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790309A
公开(公告)日:2016-07-20
申请号:CN201610262345.3
申请日:2016-04-26
Applicant: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清华大学
Inventor: 卢嗣斌 , 刘金森 , 高华 , 李丽娟 , 栗楠 , 郑竞宏 , 朱守真 , 崔全胜 , 李庆生 , 皮显松 , 邓朴 , 赵庆明 , 唐学用 , 农静 , 罗宁 , 张裕 , 王丰元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B70/3225 , Y04S20/222 , Y04S20/224 , H02J3/382 , H02J3/14 , H02J3/46 , H02J2003/007 , H02J2003/14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分布式能源和临时附加电价协同优化控制的方法,它包括:步骤1、确定供电区域和网架结构;步骤2、预测次日RDG出力和用户原始负荷;步骤3、计算分时电价后的用户负荷;步骤4、对各个供电区域进行日前优化调度,必要时启动备用机组;步骤5、统计备用机组出力;步骤6、日内滚动计算:根据临时附加电价对RDG出力和用户负荷进行控制;步骤7、统计RDG出力削减量和用户负荷削减量。本发明为主动配电网提供了一种更加灵活多变、更加合理的调度模式,这种调度模式充分体现了主动配电网所要求的分布式能源实时调度控制能力、潮流双向管理能力、分布式能源接纳能力,提高了配电网整体运行稳定性和鲁棒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994806A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411963721.2
申请日:2024-12-30
Applicant: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林呈辉 , 冯起辉 , 谈竹奎 , 唐学用 , 徐玉韬 , 陈敦辉 , 王宇 , 高吉普 , 张钥朗 , 张后谊 , 辛明勇 , 古庭赟 , 代奇迹 , 李博文 , 毛钧毅 , 张宣 , 何雨旻 , 唐赛秋 , 祝健杨 , 高源 , 张缘圆 , 钟润峰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光储系统接入的配电网馈线保护方法及系统,包括:采集光伏发电系统输出电流,进行第一保护状态判据,判断是否启动保护系统;若保护系统启动,则进行单周期电流积分计算,获取电流积分值;基于电流积分值,进行第二保护状态判据,区分故障状态与非故障状态,实现对过流的快速判断并触发相应的保护动作,本发明能够在光伏馈线故障、极端事件引起的光照强度突变以及光伏与负荷并离网扰动等多种类故障情况下,准确识别低压馈线故障,减少故障对低压配电网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9886297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411805063.4
申请日:2024-12-10
Applicant: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元异构数据融合的电网知识库生成方法及系统,属于电网知识库构建技术领域。该基于多元异构数据融合的电网知识库生成方法,采集多元来源的数据、多元数据结构的数据和多元格式的数据;从多元来源的数据、多元数据结构的数据和多元格式的数据中分别提取与电网知识相关的数据,获得多元来源数据集、多元数据结构数据集和多元格式数据集;基于多元来源数据集、多元数据结构数据集和多元格式数据集,构建多元异构数据融合模型;该电网知识库生成方法及系统,从多元来源的数据、多元数据结构的数据和多元格式的数据等方面获取与电网知识相关的数据,因而电网知识库的知识覆盖面非常广,电网知识库生成的准确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19853164A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411724185.0
申请日:2024-11-28
Applicant: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2J3/46 , G06N3/0442 , G06N3/045 , G06N3/0464 , G06N3/092 , G06N3/126 , G06Q50/06 , G05B13/04 , H02J3/38 , H02J3/06 , H02J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分布式能源的聚合控制优化方法及系统,涉及分布式能源聚合优化控制技术领域,方法包括:收集第一数据并进行预处理;根据预处理后的第一数据,建立分布式能源的数学模型;利用混合深度学习模型对负荷需求和可再生能源出力进行短期预测;建立多目标优化模型并进行求解,得到多目标优化结果;从多目标优化结果中选择最优控制决策,并生成具体的控制策略;引入分层控制机制、自适应控制机制,实时监测系统运行状态,检测并处理故障;本发明实现了对多类型分布式能源的灵活高效聚合控制;可以有效平衡经济性、可靠性和环保性等多维度指标,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鲁棒性,为分布式能源的大规模应用和智能化运行提供了重要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9834476A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411857122.2
申请日:2024-12-17
Applicant: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斜坡式重力储能系统功率平滑方法及系统,包括:对斜坡式重力储能系统构建功率平滑结构;根据所述功率平滑结构,对斜坡式重力储能系统在释能过程进行单个质量块在过渡区域损耗计算;分析磁齿轮的传动比与交流电的频率的关系,通过磁齿轮带动电机加速,将动能转换为电能,弥补功率缺额;使动能转换得到的电能等于单个质量块渡过系统斜坡与低势能平台过渡带所损失的能量,实现功率平滑。克服了由于重力储能系统质量块的离散特性,使得系统对外输出的功率呈现阶段性的问题。采用磁齿轮与飞轮转子结合,弥补电机轴端的转矩缺额,来解决斜坡式重力储能系统功率输出不平滑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813155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411741487.9
申请日:2024-11-29
Applicant: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2J3/00 , G06Q10/063 , G06Q50/06 , G06F18/2433 , G06F18/23 , H02J3/14 , H02J3/28 , H02J3/4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基于光储充系统的配电网安全评估方法及系统,包括采集光储充系统的三类关键数据;基于三类关键数据,建立发电预测模型、构建储能调度策略、生成负荷特性曲线;计算配电网节点电压偏差值和支路功率损耗值,形成网络状态评估指标;将网络状态评估指标与预设安全阈值进行对比分析,当节点电压偏差值或支路功率损耗值超出预设安全阈值时,标记异常节点位置;针对异常节点,调整储能系统充放电功率和充电设施运行方式,输出光储充系统优化运行参数。本发明通过光伏发电、储能系统和充电设施的协同运行,实现配电网节点电压和线路功率损耗的精准评估和动态调控,提升配电网运行安全性和能源互补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674922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11619671.6
申请日:2024-11-13
Applicant: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负荷预测方法及系统包括:获取目标家庭用户总线的负荷序列,并对负荷序列进行第一预处理;预设第一特征识别模型,结合第一预处理结果获取目标电动汽车特征;根据目标电动汽车特征,结合第二负荷预测模型进行电动汽车负荷预测。提高了电动汽车充电需求预测的准确性,能够有效减少电力系统的波动,优化资源配置。其次,该方法能够实时处理多源数据,适应不同用户的充电行为,提升了电网的响应能力。此外,它有助于电力运营商在高峰时段进行合理调度,降低运营成本。最后,这种负荷预测方法为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的规划和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助力未来智能电网的发展。
-
公开(公告)号:CN119090115A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410981491.6
申请日:2024-07-22
Applicant: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Q10/063 , G06Q50/06 , G06F16/215 , G06N3/1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区间熵的电网评估方法及系统,涉及电力系统分析与评估的技术领域,包括:采集电网数据,对电网原始数据并进行预处理;构建评估模型,利用加速遗传算法进行评估模型的优化求解;根据评估模型计算评估指标的区间熵;根据优化结果以及区间熵得出评估结果以及相应措施。本发明通过结合区间熵和加速遗传算法,实现了对电网的精准、高效评估。该方法不仅提高了评估的准确性,还优化了处理复杂、多属性决策问题的效率,为电网的持续优化和管理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8855649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0793724.X
申请日:2024-06-19
Applicant: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范俊秋 , 林艳青 , 周忠强 , 唐学用 , 万会江 , 宋永超 , 袁龙 , 范斌 , 姜世骁 , 杜刃刃 , 代江 , 谢才科 , 叶承晋 , 何思杨 , 黄晓旭 , 李庆生 , 宁楠 , 杨政校 , 罗希 , 谢威 , 王嘉昊 , 周海 , 严儒井 , 赵庆明 , 赵维兴 , 张靖 , 唐文勇 , 黄元行 , 陈克洋 , 陈晓
IPC: F03D80/00 , F25B30/06 , F16N39/04 , F15B21/0427 , H01M10/613 , H01M10/615 , H01M10/627 , H01M10/633 , H01M10/635 , H01M10/656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数据中心的风力发电站低等级热能的回收方法及系统,涉及余热回收技术领域,包括数据中心根据预测的风力数据计算出预计可回收热能;将预计可回收热能与热能阈值进行对比,若小于等于阈值,则只执行一类功能的供能,若大于阈值,则进行一类功能与二类功能的集体供能;所述一类功能包括润滑油和液压油加热与电池存储系统的温控;所述二类功能包括热水供应与维护和操作中心的供暖和制冷。本发明通过有效回收风力发电过程中产生的余热,显著提升整个能源转换链的效率。余热的利用可以减少对外部能源供应的依赖,尤其是在供暖、热水供应等方面,这些通常需要额外能源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4825051B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2210305914.3
申请日:2022-03-25
Applicant: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蔡永翔 , 肖小兵 , 付宇 , 李跃 , 文屹 , 吕黔苏 , 李华鹏 , 刘安茳 , 张洋 , 吴鹏 , 何肖蒙 , 赵霜霜 , 郝树青 , 杨安黔 , 唐学用 , 张锐锋 , 王扬 , 龙秋风 , 袁涛 , 郑友卓 , 苗宇 , 熊楠 , 窦陈 , 陈宇 , 何洪流 , 李前敏 , 王卓月 , 丁宇洁 , 张恒荣 , 黄如云 , 班诗雪 , 方阳 , 陈璐 , 王祖峰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10kV配网用交叠式多断口快速灭弧装置,包括灭弧臂(5);灭弧臂(5)设于带护套线夹(2)和底端之间与底端固定连接,各灭弧臂(5)交叠式横向放置,顶部与绝缘伞裙(4)相连接,灭弧臂(5)的顶部与带护套线夹(2)的一端端头处留有击穿电弧移动间隙;灭弧臂(5)为竖直圆柱体结构,顶部设有导电电极(3)及绝缘伞裙(4),灭弧臂(5)内部设有腔室,腔室内部设有以串联方式组成的盘式多腔室灭弧结构;横向放置的各导弧臂通过螺栓和金属板(6)相连接,金属板(6)呈竖直放置状态,灭弧臂和金属板成首尾交替的交叠排布状态;保证了腔室足够多能满足释放电弧能量的条件同时防止因为并联间隙过短降低灭弧性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