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构件的接合方法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668380A

    公开(公告)日:2015-06-03

    申请号:CN201410705655.9

    申请日:2014-11-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3K20/1265 B21D39/0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板构件的接合方法。该板构件的接合方法不会损害外观品质,不必进行矫正由焊接引起的应变、或者去除因摩擦搅拌接合而产生的毛刺这样的后期工序,而且,在板构件之间不会发生错位,不会损害外观品质、耐腐蚀性,能够提高板构件之间的接合强度。构成为使第1板构件(10)的边缘部(11)的顶端侧部分从第2板构件(20)的边缘部(21)突出并将两边缘部(11、21)彼此叠合,在将两边缘部(11、21)摩擦搅拌接合之后,利用第1板构件(10)的折回部(12)夹持第2板构件(20)的边缘部(21),从而将边缘部(11、21)彼此卷边接合。

    车辆用座椅框架的构造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167792A

    公开(公告)日:2019-08-23

    申请号:CN201880006371.7

    申请日:2018-01-22

    Abstract: 在施加有冲击负荷的情况下,防止应力集中于靠背倾斜调整机构的安装部,防止座垫框架和座椅靠背框架的破损,防止发生因紧固力而使框架变形的蠕变现象,降低紧固力下降的可能性。具有树脂制的座椅靠背框架(3)和座垫框架(2),座椅靠背框架(3)通过靠背倾斜调整机构(5)支承于座垫框架(2)并能够转动,在座垫框架(2)的外侧设有外侧座垫托架(25),在靠背倾斜调整机构(5)与座垫框架(2)之间设有固定于靠背倾斜调整机构(5)的内侧座垫托架(26),座垫框架(2)被外侧座垫托架(25)和内侧座垫托架(26)夹持,外侧座垫托架(25)和内侧座垫托架(26)通过螺栓(6)固定在一起。

    支撑塔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0371196B

    公开(公告)日:2022-07-08

    申请号:CN201910244203.8

    申请日:2019-03-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支撑塔,在支撑塔中,能够高效地提高刚性而抑制车辆前后方向上的变形。本发明涉及一种支撑塔(1),其具有:塔上端壁(2),其支承车辆的撑杆式的悬架(S)的上端部(s11);以及塔周壁(3),其相对于该塔上端壁(2)位于车辆下方,且包围悬架(S)的至少一部分的外周部。该支撑塔(1)具有加强构件(4),该加强构件(4)以将塔周壁(3)的内周面(3a)上的彼此相对地设置的两个部分连结起来的方式延伸。

    支撑塔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371196A

    公开(公告)日:2019-10-25

    申请号:CN201910244203.8

    申请日:2019-03-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支撑塔,在支撑塔中,能够高效地提高刚性而抑制车辆前后方向上的变形。本发明涉及一种支撑塔(1),其具有:塔上端壁(2),其支承车辆的撑杆式的悬架(S)的上端部(s11);以及塔周壁(3),其相对于该塔上端壁(2)位于车辆下方,且包围悬架(S)的至少一部分的外周部。该支撑塔(1)具有加强构件(4),该加强构件(4)以将塔周壁3的内周面3a上的彼此相对地设置的两个部分连结起来的方式延伸。

    车辆用座椅框架的构造
    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0167792B

    公开(公告)日:2021-08-31

    申请号:CN201880006371.7

    申请日:2018-01-22

    Abstract: 在施加有冲击负荷的情况下,防止应力集中于靠背倾斜调整机构的安装部,防止座垫框架和座椅靠背框架的破损,防止发生因紧固力而使框架变形的蠕变现象,降低紧固力下降的可能性。具有树脂制的座椅靠背框架(3)和座垫框架(2),座椅靠背框架(3)通过靠背倾斜调整机构(5)支承于座垫框架(2)并能够转动,在座垫框架(2)的外侧设有外侧座垫托架(25),在靠背倾斜调整机构(5)与座垫框架(2)之间设有固定于靠背倾斜调整机构(5)的内侧座垫托架(26),座垫框架(2)被外侧座垫托架(25)和内侧座垫托架(26)夹持,外侧座垫托架(25)和内侧座垫托架(26)通过螺栓(6)固定在一起。

    扭力梁式悬架
    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5383250B

    公开(公告)日:2017-12-12

    申请号:CN201510557561.6

    申请日:2015-09-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G21/051 B60G2200/23 B60G2206/202 B60G2206/820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容易进行扭力梁和后摆臂之间的定位、特别是在旋转方向上的定位的扭力梁式悬架。该扭力梁式悬架包括:扭力梁,该扭力梁具有至少在长度方向上的两端部,该两端部具有在与长度方向交叉方向上弯曲的弯曲部,在该弯曲部的两端缘部形成有在与长度方向交叉方向上突出的突出缘部;后摆臂,该后摆臂为一对,具有将该扭力梁的两端部的弯曲部重叠连结的梁接合部,在梁接合部的终端部形成有与扭力梁的突出缘部相同的突出缘部,该后摆臂包括:第一接合部,其用于在后摆臂与扭力梁的弯曲部相叠合时接合扭力梁的弯曲部顶端;第二接合部,其用于将该后摆臂的突出缘部的轴线方向上的端面与相对于该端面的扭力梁的突出缘部的轴线方向上的端面对缝接合。

    扭力梁式悬架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383250A

    公开(公告)日:2016-03-09

    申请号:CN201510557561.6

    申请日:2015-09-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G21/051 B60G2200/23 B60G2206/202 B60G2206/820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容易进行扭力梁和后摆臂之间的定位、特别是在旋转方向上的定位的扭力梁式悬架。该扭力梁式悬架包括:扭力梁,该扭力梁具有至少在长度方向上的两端部,该两端部具有在与长度方向交叉方向上弯曲的弯曲部,在该弯曲部的两端缘部形成有在与长度方向交叉方向上突出的突出缘部;后摆臂,该后摆臂为一对,具有将该扭力梁的两端部的弯曲部重叠连结的梁接合部,在梁接合部的终端部形成有与扭力梁的突出缘部相同的突出缘部,该后摆臂包括:第一接合部,其用于在后摆臂与扭力梁的弯曲部相叠合时接合扭力梁的弯曲部顶端;第二接合部,其用于将该后摆臂的突出缘部的轴线方向上的端面与相对于该端面的扭力梁的突出缘部的轴线方向上的端面对缝接合。

    车辆用座椅构造
    1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0167793B

    公开(公告)日:2021-09-10

    申请号:CN201880006380.6

    申请日:2018-01-22

    Abstract: 本发明能够确保座椅靠背框架的刚性且确保对碰撞时的碰撞能量进行吸收的变形量。车辆用座椅构造包括:树脂制的两个纵框架部(21、22),它们隔开间隔地配置;以及树脂制的两个座垫框架(11、12),它们自各纵框架部(21、22)的下部向前方延伸且隔开间隔地配置。在纵框架部(21、22)的下部分别接合有下托架(31),两个纵框架部(21、22)隔着下托架(31)地通过沿车宽方向延伸的下横梁(35)相连结,下托架(35)的刚性低于纵框架部(21、22)的刚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