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666696A
公开(公告)日:2021-04-16
申请号:CN202110063541.9
申请日:2021-01-18
Applicant: 郑州轻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焦点扫描方法、焦点扫描装置和共焦显微镜,所述焦点扫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聚焦元件的焦点落在浸入介质内;改变浸入介质的折射率,以调整焦点在聚焦元件的轴向上的位置;和利用物镜和CCD探测焦点处的成像信息。本发明的焦点扫描方法操作简单、容易实现,而且能够降低相关装置的制作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1287312A
公开(公告)日:2020-06-16
申请号:CN202010121020.X
申请日:2020-02-26
Applicant: 郑州轻工业大学
IPC: E04B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属于建筑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智能建筑系统,包括远程控制端、云端、传输系统、隐私加密系统、本地存储端和设备端,所述远程控制端通过传输系统与云端连接,所述云端通过传输系统与设备端连接,所述隐私加密系统安装在云端与远程控制端和设备端之间,所述设备端与本地存储端连接,通过将本地化的设备端通过传输系统与云端连接,实现连接互联网大数据,提高设备端的数据交互性,提高设备端的设备智能化程度,从而解决了现有建筑系统的智慧性差的问题,方便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7600502B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311063554.1
申请日:2023-08-23
Applicant: 郑州轻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金属3D打印机用热、锻复合装置及控制方法,包括安装在支撑板上端面的散热片喉管、安装在支撑板底面的电磁熔融组件、温控机构、气体锻打机构,电磁熔融组件内部的陶瓷喷头上端与散热片喉管的下端口对接,金属丝从散热片喉管竖向插入到陶瓷喷头内,温控机构与散热片喉管和电磁熔融组件连接,气体锻打机构连接在陶瓷喷头的下端口处,所述陶瓷喷头的下部设有与其对应的红外测温探头;本发明可有效提升桌面级3D打印机的加热温度,实现金属丝的快速熔化和打印成型,并且通过电磁感应线圈的功率控制,可熔化打印多种金属丝,提升桌面级3D打印机的通用性,并能避免打印机运行过程中出现金属丝卡死和喷头堵塞的现象,提升了打印效率和打印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1309561A
公开(公告)日:2020-06-19
申请号:CN202010121017.8
申请日:2020-02-26
Applicant: 郑州轻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属于大数据系统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大数据系统状态监控的方法和装置,该监控方法如下:步骤一:系统接入大数据,收集数据信息;步骤二:将收集的数据信息按照时间点进行拆分处理;步骤三:根据拆分的数据进行时间点对比;步骤四:将对比后的信息进行数据矫正;步骤五:矫正的数据进行合并,再进行数据延迟消除;步骤六:消除延迟的数据输出到系统状态监控系统即可,通过对收集的数据系统状态信息进行数据拆分,再将拆分的数据进行对比,数据进行矫正后,再将矫正的数据代入到当前的时间点进行同步,再输出到系统状态监控系统中,有效的解决了大数据下系统状态监控的延迟效果,防止数据更新错误造成的损失发生。
-
公开(公告)号:CN117600502A
公开(公告)日:2024-02-27
申请号:CN202311063554.1
申请日:2023-08-23
Applicant: 郑州轻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金属3D打印机用热、锻复合装置及控制方法,包括安装在支撑板上端面的散热片喉管、安装在支撑板底面的电磁熔融组件、温控机构、气体锻打机构,电磁熔融组件内部的陶瓷喷头上端与散热片喉管的下端口对接,金属丝从散热片喉管竖向插入到陶瓷喷头内,温控机构与散热片喉管和电磁熔融组件连接,气体锻打机构连接在陶瓷喷头的下端口处,所述陶瓷喷头的下部设有与其对应的红外测温探头;本发明可有效提升桌面级3D打印机的加热温度,实现金属丝的快速熔化和打印成型,并且通过电磁感应线圈的功率控制,可熔化打印多种金属丝,提升桌面级3D打印机的通用性,并能避免打印机运行过程中出现金属丝卡死和喷头堵塞的现象,提升了打印效率和打印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1309561B
公开(公告)日:2023-04-28
申请号:CN202010121017.8
申请日:2020-02-26
Applicant: 郑州轻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属于大数据系统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大数据系统状态监控的方法和装置,该监控方法如下:步骤一:系统接入大数据,收集数据信息;步骤二:将收集的数据信息按照时间点进行拆分处理;步骤三:根据拆分的数据进行时间点对比;步骤四:将对比后的信息进行数据矫正;步骤五:矫正的数据进行合并,再进行数据延迟消除;步骤六:消除延迟的数据输出到系统状态监控系统即可,通过对收集的数据系统状态信息进行数据拆分,再将拆分的数据进行对比,数据进行矫正后,再将矫正的数据代入到当前的时间点进行同步,再输出到系统状态监控系统中,有效的解决了大数据下系统状态监控的延迟效果,防止数据更新错误造成的损失发生。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