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638034B
公开(公告)日:2021-07-09
申请号:CN202010517988.4
申请日:2020-06-09
Applicant: 重庆大学 ,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应变天平温度梯度误差补偿方法及系统,该方法通过在天平上布置温度传感器获取天平的温度数据以及温度梯度误差数据;然后根据天平温度梯度误差数据选取关键温度测点;最后建立深度置信网络DBN,设置初始参数,以关键温度测点的温度数据作为深度置信网络DBN的输入值,以温度梯度误差数据作为网络的输出值,进行深度置信网络DBN训练和温度梯度误差预测。本发明提出的方法,解决了天平温度梯度误差补偿方法精度不够高、鲁棒性及泛化能力不好的问题。通过选取出了天平上的关键温度测点,减少了温度传感器个数,降低了模型复杂程度;二是该温度梯度误差补偿方法预测精度高、鲁棒性和泛化能力较好。
-
公开(公告)号:CN111638034A
公开(公告)日:2020-09-08
申请号:CN202010517988.4
申请日:2020-06-09
Applicant: 重庆大学 ,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应变天平温度梯度误差补偿方法及系统,该方法通过在天平上布置温度传感器获取天平的温度数据以及温度梯度误差数据;然后根据天平温度梯度误差数据选取关键温度测点;最后建立深度置信网络DBN,设置初始参数,以关键温度测点的温度数据作为深度置信网络DBN的输入值,以温度梯度误差数据作为网络的输出值,进行深度置信网络DBN训练和温度梯度误差预测。本发明提出的方法,解决了天平温度梯度误差补偿方法精度不够高、鲁棒性及泛化能力不好的问题。通过选取出了天平上的关键温度测点,减少了温度传感器个数,降低了模型复杂程度;二是该温度梯度误差补偿方法预测精度高、鲁棒性和泛化能力较好。
-
公开(公告)号:CN106969902A
公开(公告)日:2017-07-21
申请号:CN201611268388.9
申请日:2016-12-31
Applicant: 重庆大学 ,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IPC: G01M9/06
Abstract: 一种超低温六分量天平校准加载头及加载方法,该超低温六分量天平校准加载头包括一个力系监测头、一个加载头外筒、一个锥套、一个测量基准架以及一个压盖,该力系监测头设置于该加载头外筒,该加载头外筒具有一个第一开口和一个第二开口,且该加载头外筒是中空式,该锥套设置于该加载头外筒的内部,并且该锥套具有一个容纳腔,以供容纳一个天平,该测量基准架设置于该加载头外筒的前端,该压盖设置于该加载头外筒,以用于将该锥套设置于该加载头外筒的内部,并且在该外筒和该测量基准架分别在制作后组装在一起,能够降低该超低温六分量天平校准加载头的制造难度和节约制造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6969902B
公开(公告)日:2019-11-12
申请号:CN201611268388.9
申请日:2016-12-31
Applicant: 重庆大学 ,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IPC: G01M9/06
Abstract: 一种超低温六分量天平校准加载头及加载方法,该超低温六分量天平校准加载头包括一个力系监测头、一个加载头外筒、一个锥套、一个测量基准架以及一个压盖,该力系监测头设置于该加载头外筒,该加载头外筒具有一个第一开口和一个第二开口,且该加载头外筒是中空式,该锥套设置于该加载头外筒的内部,并且该锥套具有一个容纳腔,以供容纳一个天平,该测量基准架设置于该加载头外筒的前端,该压盖设置于该加载头外筒,以用于将该锥套设置于该加载头外筒的内部,并且在该外筒和该测量基准架分别在制作后组装在一起,能够降低该超低温六分量天平校准加载头的制造难度和节约制造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6772963A
公开(公告)日:2023-09-19
申请号:CN202310669343.6
申请日:2023-06-07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充气式容积测量装置及方法,步骤为:1)将供气装置通过气体管路同标准容器和待测容器相连接,此时截止阀关闭,测量标准容器和待测容器重量;2)短暂开启截止阀后通过精密称量装置测量标准容器和待测容器重量,获取截止阀开启前后容器重量差值;3)多次重复步骤2)测得多组标准容器和待测容器重量差值;4)根据多次重量测量结果和已知的标准容器体积计算拟合出待测容器体积。本发明通过测量重量间接求得待测容器容积,避免了容器气压、温度等复杂参数对测量精度的干扰,在实现高精度测量的同时保证了较高的测量效率,使之更加适用于各类容器容积精密测量。
-
公开(公告)号:CN113536571A
公开(公告)日:2021-10-22
申请号:CN202110808869.9
申请日:2021-07-16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矿井多绳缠绕式提升机动力学建模方法及系统、存储介质,该方法首先确定提升机系统中的各个子系统,分别对子系统建立动力学模型,采用位移和力将提升绳系统、罐笼系统和罐道系统进行耦合,作为动力学模型的边界条件。最后得到时变、非线性、耦合的高保真动力学方程。本发明提供的方法考虑了整个系统各个部件的物理属性以及各个部件之间的耦合效应,用以揭示整个系统的振动机理,指导结构以及控制器的设计。考虑提升绳的三维振动耦合效应,罐笼的三维运动以及三维旋转,罐笼与柔性罐道之间的耦合,模型更为真实。该方法通过力和位移进行耦合,此建模方法更为简单,也更为直观。
-
公开(公告)号:CN109698860B
公开(公告)日:2021-08-06
申请号:CN201811388817.5
申请日:2018-11-21
Applicant: 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十二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 重庆大学
IPC: H04L2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盾构掘进过程的主动管理方法,应用于远程施工管理系统,该系统包括通讯平台,该方法包括:按照预设时间间隔获取掘进监控信息;判断掘进监控信息中是否存在异常信息,在掘进监控信息中存在异常信息的情况下,将异常信息发送至通讯平台;获取通讯平台基于异常信息反馈的调整指令;向位于现场的通信设备发出通讯请求,并在与通信设备建立通讯连接的情况下,通过通信设备向施工人员传达调整指令。本发明还公开一种盾构掘进过程的主动管理装置。通过设置统一的交流平台,允许多个技术人员同时获取异常监控数据并对进行直接的分析和讨论,并将最准确的解决方案告知现场施工人员,以达到最佳的监控和维护效果,提高了施工人员的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8195547B
公开(公告)日:2021-07-30
申请号:CN201711480913.8
申请日:2017-12-29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设备设计及测试技术研究所 , 重庆大学
IPC: G01M9/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连续式跨声速风洞喷管段的半柔壁可调收缩块与喉块之间的密封系统,在可调收缩块与喉块的搭接处将弹簧安装置于可调收缩块的上方,也即是柔性密封板下方,喉块在工作过程中始终贴在柔性密封板上,柔性密封板与可调收缩块是通过圆柱转动副相连接,可使柔性密封板的位置在可调收缩块上随着可调收缩块与喉块型面的改变而改变,其中,可调收缩块和喉块的执行机构在完成对两者的升降过程时,可以使弹簧自行发生压缩变化,从而直接使柔性密封板一直与喉块紧密贴合,即自适应的完成密封动作,始终保持与喉块段的密封,这种密封系统称为自适应弹性密封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10207620B
公开(公告)日:2021-07-02
申请号:CN201910481611.5
申请日:2019-06-04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新的通过投影数字光栅投影结构光实现三维测量及重建的方法。该方法主要包括如下步骤:首先生成一组在不同周期频率不同的正弦条纹光栅图像,通过投影仪将得到的光栅图像投影到待测物体表面,并通过摄像机进行采集,根据提出的新的解相方法得出相位,建立摄相机与投影仪之间的关系得到待测物体的三维数据并进行三维重建。相较于传统的投影方式,本方法通过一种新的解相方式,优化了投影图像的数量,使得图像获取和数据处理的效率得以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11707441B
公开(公告)日:2021-04-16
申请号:CN202010595140.3
申请日:2020-06-23
Applicant: 重庆大学 ,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超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联动轨迹捕获实验中主体和分离体解耦机构运动分配方法。该方法通过采集当前时刻分离体模型和主体模型的当前位姿,获得下一时间步长的分离体模型和主体模型的理论位姿,计算X、Y、Z向相对位置变化距离;对比分离体模型和主体模型分别在X、Y、Z向的正负行程余量,由较大行程余量确定X,Y,Z方向计划运动的解耦机构;控制主体机构和分离体机构完成X、Y、Z向运动以及各自角度运动,到达下一时间步长的主体模型和分离体模型理论位姿。该方法能够避免主体机构和分离体机构同向运动,提高实验空间利用率,获得更长实验时间和更多捕获轨迹点位数量,提高主体机构和分离体机构使用寿命,具有计算简单快速,运行高效可靠的优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