质模型的生成方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待建模储层的基本参数,根据基本参数生成三维河道砂体储层模型;根据三维河道砂体储层模型,得到具有n个二维数组的数据集及隐向量,根据隐向量,生成三维地质模型数组;根据具有n个二维数组的数据集和三维地质模型数组,获取具有n个二维数组的数据集的真实概率和三维地质模型数组的真实概率;根据具有n个二维数组的数据集的真实概率和三维地质模型数组的真实概率,得到最终的三维地质模型。本发明所述方法能够实现很好的模拟三维地质储层。

    一种三维地质模型的生成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1612906A

    公开(公告)日:2020-09-01

    申请号:CN202010448956.3

    申请日:2020-05-25

    Applicant: 长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三维地质模型的生成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存储介质,属于储层建模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难以很好的模拟三维地质储层的问题。一种三维地质模型的生成方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待建模储层的基本参数,根据基本参数生成三维河道砂体储层模型;根据三维河道砂体储层模型,得到具有n个二维数组的数据集及隐向量,根据隐向量,生成三维地质模型数组;根据具有n个二维数组的数据集和三维地质模型数组,获取具有n个二维数组的数据集的真实概率和三维地质模型数组的真实概率;根据具有n个二维数组的数据集的真实概率和三维地质模型数组的真实概率,得到最终的三维地质模型。本发明所述方法能够实现很好的模拟三维地质储层。

    农业废水处理装置的快速启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302497A

    公开(公告)日:2020-06-19

    申请号:CN202010221654.2

    申请日:2020-03-26

    Applicant: 长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农业废水处理装置的快速启动方法,具体启动时,1)在好氧反应器内安装曝气器,并布设生物填料;然后厌氧反应器和好氧反应器分别接种活性污泥,装置内引入水,并构建生态浮岛;2)调节装置中废水的C、N、P营养比和pH值;3)对好氧反应器内进行充氧曝气,肉眼观察生物填料表面颜色变黄且有明显附着物时停止曝气,活性污泥全部排出;4)再次开启曝气系统并开启进水管向装置中进水,调节水力停留时间后完成农业废水处理装置的快速启动。本发明具有启动时间短、氧气利用效率高、环境适用能力强、抗冲击负荷高、微生物繁殖速度快等优点,尤其对农村生活污水等典型农业废水处理效果显著。

    农业废水生物生态耦合处理装置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302496A

    公开(公告)日:2020-06-19

    申请号:CN202010221568.1

    申请日:2020-03-26

    Applicant: 长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农业废水生物生态耦合处理装置,包括厌氧反应器、好氧反应器和生态浮岛;其中废水进水管连接至厌氧反应器的进水口,厌氧反应器出水口连接至好氧反应器进水口,生态浮岛位于好氧反应器的上方,且生态浮岛的水体与好氧反应器的水体为一体,好氧反应器内设有曝气系统,生态浮岛上部设有出水口,生态浮岛出水口连接净化水出水管。该装置采用厌氧反应器、好氧反应器和生态浮岛的处理流程,提高了农业废水的处理能力和处理效率。本发明结构紧凑,工艺简单、占地面积小、抗冲击能力强、操作维护方便,采用水生植物净化废水的同时可供人类食用,实现了废水达标排放和水生植物资源化利用。

    一种两层合采井单层产量计算方法、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1272924A

    公开(公告)日:2020-06-12

    申请号:CN202010086550.5

    申请日:2020-02-11

    Applicant: 长江大学

    Inventor: 何文祥 胡勇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两层合采井单层产量计算方法、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两层合采井单层产量计算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获取合采井采出的合采油的总产量;并获取第一样品、第二样品及第三样品;分别对脱水后的第一样品、第二样品及第三样品进行气相色谱检测;制作标准指纹图版;确定第三气相色谱图上各个所述指纹化合物的绝对浓度并投点到标准指纹图版上;确定来自第一层位及来自第二层位的原油产量。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指纹化合物的绝对浓度计算两层合采井单层产量贡献比例,避免了传统的选用相邻峰的峰面积比值作为指纹参数而导致的需要大量原油样品进行配比实验的弊端,从而降低了对原油样品量的要求。

    一种判断储层流体连通性的方法、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0984975A

    公开(公告)日:2020-04-10

    申请号:CN201911315236.3

    申请日:2019-12-19

    Applicant: 长江大学

    Inventor: 何文祥 胡勇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判断储层流体连通性的方法、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对第一油藏和第二油藏采样;(2)分别对第一油样、第二油样以及第三油样进行GC/MS检测;(3)计算各个化合物在第一总离子流图和第二总离子流图上峰面积的差值,并筛选出差值的绝对值大于第一预设值的化合物;(4)计算相似度下限值S0;(5)根据相似度S和相似度下限值S0的大小关系判断第一油藏和第二油藏的流体连通性。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根据特征化合物组合的峰面积计算相似度下限值,计算另一个油藏的原油气相色谱指纹图谱与该油藏的原油气相色谱指纹图谱的特征化合物组合的相似度,定量判断两个油藏的连通性,指导油田开发初期的油气开采。

    基于井震结合的白云岩储层预测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0333551A

    公开(公告)日:2019-10-15

    申请号:CN201910680744.5

    申请日:2019-07-26

    Applicant: 长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井震结合的白云岩储层预测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该方法步骤包括:获取测试区的测井数据;将钻井区的测井数据进行敏感曲线分析,求取白云岩指数特征曲线并根据其响应范围差异区分白云岩和灰岩;将所述钻井区的白云岩指数特征曲线经人工智能深度学习后,得到虚拟钻井区的白云岩指数特征曲线;以所述钻井区和虚拟钻井区的白云岩指数特征曲线为约束条件,采用叠后地震资料进行反演,得到所述测试区的白云岩储层的分布和发育状况。本发明通过白云岩指数特征曲线有效地将白云岩与灰岩区分开来,通过人工智能深度学习并结合叠后地震数据,准确预测测试区的白云岩储层的分布和发育状况,为少井区勘探工作提供有效预测方法。

    一种储层构型三维建模方法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169187A

    公开(公告)日:2024-12-20

    申请号:CN202411214345.7

    申请日:2024-08-31

    Applicant: 长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储层构型三维建模方法,涉及储层构型技术领域,包括建立基础数据库、构型单元识别与划分、单砂体识别与刻画、储层连通质量评价和储层构型建模,综合应用前面层序地层、砂体平面分布规律、砂体叠置与隔夹层模式、砂体规模以及储层物性特征的研究成果,针对不同类型的储层,建立三维构造模型、相模型和储层属性模型。建立的三维地质模型能够反映不同储层的沉积特征和储层属性在三维空间的分布特征与变化规律,能够解释不同沉积体系类型的储层的沉积成因机制,为后期的剩余油分布预测提供科学、合理的地质模型。

    多模式有机组分显微识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076832A

    公开(公告)日:2021-07-06

    申请号:CN202110317045.1

    申请日:2021-03-25

    Applicant: 长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模式有机组分显微识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以不同光照模式采集岩样矩阵图片至计算机;S2、拼接矩阵图片;S3、对不同光照模式图像做颗粒物边缘跟踪,获取不同模式下颗粒物边缘跟踪图;S4、将不同模式下颗粒物边缘跟踪图叠加,保留边缘跟踪路径叠加;S5、分类提取;S6、根据分类填充不同颜色;S7、统计颜色像素数,并求和;通过以上步骤实现有机组分相对含量快速显微识别。通过以上步骤实现有机组分相对含量快速显微识别。通过采用自动化扫描,智能拼接和智能识别的方案,能够实现对岩样有机组分高精度和高精度的识别。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