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中冷器进出气胶管

    公开(公告)号:CN103790691A

    公开(公告)日:2014-05-14

    申请号:CN201210423542.0

    申请日:2012-10-30

    Inventor: 李菲 周奕 唐连海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14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汽车中冷器进出气胶管,用于与发动机或增压器上的硬管连接;胶管的连接端的外壁设有至少三对限位凸台,每对凸台沿胶管轴心方向等距分布,每对的两个凸台之间的距离为紧固卡箍的宽度;所述连接端的内壁设有与硬管的止口限位配合且其密封作用的环状凸筋。采用本发明,通过对胶管的内外壁结构的改变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硬管连接部位短且发动机抖动带来的连接松动、卡箍或胶管滑脱的问题。

    汽车中冷器
    2.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5064080U

    公开(公告)日:2016-03-02

    申请号:CN201520829908.3

    申请日:2015-10-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14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中冷器,包括散热芯体,设有在散热芯体左侧的左气室,设在散热芯体右侧的右气室,与左气室注塑为一体的进气管嘴、下安装柱和上安装支架,以及与右气室注塑为一体的出气管嘴、下安装柱、上安装支架和传感器安装座,上安装支架为板状,在上安装支架上设有安装孔;传感器安装座位于右气室的顶部,在传感器安装座上设有传感器安装孔和用于固定传感器的内螺纹套;在上安装支架上的安装孔中卡接有“工”字型的胶套,在胶套内插装有T形的翻边垫圈。本实用新型集成有传感器安装座,当中冷器的安装结构为板状支架时,它既能实现支架结构与车体侧的金属支架采用螺栓连接,也实现了中冷器在行车中对振动的吸收。

    一种汽车中冷器进气管总成

    公开(公告)号:CN203335225U

    公开(公告)日:2013-12-11

    申请号:CN201320364517.X

    申请日:2013-06-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14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中冷器进气管总成,包括第一橡胶软管、第二橡胶软管和塑料硬管,所述第一橡胶软管的一端与增压器出气端连接,另一端与塑料硬管的一端连接,塑料硬管的另一端与第二橡胶软管的一端连接,第二橡胶软管的另一端与中冷器进气端连接;所述塑料硬管具有主管道和与主管道配合的谐振腔,所述主管道的外面设有一圆筒形的封闭壳体,该封闭壳体内沿径向设有至少两块圆环形的隔板,使封闭壳体形成由至少三个吸频腔构成的所述谐振腔,每个吸频腔都通过一组开设在主管道圆周上的通孔与主管道连通。其能降低增压器的泄气噪声,使其满足整车对增压器泄气噪声的NVH要求,减少驾乘人员对噪声的抱怨。

    具有导流结构的中冷器
    4.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2250363U

    公开(公告)日:2012-05-30

    申请号:CN201120355186.4

    申请日:2011-09-2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14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导流结构的中冷器,包括左心室、右心室和散热芯体,左气室的左上角设有进气管嘴,右气室的右上角设有出气管嘴,所述进气管嘴和出气管嘴与散热芯体所在平面成夹角α为120°~150°,左气室的左上角背面以及右气室的右上角背面与散热芯体所在平面成夹角β为30°~90°,左、右气室的上部宽度大于下部宽度,且通过R80—R200mm的过渡圆弧面连接。本实用新型使内部气流能够得到有效的流向引导、气流压力损失小、结构紧凑、散热性能好、机械强度高。

    轻型卡车副水箱总成的布置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02399891U

    公开(公告)日:2012-08-29

    申请号:CN201120570070.2

    申请日:2011-12-3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轻型卡车副水箱总成的布置结构,包括副水箱和安装支架,副水箱固定在安装支架上,副水箱总成布置在车身的后围与货箱之间,通过安装支架固定在车架上。该布置结构既能满足副水箱实现正压快速除气的高度布置要求,又能够满足轻型卡车驾驶室向前翻转的要求。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