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907052A
公开(公告)日:2020-03-24
申请号:CN202010021466.5
申请日:2020-01-09
Applicant: 遵义钛业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海绵钛还原生产反应点的测温装置,包括法兰、圆管、热偶和堵板;所述的圆管上端穿过法兰中心位置呈敞口结构设置,底端设置有堵板;所述的热偶设置于圆管内;所述的圆管底端穿过大盖中心位置,设置于反应液面300mm至500mm距离。还原加料生产时,组装有热偶的圆管穿过大盖中心位置到反应液面以上,采用直接辐射测温的方式测温,克服反应器内反应温度传递不及时的技术问题。能及时反映还原反应温度,控制加料速度,减少中心部位产品烧结、夹心MgCl2偏多等产品结构致密问题。本发明采用反应器内测温方式取代外测温方式,减少操作工的劳动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106513132A
公开(公告)日:2017-03-22
申请号:CN201610989101.5
申请日:2016-11-10
Applicant: 遵义钛业股份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2C18/142 , B02C18/16 , B02C18/182 , B02C2018/1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海绵钛的破碎机,主要由底座及设置在底座上的电机、传动装置、机壳组成,机壳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进料口、出料口,机壳内设有两根等高且平行的破碎轴,每根破碎轴分别通过传动装置与电机连接,每根破碎轴上间隔设置有若干主刀片和副刀片,副刀片的直径比主刀片的直径小,每一根破碎轴上的各主刀片均与另一根破碎轴上的各副刀片对应设置并构成破碎剪切区,在出料口处的底座上设有若干与副刀片对应的剔除刀,每一剔除刀伸入并靠近相应副刀片的刀齿处,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破碎机易粘刀的问题,降低了产品发黄、发蓝现象,提高破碎产品合格率及生产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1644668A
公开(公告)日:2010-02-10
申请号:CN200910102681.1
申请日:2009-07-23
Applicant: 贵州省理化测试分析研究中心 , 贵州省材料技术创新基地 , 遵义钛业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海绵钛生产TiCl 4 中VOCl 3 的在线检测方法,该方法是在海绵钛生产的工艺设备上装设以分光光度计为核心的自动分析仪,当生产物料流经该仪表时,就自动对TiCl 4 中VOCl 3 的含量进行在线比色检测,并将检测结果以数据的形式显示出来。使用本发明提供的海绵钛生产TiCl 4 中VOCl 3 的在线检测方法,可以瞬时测定TiCl 4 中VOCl 3 的含量,克服了传统的人工分析的取样难题;通过信号数字化传输,大大简化TiCl 4 生产中的VOCl 3 含量的过程,加快检测速度,并可提高检测的精确和准确性,对于TiCl 4 的生产有现实意义;同时,在线检测还能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减少环境污染,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01200335A
公开(公告)日:2008-06-18
申请号:CN200710035939.1
申请日:2007-10-19
Applicant: 中南大学 , 遵义钛业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系一种含铜、钒废水综合回收方法,用于回收粗TiCl4铜丝塔除钒废水中的铜和钒,本发明将含铜、钒的废水预调pH值至2.5~4.5,加入氧化剂将钒氧化,所得的料液通过阴离子交换树脂吸附钒,得负钒树脂和吸附后液;负钒树脂则用NaOH解吸,得到的解吸液调pH值至8.0~9.0后,加NH4Cl沉钒得到沉钒母液和偏钒酸铵,偏钒酸铵煅烧得产品V2O5;吸附后液用碱中和沉铜。沉铜后液的pH值及其Cu、V含量都直接达到工业废水排放标准,工艺简单,操作方便,铜、钒分离效果好,金属回收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11420863A
公开(公告)日:2020-07-17
申请号:CN202010380292.1
申请日:2020-05-08
Applicant: 遵义钛业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用于海绵钛破碎生产中产品粒度的筛分装置,包括圆筒体、圆环、圆筒大筛网、轴支架和传动轴;圆筒体内设有圆筒大筛网,二者通过圆环连接;传动轴上设有轴支架;在圆筒大筛网与轴支架之间还设有圆筒细筛网;圆筒细筛网的内圆面与轴支架固连,外圆面则通过圆钢与圆筒细筛网的内圆面连接;圆筒细筛网的长度大于圆筒大筛网的长度;圆筒大筛网的长度大于圆筒体的长度;本发明克服了合格粒度产品被二次破碎后成为粒度不合格产品的技术问题,增加了产品的品级率和合格率;避免使用振动筛,降低生产车间的噪音,保护操作工的听力,减少职业病的发生;除去了海绵钛破碎生产最后一道筛分工序,缩短生产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06587144B
公开(公告)日:2018-02-16
申请号:CN201611213867.0
申请日:2016-12-22
Applicant: 遵义钛业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李斗良 , 朱卫平 , 赵桂萍 , 李金泽 , 陈辉 , 郭晓光 , 翁启钢 , 王忠朝 , 梁强 , 毛业桥 , 龚仕成 , 金方荣 , 李卫红 , 盛远禄 , 陈强 , 岑春铁 , 穆贤明 , 罗建平 , 田维梅 , 李刚 , 郭有刚
IPC: C01G2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筛板沸腾氯化系统,主要由氯化炉、双筒收尘器、旋风收尘器及淋洗装置依次连接组成,双筒收尘器的上部设有一高一低的前后级两个收尘筒,两个前后级收尘筒的下部设置的锥形底部通过电动控制阀与集渣罐连接,集渣罐底部通过电动控制阀与收渣罐连接,氯化炉顶部设有十字型四通的竖管短接,竖管短接通过横管短接与双筒收尘器连接,横管短接的内径是氯化炉炉膛内径的三分之二以上,本发明可实现引进的无筛板沸腾氯化炉全部使用国内高钛渣原料时不发生过道堵塞等现象,从而提高氯化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0425313C
公开(公告)日:2008-10-15
申请号:CN200510003081.1
申请日:2005-05-26
Applicant: 贵州省材料技术创新基地 ,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 遵义钛业股份有限公司 , 贵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从精制四氯化钛产生的含四氯化钛、四氯化硅及碳、硫的氯化物等众多杂质的低沸点粗四氯化钛混合物中分离和富集回收四氯化硅的工艺技术。采用四氯化钛/四氯化硅为关键组分系的不对称分馏和中间关键组分切割分馏工艺,控制塔身和塔顶温度,可将四氯化硅含量为0.3~20%的低沸点混合物分离和富集回收,得到含量为90%以上的四氯化硅,并同时解决了精制四氯化钛生产中四氯化硅的排防污染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8220627A
公开(公告)日:2018-06-29
申请号:CN201810297275.4
申请日:2018-04-04
Applicant: 遵义钛业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产海绵钛过程中用的蒸馏装置,主要由热端反应器、过道连接装置、冷端反应器依连接组成,过道连接装置主要由外套筒、内套筒及波纹管构成,外套筒通过外套筒法兰与热端过道法兰连接,内套筒通过内套筒法兰与冷端过道法兰连接,外套筒法兰与热端过道法兰之间以及内套筒法兰与冷端过道法兰之间分别设有石墨垫,内套筒插入至外套筒内且可左右自由移动,外套筒上套有波纹管,波纹管的两端分别与外套筒法兰、内套筒法兰连接,本发明改变了过道靠焊接的连接工艺,解决了因过道热胀冷缩导致大盖失效、产品进气等问题,同时可降低了生产成本和改善了操作工人的劳动条件。
-
公开(公告)号:CN106587144A
公开(公告)日:2017-04-26
申请号:CN201611213867.0
申请日:2016-12-22
Applicant: 遵义钛业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李斗良 , 朱卫平 , 赵桂萍 , 李金泽 , 陈辉 , 郭晓光 , 翁启钢 , 王忠朝 , 梁强 , 毛业桥 , 龚仕成 , 金方荣 , 李卫红 , 盛远禄 , 陈强 , 岑春铁 , 穆贤明 , 罗建平 , 田维梅 , 李刚 , 郭有刚
IPC: C01G23/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1G23/0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筛板沸腾氯化系统,主要由氯化炉、双筒收尘器、旋风收尘器及淋洗装置依次连接组成,双筒收尘器的上部设有一高一低的前后级两个收尘筒,两个前后级收尘筒的下部设置的锥形底部通过电动控制阀与集渣罐连接,集渣罐底部通过电动控制阀与收渣罐连接,氯化炉顶部设有十字型四通的竖管短接,竖管短接通过横管短接与双筒收尘器连接,横管短接的内径是氯化炉炉膛内径的三分之二以上,本发明可实现引进的无筛板沸腾氯化炉全部使用国内高钛渣原料时不发生过道堵塞等现象,从而提高氯化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0436339C
公开(公告)日:2008-11-26
申请号:CN200710077748.1
申请日:2007-04-27
Applicant: 遵义钛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中南大学
IPC: C02F1/72 , C02F1/66 , C02F101/20 , C02F103/34
Abstract: 一种含铜、钒废水的处理方法,包括下述四个步骤:(1)预调pH值:先用碱性物质将冲洗铜丝所产生废水的pH值预调至2~6;(2)补加Cu2+离子:再补加Cu2+离子,使废水中Cu/V摩尔比≥2.0;(3)低价钒氧化:然后按化学计量的1.0~3.0倍加氧化剂将低价钒(4价)氧化成高价钒(5价);(4)中和沉淀:最后加碱将溶液的pH值中和至7.0~9.0,使废水中的Cu和V以化合物的形式完全沉淀析出,过滤,以分离其中的铜和钒,滤液排放。本发明可应用于海绵钛生产、钛白生产、含铜钒矿的浸出和其它含铜、钒废水的处理场所,具有工艺简单,操作方便的优点,滤渣中Cu、V含量高,综合回收经济效益好,滤液中的Cu和V及pH值直接达到工业废水排放标准。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