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026404A
公开(公告)日:2011-04-20
申请号:CN201010590653.1
申请日:2010-12-16
Applicant: 重庆邮电大学 , 重庆信科设计有限公司
IPC: H04W76/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线资源控制连接重配置失败的处理系统及方法,根据导致无线资源控制连接重配置失败的具体原因,在UE端增加具体的失败原因值,然后将失败原因值封装到无线资源控制连接重建请求消息中发送到网络端(E-UTRAN),网络端接收到无线资源控制连接重建请求消息,得知无线资源控制连接重配置过程失败,解析无线资源控制连接重建请求消息里封住的具体失败原因值,根据UE端的约定规则,进行判决处理,发起无线资源控制连接重配置或者是无线资源控制连接重建。采用本发明技术,降低了无线资源控制连接重配置过程的实现复杂度,提高连接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705218B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210193378.2
申请日:2022-03-01
Applicant: 重庆邮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请求保护一种大动态环境下不可交换误差抑制方法,主要针对惯性传感器IMU在大动态坏境下误差较大,而传统的等效旋转矢量算法仅仅依靠提高子样数无法达到提高算法精度,忽略了高阶项在大动态环境下会产生较大误差的问题,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一种改进的高阶迭代姿态优化算法。以陀螺仪和加速度计作为数据源,以三子样为陀螺仪的一个采样周期,第一个周期内采用等效旋转矢量算法计算求解,下一周期同样以三子样为一个采样周期,采用高阶曲线对其进行拟合,再与上一周期结果迭代求解出高阶迭代解。本发明能更好地抑制不可交换误差,提升IMU在大动态坏境下的姿态解算精度。相较于传统算法,本发明在姿态解算精度上实现了两个数量级的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115655269B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211386612.X
申请日:2022-11-07
Applicant: 重庆邮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请求保护一种三轴超声波辅助下的行人自主定位导航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三轴超声波模块来辅助六轴姿态仪(三轴陀螺仪和三轴加速度计)的滑动均值斜坡法判定行人步行前脚掌的零速率区间,然后利用加速度计和陀螺仪的数据分别进行扩展卡尔曼滤波和卡尔曼滤波解算出两组姿态角,并使用自适应互补滤波融合。最后利用超声波测距传感器测量的足间距离作为观测值进行扩展卡尔曼滤波,校准导航姿态、速度和位置,进而实现精准的人员的定位导航。本发明能够在行人步行的动态过程中,准确判断前脚掌的零速率区间,并能自适应调节导航姿态的融合权重,校准和更新行人足部的导航姿态、速度和位置信息。
-
公开(公告)号:CN113933538B
公开(公告)日:2024-07-19
申请号:CN202111101497.2
申请日:2021-09-18
Applicant: 重庆邮电大学
IPC: G01P15/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压阻式高g值加速度计,包括上层敏感结构,上层敏感结构包括加速度计框架、质量块及质量块外围支撑框架;在质量块外围支撑框架内设置四个质量块,在四个质量块之间形成正交于中心轴的十字间隙;每两个相邻的质量块之间的间隙上设置连接两质量块的敏感梁,每个敏感梁上设置有构成惠斯通电桥的电路压敏电阻,所述敏感梁的厚度远小于质量块的厚度。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由于相邻的两个质量块之间的间隙,使质量系统的整体质心的上移,从而抑制横向效应。压敏电阻位于敏感梁上,由于整个结构的应力主要集中于敏感梁,有利于提高结构灵敏度。本发明对于解决高g值加速度计存在的灵敏度低的问题、减小横向效应具有重要的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3933586B
公开(公告)日:2024-05-17
申请号:CN202111149008.0
申请日:2021-09-29
Applicant: 重庆邮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请求保护一种光电探测器的频率响应测试装置及方法,属于光电子技术领域,包括:双波长光发射模块、微波源,抑制载波双边带调制模块、待测光电探测器和电信号分析模块。其中双波长光发射模块、抑制载波双边带调制模块和待测光电探测器依次光连接;待测光电探测器和电信号分析模块依次电路连接。通过探测双波长抑制载波双边带调制光信号的混频成分,其中高频成分相对于固定低频成分(光发射模块输出频率间隔固定且足够小(频率差为fs为MHz量级))的幅度比为待测光电探测器的频率响应。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测试方法测量精度不高,测量范围有限,需要辅助宽带器件等缺点。实现了一个结构简单、范围宽、高精度的光电探测器响应度的自校准测试。
-
公开(公告)号:CN116147662A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2310144442.2
申请日:2023-02-21
Applicant: 重庆邮电大学
IPC: G01C25/00
Abstract: 本发明请求保护一种基于动态补偿的陀螺仪误差标定方法,该方法通过转动高精度三轴转台,同时依次采集MIMU中X、Y、Z三个轴向陀螺仪的初始数据,其次,根据采集到的原始数据求出陀螺仪输出和输入之间的标定系数和零偏,然后通过标定系数来进行第一次标定陀螺仪,最后利用动态补偿的方法在第一次标定后的基础上再次进行分段优化,这样可以有效地避免由于角速率的动态范围越大,MIMU中的陀螺仪对角速率就越敏感而导致无法较为准确地通过标定系数来标定陀螺仪角速率的问题,从而进一步对陀螺仪的安装误差进行修正。实验结果表明:基于动态补偿的陀螺仪误差标定方法与仅通过标定系数来标定陀螺仪误差的方法相比,角速率误差下降了70.29%,有效的降低了陀螺仪的误差。
-
公开(公告)号:CN116127285A
公开(公告)日:2023-05-16
申请号:CN202310129191.0
申请日:2023-02-17
Applicant: 重庆邮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请求保护一种改进的小波阈值去噪方法,将含有噪声的信号经过若干层小波分解,能够得到每一层的高频小波的对应系数。对应的分析小波系数的幅值,有用信号的较低,噪声对应则较高,应用改进的阈值函数,处理对每一层的小波系数,把小于该阈值的系数留下,高于该值的剔除,然后这些小波系数,使用小波逆变换来重构,输出为处理后的去噪的信号。本发明构建一个新的阈值函数,解决传统小波去噪算法在降噪方面的缺陷。实验数据的处理结果显示:新的阈值函数能够有效抑制惯性测量单元中随机误差的影响,相对于原有的折中阈值算法,信噪比提高,均方根误差减小,与传统降噪方案相比,用本发明中方案,信号具有更佳的平滑度,取得了良好的去噪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5655269A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2211386612.X
申请日:2022-11-07
Applicant: 重庆邮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请求保护一种三轴超声波辅助下的行人自主定位导航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三轴超声波模块来辅助六轴姿态仪(三轴陀螺仪和三轴加速度计)的滑动均值斜坡法判定行人步行前脚掌的零速率区间,然后利用加速度计和陀螺仪的数据分别进行扩展卡尔曼滤波和卡尔曼滤波解算出两组姿态角,并使用自适应互补滤波融合。最后利用超声波测距传感器测量的足间距离作为观测值进行扩展卡尔曼滤波,校准导航姿态、速度和位置,进而实现精准的人员的定位导航。本发明能够在行人步行的动态过程中,准确判断前脚掌的零速率区间,并能自适应调节导航姿态的融合权重,校准和更新行人足部的导航姿态、速度和位置信息。
-
公开(公告)号:CN109682372B
公开(公告)日:2022-10-18
申请号:CN201811541966.0
申请日:2018-12-17
Applicant: 重庆邮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请求保护一种结合建筑物结构信息与RFID标定的改进型PDR方法,该方法在传统PDR算法的基础上,融合通过RFID系统得到的标定数据,从而补偿传统PDR算法的累积误差。该方法的核心在于:①根据定位环境中建筑物结构信息和人员行走习惯,确定标定点的位置、种类和写入数据。②将标定数据按照不同的标定算法融合到PDR解算过程中。其中,标定点按PDR算法中的关键参数航向、步长、位置、高度分为四类:航向标定点、步长估算系数标定点、位置标定点、高度标定点,分别写入对应的标定数据:(xk',yk')、hk'、LKcorection。一个RFID标签可同时写入多种标定数据。本发明可通过RFID的“身份识别”功能为传统PDR算法提供精准的标定数据,能够补偿传统PDR算法的累积误差,增加PDR算法的实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128558B
公开(公告)日:2022-07-19
申请号:CN202110266707.7
申请日:2021-03-11
Applicant: 重庆邮电大学
IPC: G06K9/62 , G06N3/04 , G06N3/08 , G06V10/764 , G06V10/774 , G06V10/80 , G06V10/82
Abstract: 本发明请求保护一种基于浅层空间特征融合与自适应通道筛选的目标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获取数据集,选取并划分目标检测任务所需的训练集和验证集;对训练集图像进行数据增强,分别对训练集图像和验证集图像中的样本图像进行数据增强;数据输入基于Pytorch开源深度学习框架设计的卷积神经网络中;输出图像中可能存在的目标的位置与类别信息;计算网络模型的输出信息与对应标注信息的损失,训练并优化检测模型;利用优化后的模型参数,检测真实场景图像中是否存在目标,得到相应的目标检测框。本发明采用浅层空间特征融合的方式,提升网络的特征提取能力,实现了端到端的目标检测方法。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