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933460A
公开(公告)日:2011-01-05
申请号:CN200910248615.5
申请日:2009-12-22
Applicant: 辽宁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桦褐孔菌及从桦褐孔菌中提取三萜类物质的方法。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桦褐孔菌(Inonqqus obliquus LNUF008),CCTCC M209280。利用此桦褐孔菌提取三萜类物质的方法如下:经活化,制备种子液;以发酵液体积2%的接种量接到发酵罐液体综合培养基中,发酵,将发酵液抽滤,45℃干燥,抽滤出菌丝体,将菌丝体倒入研钵研磨成粉末状,加入10倍体积的有机溶剂,浸泡24小时;于50℃,77KHz下超声破碎60分钟;于5000转/分钟条件下离心10分钟,弃去沉淀,收集上清液,减压浓缩,得目标产物。本发明提取的三萜类物质含量高,回收率高,为大规模生产提供了可行性。
-
公开(公告)号:CN101933460B
公开(公告)日:2012-10-10
申请号:CN200910248615.5
申请日:2009-12-22
Applicant: 辽宁大学
IPC: C12N1/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桦褐孔菌及从桦褐孔菌中提取三萜类物质的方法。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桦褐孔菌(Inonqqus obliquus LNUF008),CCTCC M209280。利用此桦褐孔菌提取三萜类物质的方法如下:经活化,制备种子液;以发酵液体积2%的接种量接到发酵罐液体综合培养基中,发酵,将发酵液抽滤,45℃干燥,抽滤出菌丝体,将菌丝体倒入研钵研磨成粉末状,加入10倍体积的有机溶剂,浸泡24小时;于50℃,77KHz下超声破碎60分钟;于5000转/分钟条件下离心10分钟,弃去沉淀,收集上清液,减压浓缩,得目标产物。本发明提取的三萜类物质含量高,回收率高,为大规模生产提供了可行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