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577920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510112958.8
申请日:2025-01-24
Applicant: 贵州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13 , G06F30/23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跨径悬臂浇筑拱桥快速建造的主拱圈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拱桥信息建立宏观有限元模型;并针对钢混主拱圈建立局部有限元模型,对所述钢混主拱圈进行荷载模拟,确定拱圈信息;根据所述宏观有限元模型获取拱桥的抗倾覆性系数,利用抗震模拟获取拱桥的抗震性能值;根据荷载模拟和抗震模拟获取病害预警信息,并实施病害预警策略;本发明利用有限元模型根据钢混主拱圈构造进行荷载模拟,获取最优拱圈策略的加劲连接钢板信息和钢孔信息,提高拱桥的荷载承受能力、抗震性能和抗倾覆性能,并有效减轻主拱圈的自重,拱圈钢筋通过加劲连接钢板连接,实现底面工厂化快速、高精度安装,整节段吊装可大幅提高工作效率和工程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941820B
公开(公告)日:2024-08-13
申请号:CN202111209900.3
申请日:2021-10-18
Applicant: 贵州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B23K37/05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管拱拱脚预埋段与吊装节段连接用钢管定位装置,包括两个支撑板,两个支撑板的内侧中部均开设有通槽,通槽的前后侧侧壁上均开设有滑孔,通槽的内部下端均安装有夹持机构,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在两个支撑板上分别设置了一个夹持机构,两个夹持机构的夹板上均开设有半圆形夹槽,夹持时,两个夹板上开设的夹槽内壁均紧贴在钢管的外壁上,使得两个只能在钢管的外壁上水平转动和上下滑动,无法出现倾斜的现象,从而保证两个支撑板依旧和钢管平行,避免固定两个支撑板时,两个支撑板出现倾斜的现象,之后在利用两个夹持机构夹住另一个钢管时,便可将两个钢管对齐。
-
公开(公告)号:CN119577920B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510112958.8
申请日:2025-01-24
Applicant: 贵州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13 , G06F30/23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跨径悬臂浇筑拱桥快速建造的主拱圈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拱桥信息建立宏观有限元模型;并针对钢混主拱圈建立局部有限元模型,对所述钢混主拱圈进行荷载模拟,确定拱圈信息;根据所述宏观有限元模型获取拱桥的抗倾覆性系数,利用抗震模拟获取拱桥的抗震性能值;根据荷载模拟和抗震模拟获取病害预警信息,并实施病害预警策略;本发明利用有限元模型根据钢混主拱圈构造进行荷载模拟,获取最优拱圈策略的加劲连接钢板信息和钢孔信息,提高拱桥的荷载承受能力、抗震性能和抗倾覆性能,并有效减轻主拱圈的自重,拱圈钢筋通过加劲连接钢板连接,实现底面工厂化快速、高精度安装,整节段吊装可大幅提高工作效率和工程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356718A
公开(公告)日:2023-06-30
申请号:CN202310393907.8
申请日:2023-04-13
Applicant: 贵州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E01D21/10 , E01D21/00 , E01D4/00 , E01D101/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悬臂浇筑大跨径钢筋混凝土拱桥的施工方法,首先采用塔架斜拉扣挂浇筑法左右对称、分节段浇筑悬臂拱圈段,直至留出跨中拱顶的开口段落;再在开口处架设劲性骨架先行合龙,劲性骨架的两端通过预埋式连接接头分别与左、右侧的悬臂拱圈段连接,形成混凝土拱圈与劲性骨架组成的混合拱结构,最后采用分节段浇筑劲性骨架段的混凝土,将劲性骨架包裹在混凝土内,至此形成了完整的拱圈。通过该发明,可使跨中开口段落范围的混凝土拱圈无需采用塔架斜拉扣挂施工,可大大降低塔架稳定性风险,大幅提升工程经济性,并且在预埋式连接接头的作用下,可有效降低拱圈大悬臂施工的稳定性风险,增加施工期的工程安全性和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04695318B
公开(公告)日:2016-06-22
申请号:CN201310652018.5
申请日:2013-12-06
Applicant: 贵州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速度锁定器触发速度和锁定力的方法及装置,包括由固定体和滑动体构成的适用主体、由速度锁定器构成的感应装置、保险装置、与感应装置联动的执行装置、具有互锁齿块的锁定装置;适用主体的固定体和滑动体在建筑物的震动下发生相对位移,感应装置对适用主体的相对移动速度进行感知,当震动过大导致移动速度超过设定值时,感应装置突破保险装置,并提供初始的触发驱动力推动执行装置执行机械锁定,执行装置解除对锁定装置的压制,锁定装置的齿块啮合,在适用主体的相对滑移方向实现受力自锁。本发明具有简单可靠、适用性强、触发锁定速度较快、锁定力较大,生产成本较低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4695318A
公开(公告)日:2015-06-10
申请号:CN201310652018.5
申请日:2013-12-06
Applicant: 贵州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速度锁定器触发速度和锁定力的方法及装置,包括由固定体和滑动体构成的适用主体、由速度锁定器构成的感应装置、保险装置、与感应装置联动的执行装置、具有互锁齿块的锁定装置;适用主体的固定体和滑动体在建筑物的震动下发生相对位移,感应装置对适用主体的相对移动速度进行感知,当震动过大导致移动速度超过设定值时,感应装置突破保险装置,并提供初始的触发驱动力推动执行装置执行机械锁定,执行装置解除对锁定装置的压制,锁定装置的齿块啮合,在适用主体的相对滑移方向实现受力自锁。本发明具有简单可靠、适用性强、触发锁定速度较快、锁定力较大,生产成本较低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8166650A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410033631.7
申请日:2024-01-10
Applicant: 贵州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钢‑混凝土组合桥面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其包括位于桥面底部的工字钢梁和混凝土层,在工字钢梁上设置有钢面板,在钢面板上按横桥向连接有改进PBL剪力键,所述的改进PBL剪力键由焊脚和横向板构成,焊脚下端与钢面板连接,横向板位于焊脚上方,两个以上的T型钢筋定位装置成矩阵排列,在成矩阵排列的T型钢筋定位装置上按顺桥向设置有顺桥向钢筋,顺桥向钢筋位于横向板下方,本发明过改进PBL剪力键与T型钢筋定位装置共同作用提高钢‑混凝土组合桥面结构的整体性和抗弯剪能力的同时,有效节省施工工期,降低施工难度、建造成本以及高空作业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3941820A
公开(公告)日:2022-01-18
申请号:CN202111209900.3
申请日:2021-10-18
Applicant: 贵州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B23K37/05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管拱拱脚预埋段与吊装节段连接用钢管定位装置,包括两个支撑板,两个支撑板的内侧中部均开设有通槽,通槽的前后侧侧壁上均开设有滑孔,通槽的内部下端均安装有夹持机构,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在两个支撑板上分别设置了一个夹持机构,两个夹持机构的夹板上均开设有半圆形夹槽,夹持时,两个夹板上开设的夹槽内壁均紧贴在钢管的外壁上,使得两个只能在钢管的外壁上水平转动和上下滑动,无法出现倾斜的现象,从而保证两个支撑板依旧和钢管平行,避免固定两个支撑板时,两个支撑板出现倾斜的现象,之后在利用两个夹持机构夹住另一个钢管时,便可将两个钢管对齐。
-
公开(公告)号:CN104695577A
公开(公告)日:2015-06-10
申请号:CN201310649743.7
申请日:2013-12-06
Applicant: 贵州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液体粘弹性阻尼器,它包括由活塞、活塞杆、端盖、缸体、液体阻尼介质构成的阻尼机构,在阻尼机构上连接有可为活塞杆运动提供刚性支持的弹性机构,在弹性机构上设有与外部建筑结构连接的连接机构。本发明通过弹性机构的压缩和拉伸产生弹力来提供刚性支持,避免了小载荷情况下发生反复振动;增加了限位功能,抑制了静载荷下发生超量位移;而且具有自动复位功能。其次,阻尼机构和弹性机构是并联关系,相互独立,在进行结构减震计算时,可直接相加计算,使用简便。本发明不仅保留了阻尼耗能功能,同时克服了固体粘弹性阻尼器的诸多缺点,适合在大跨度桥梁、高层建筑等工程中推广,特别是适用于外界环境条件比较恶劣的建筑工程。
-
公开(公告)号:CN106835998B
公开(公告)日:2018-08-14
申请号:CN201710197846.2
申请日:2017-03-29
Applicant: 贵州桥梁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贵州高速公路集团有限公司 , 贵州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 重庆交通大学
Inventor: 梅世龙 , 周水兴 , 万麟 , 黄毅 , 杨俊 , 刘彬 , 朱大权 , 田维锋 , 章先凯 , 陈冠桦 , 程灏 , 杨健 , 郑鹏鹏 , 戴顺红 , 韦定超 , 袁矫 , 张平 , 何荷 , 孟云 , 张敏 , 朱云 , 卢天阶 , 柴国辉 , 王祺喆 , 王福举 , 王莲莲 , 张中翔 , 赵恒 , 邓毅 , 李世贵 , 黄鸿飞 , 杨君 , 赵凯 , 骆礼平 , 王代银 , 梁康 , 胡堃 , 胡宇 , 朱小松 , 严朝俊 , 黄鑫
IPC: E01D21/00 , E01D4/00 , E01D101/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钢管混凝土拱桥管内混凝土下灌上顶工艺,包括在拱形管拱顶处设置出浆管,还包括:(1)拱形管的两对灌注口均以出浆管为中线对称,每对灌注口均包括以拱形管特定横截面为中间分界面的上灌注口和下灌注口,上灌注口低于下灌注口,横截面的最高点直线距离为L/2,L为拱形管的跨径;(2)在拱脚处设有排气管;(3)通过两个下灌注口同时向横截面至拱脚段的拱形管内灌注混凝土,当灌入的混凝土填充超过上灌注口后,将泵送管由下灌注口转接至上灌注口,待出浆管冒出混凝土后停止混凝土的灌注,灌注所用的混凝土为机制砂自密实混凝土或者河砂自密实混凝土。本发明大大减少了传统灌注工艺中常出现的堵管、爆管事故,提高了钢管混凝土拱桥的强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