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胎成型机组合滚压装置及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850627A

    公开(公告)日:2010-10-06

    申请号:CN200910020251.5

    申请日:2009-04-01

    Abstract: 本发明所述轮胎成型机组合滚压装置及其方法,主要采用活片式辊轮以应对滚压胎肩外圆锥面时的贴合问题,以及提高在线自动调节压辊初始间距的机动灵活性。组合滚压装置具有安装于底座上的机架,第一辊装置、第二辊装置、第三辊装置和第四辊装置分别通过各自的支架连接于机架。所述的第二辊装置具有2组设置于前端的2号压辊、以及2号辊气缸、2组2号辊滚珠花键和用于驱动2号压辊横向水平位移的驱动装置。所述的2号压辊具有至少两片相互紧固连接的辊轮,辊轮通过轴承套设于中间轴,相邻的辊轮采用不同的材质、且相互之间是无间隙的切面接触;中间轴连接辊轮支架,辊轮支架安装于所述的驱动装置。

    胎肩垫胶供料架及其前导向定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850628A

    公开(公告)日:2010-10-06

    申请号:CN200910020249.8

    申请日:2009-04-01

    Abstract: 本发明所述胎肩垫胶供料架及其前导向定位方法,采用一边下压、一边旋转侧推的定边导向装置和方法,在有限的输送距离中实现2条胎肩垫胶的输送同步,以提高2条胎肩垫胶的输送一致性,以期保证能够平行地、准确地贴合于胎肩部位。其主要具有输送架、以及用于将胎肩垫胶输送至成型鼓上的输送模板,输送模板通过支撑架安装于输送架。与现有技术的区别点是,沿胎肩垫胶输送方向,在支架上设置有至少一组导向定边机构。所述的导向定边机构,包括有至少一组轴设于两侧支架之间并可轴向旋转的导向辊,导向辊的表面辊子沿其横向中心线,斜向两侧支架、螺旋地排列。在导向辊的垂向上方,设置有至少两组由气缸驱动的压辊,导向辊与压辊的垂向中心线重合。

    热裁刀及其裁切方法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992473A

    公开(公告)日:2011-03-30

    申请号:CN200910017685.X

    申请日:2009-08-19

    Abstract: 本发明所述热裁刀及其裁切方法,采用在夹具体内部平置式加热方式,提高加热效率和热量传递速度,并且有效地控制刀刃前端实施裁切时的工作温度,进而提高胶料裁切和多种物料之间的接头和压合质量。其包括有一组夹具体、以及被夹持固定在夹具体之间的刀体。在夹具体和刀体的基部之间,衬垫有至少一片平板式加热板。在加热板的内部设置有一热源温度传感器,热源温度传感器通过电源线连接外部电源和温控仪表。在刀体的刃部内部设置一刀体温度传感器。

    胎肩垫胶供料架及其前导向定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850628B

    公开(公告)日:2012-10-10

    申请号:CN200910020249.8

    申请日:2009-04-01

    Abstract: 本发明所述胎肩垫胶供料架及其前导向定位方法,采用一边下压、一边旋转侧推的定边导向装置和方法,在有限的输送距离中实现2条胎肩垫胶的输送同步,以提高2条胎肩垫胶的输送一致性,以期保证能够平行地、准确地贴合于胎肩部位。其主要具有输送架、以及用于将胎肩垫胶输送至成型鼓上的输送模板,输送模板通过支撑架安装于输送架。与现有技术的区别点是,沿胎肩垫胶输送方向,在支架上设置有至少一组导向定边机构。所述的导向定边机构,包括有至少一组轴设于两侧支架之间并可轴向旋转的导向辊,导向辊的表面辊子沿其横向中心线,斜向两侧支架、螺旋地排列。在导向辊的垂向上方,设置有至少两组由气缸驱动的压辊,导向辊与压辊的垂向中心线重合。

    用于物料自动裁切的供料模板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107540A

    公开(公告)日:2011-06-29

    申请号:CN200910256554.7

    申请日:2009-12-24

    Abstract: 本发明所述用于物料自动裁切的供料模板及其控制方法,采用可沿纵向往复移动的递料装置,控制物料精确地向前输送至进料工位,完成定长裁切时后退一段行程而脱离与裁刀的接触,避免因阻碍裁刀的后退复位而造成物料的起皱或偏转,实现保护物料不被磨损。供料模板主要包括有一框架,在框架前端设置有一前端板、以及用于横向裁切物料的裁刀。在前端板后侧设置有一纵向递料装置,纵向递料装置具有一个向上承载并沿纵向输送物料的递料板,从后端连接并驱动所述递料板沿纵向往复移动的至少一组气缸组件,设置在递料板上方的压料板,以及驱动所述压料板沿垂向摆转的驱动气缸。物料在完成定长裁切后可以后退一段行程,从而脱离与裁刀内侧面的紧密贴合。

    胎肩垫胶供料架
    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1385436Y

    公开(公告)日:2010-01-20

    申请号:CN200920019933.X

    申请日:2009-04-0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所述胎肩垫胶供料架,采用一边下压、一边旋转侧推的定边导向装置和方法,在有限的输送距离中实现2条胎肩垫胶的输送同步,以提高2条胎肩垫胶的输送一致性,以期保证能够平行地、准确地贴合于胎肩部位。其主要具有输送架、以及用于将胎肩垫胶输送至成型鼓上的输送模板,输送模板通过支撑架安装于输送架。与现有技术的区别点是,沿胎肩垫胶输送方向,在支架上设置有至少一组导向定边机构。所述的导向定边机构,包括有至少一组轴设于两侧支架之间并可轴向旋转的导向辊,导向辊的表面辊子沿其横向中心线,斜向两侧支架、螺旋地排列。在导向辊的垂向上方,设置有至少两组由气缸驱动的压辊,导向辊与压辊的垂向中心线重合。

    胎肩垫胶供料架输送模板

    公开(公告)号:CN201385435Y

    公开(公告)日:2010-01-20

    申请号:CN200920019932.5

    申请日:2009-04-0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所述胎肩垫胶供料架输送模板,在供料架输送模板前端与成型鼓之间设置一可上下摆动的浮动板,以提供对胎肩垫胶输送、缠绕贴合过程的保护,防止出现夹料和意外拉伸。输送模板通过支撑架安装于输送架,其包括有两侧支架、以及沿胎肩垫胶输送方向设置的前端辊筒和后端导向辊筒;在两侧支架之间安装有若干组托辊,前端辊筒通过轴设在支架上的摆臂连接于一摆转驱动气缸。与现有技术的不同之处在于,在所述前端辊筒下方设置一浮动板,浮动板的后端通过轴承轴设于两侧支架,浮动板的前端通过关节轴承连接于调整轴的一端,调整轴的另一端转动地连接于摆臂。

    用于物料自动裁切的供料模板

    公开(公告)号:CN201592522U

    公开(公告)日:2010-09-29

    申请号:CN200920290840.0

    申请日:2009-12-2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所述用于物料自动裁切的供料模板,采用可沿纵向往复移动的递料装置,控制物料精确地向前输送至进料工位,完成定长裁切时后退一段行程而脱离与裁刀的接触,避免因阻碍裁刀的后退复位而造成物料的起皱或偏转,实现保护物料不被磨损。供料模板主要包括有一框架,在框架前端设置有一前端板、以及用于横向裁切物料的裁刀。在前端板后侧设置有一纵向递料装置,纵向递料装置具有一个向上承载并沿纵向输送物料的递料板,从后端连接并驱动所述递料板沿纵向往复移动的至少一组气缸组件,设置在递料板上方的压料板,以及驱动所述压料板沿垂向摆转的驱动气缸。物料在完成定长裁切后可以后退一段行程,从而脱离与裁刀内侧面的紧密贴合。

    轮胎成型机组合滚压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1385432Y

    公开(公告)日:2010-01-20

    申请号:CN200920019934.4

    申请日:2009-04-0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所述轮胎成型机组合滚压装置,主要采用活片式辊轮以应对滚压胎肩外圆锥面时的贴合问题,以及提高在线自动调节压辊初始间距的机动灵活性。组合滚压装置具有安装于底座上的机架,第一辊装置、第二辊装置、第三辊装置和第四辊装置分别通过各自的支架连接于机架。所述的第二辊装置具有2组设置于前端的2号压辊、以及2号辊气缸、2组2号辊滚珠花键和用于驱动2号压辊横向水平位移的驱动装置。所述的2号压辊具有至少两片相互紧固连接的辊轮,辊轮通过轴承套设于中间轴,相邻的辊轮采用不同的材质、且相互之间是无间隙的切面接触;中间轴连接辊轮支架,辊轮支架安装于所述的驱动装置。

    内导热型热裁刀
    1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2011040U

    公开(公告)日:2011-10-19

    申请号:CN201020646206.9

    申请日:2010-11-2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所述内导热型热裁刀,将供热元件和温度传感器均内置于刀体的刃部内部,从而将所产生的热能直接作用于刀刃,在对胶料表面实施热融的同时进行裁切操作。将热源直接设置于实施裁切操作的刃部,不存在长距离热量传递而避免明显的热量损失,有效地节约能源。内导热型热裁刀包括有下夹具体、上夹具体和刀体。刀体具有夹持固定于下夹具体和上夹具体之间的基部、以及用于在胶料表面进行裁切的刃部。在所述刃部的内部,设置有用于将热能直接作用于刀刃的供热元件、以及用于连接外部电源和温控仪表和检测刀刃表面工作温度的温度传感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