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409385A
公开(公告)日:2016-03-23
申请号:CN201510830164.1
申请日:2015-11-23
Applicant: 辽宁大学
IPC: A01C1/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C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提高白玉兰种子发芽率的方法,包括步骤:1)一次浸种,将白玉兰种子倒入NaOH溶液中浸种4-5小时后,过滤出种子;2)洗涤,将滤出的种子放入容器中,冲洗,直至流出的清水pH值为中性;3)二次浸种,将冲洗完的种子于GA3溶液和6-BA溶液中浸种40-48小时;4)层积处理,用砂子覆盖种子,厚度约为0.5-1cm厘米,置于昼夜温度为18-28℃下,处理10-12周,解除其休眠。用本发明的方法处理白玉兰种子,可实现白玉兰种子的批量化处理,发芽率可达到85-95%,且具有工序简单、化学原料种类及用量少、处理种子周期短及成本低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9161283A
公开(公告)日:2024-12-20
申请号:CN202311651861.1
申请日:2023-12-05
Applicant: 辽宁大学
IPC: C07C319/28 , C07C323/47 , C07B57/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化学合成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手性除草剂烯草酮对映异构体的拆分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采用超高液相色谱法对所述烯草酮供试品溶液中的烯草酮对映异构体进行分离,固定相为#imgabs0#IA手性色谱柱,流动相A为有机溶剂,流动相B为浓度为醋酸铵水溶液;采用检测器测定,同时在馏分收集器中收集烯草酮手性单体馏分。之后,对单体馏分进行浓缩并通过计算电子圆二色谱和实测电子圆二色谱确认了其绝对构型。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有效分离,且具备制备一定规模的烯草酮手性对映单体,该方法具有操作条件温和简便、灵敏度高、分离速度快、分离单体纯度高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4805175B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210567270.5
申请日:2022-05-24
Applicant: 辽宁大学
IPC: C07D209/42 , A61P3/10 , A61K31/40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马齿苋中新的化合物及其衍生物及其在治疗糖尿病药物中的应用。所述马齿苋中新的化合物及其衍生物,具有如(Ⅰ)所示的结构通式,其中,R1、R2选自氢、烷基、羟基、烷氧基,R3选自氢、烷基、酯化的羧基。马齿苋新酰胺A‑G是将干燥的马齿苋经70%乙醇水溶液回流提取、AB‑8型大孔树脂吸附梯度洗脱、硅胶色谱柱、MCI GEL 20P色谱柱、Sephadex LH‑20色谱柱、液相C18色谱柱、ODS‑C18色谱柱纯化分离得到的马齿苋中一类新的化合物。马齿苋中新的化合物及其衍生物可以作为活性成分与一种或两种及以上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组成药物组合物用于治疗糖尿病,马齿苋新酰胺D活性显著高于阳性对照药那格列奈,达到降低血糖的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7756699A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311734036.8
申请日:2023-12-18
Applicant: 辽宁大学
IPC: C07D209/42 , A61P3/1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马齿苋中R构型吲哚啉生物碱及其衍生物在制备治疗糖尿病药物中的应用。马齿苋中R构型吲哚啉生物碱及其衍生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马齿苋中R构型吲哚啉生物碱及其衍生物,具有如(Ⅰ)所示的结构通式,其中:R1选自下列基团中的一个:氢、羟基、烷氧基;R2选自下列基团中的一个:氢、羟基;R3选自下列基团中的一个:氢、烷基。马齿苋中R构型吲哚啉生物碱及其衍生物可以作为活性成分与一种或两种及以上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组成药物组合物用于治疗糖尿病,其中马齿苋新酰胺G活性显著高于阳性对照药那格列奈,达到降低血糖的作用。#imgabs0#
-
公开(公告)号:CN113655145B
公开(公告)日:2023-09-15
申请号:CN202110918897.6
申请日:2021-08-11
Applicant: 辽宁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手性拆分丁苯那嗪对映异构体的方法。采用超高液相色谱法对丁苯那嗪供试品溶液中的丁苯那嗪对映异构体进行分离,固定相为多糖衍生物类手性色谱柱,流动相A为有机溶剂,流动相B为浓度为5mmol/L‑20mmol/L的醋酸铵水溶液,按体积百分比流动相B占30‑40%,柱温为20‑35℃、柱压为12‑15MPa恒定压力,流速为0.3‑0.6ml/min;采用检测器测定,同时在馏分收集器中收集丁苯那嗪手性单体馏分。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有效分离,且具备制备一定规模的丁苯那嗪手性对映单体,该方法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具有操作条件温和简便、灵敏度高、分离速度快、分离单体纯度高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6171996B
公开(公告)日:2018-02-09
申请号:CN201610576291.8
申请日:2016-07-21
Applicant: 辽宁大学
IPC: A01H4/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野生白桦的快速繁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野生白桦茎段外植体的获得;2)野生白桦茎段外植体的诱导培养;3)野生白桦丛生芽的增殖培养;4)野生白桦的生根培养:共分2个阶段,第一阶段:先将丛生芽切割的单芽在第一生根培养基培养,置于2800~3000Lux,每天光照20h培养直至生根8~10d;第二阶段:再转接第二生根培养基中培养20~30d,长出良好的根系;5)野生白桦组培苗的炼苗和移栽:常温炼苗7~10d后,移栽入基质中培养30~35d,获得野生白桦的快速繁殖苗;6)移栽,移植到种植地。本发明解决了野生白桦组织培养生根难、生根率低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5409385B
公开(公告)日:2018-01-02
申请号:CN201510830164.1
申请日:2015-11-23
Applicant: 辽宁大学
IPC: A01C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提高白玉兰种子发芽率的方法,包括步骤:1)一次浸种,将白玉兰种子倒入NaOH溶液中浸种4‑5小时后,过滤出种子;2)洗涤,将滤出的种子放入容器中,冲洗,直至流出的清水pH值为中性;3)二次浸种,将冲洗完的种子于GA3溶液和6‑BA溶液中浸种40‑48小时;4)层积处理,用砂子覆盖种子,厚度约为0.5‑1cm厘米,置于昼夜温度为18‑28℃下,处理10‑12周,解除其休眠。用本发明的方法处理白玉兰种子,可实现白玉兰种子的批量化处理,发芽率可达到85‑95%,且具有工序简单、化学原料种类及用量少、处理种子周期短及成本低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4805175A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210567270.5
申请日:2022-05-24
Applicant: 辽宁大学
IPC: C07D209/42 , A61P3/10 , A61K31/40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马齿苋中新的化合物及其衍生物及其在治疗糖尿病药物中的应用。所述马齿苋中新的化合物及其衍生物,具有如(Ⅰ)所示的结构通式,其中,R1、R2选自氢、烷基、羟基、烷氧基,R3选自氢、烷基、酯化的羧基。马齿苋新酰胺A‑G是将干燥的马齿苋经70%乙醇水溶液回流提取、AB‑8型大孔树脂吸附梯度洗脱、硅胶色谱柱、MCI GEL 20P色谱柱、Sephadex LH‑20色谱柱、液相C18色谱柱、ODS‑C18色谱柱纯化分离得到的马齿苋中一类新的化合物。马齿苋中新的化合物及其衍生物可以作为活性成分与一种或两种及以上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组成药物组合物用于治疗糖尿病,马齿苋新酰胺D活性显著高于阳性对照药那格列奈,达到降低血糖的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6171996A
公开(公告)日:2016-12-07
申请号:CN201610576291.8
申请日:2016-07-21
Applicant: 辽宁大学
IPC: A01H4/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野生白桦的快速繁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野生白桦茎段外植体的获得;2)野生白桦茎段外植体的诱导培养;3)野生白桦丛生芽的增殖培养;4)野生白桦的生根培养:共分2个阶段,第一阶段:先将丛生芽切割的单芽在第一生根培养基培养,置于2800~3000Lux,每天光照20h培养直至生根8~10d;第二阶段:再转接第二生根培养基中培养20~30d,长出良好的根系;5)野生白桦组培苗的炼苗和移栽:常温炼苗7~10d后,移栽入基质中培养30~35d,获得野生白桦的快速繁殖苗;6)移栽,移植到种植地。本发明解决了野生白桦组织培养生根难、生根率低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