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886297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411805063.4
申请日:2024-12-10
Applicant: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元异构数据融合的电网知识库生成方法及系统,属于电网知识库构建技术领域。该基于多元异构数据融合的电网知识库生成方法,采集多元来源的数据、多元数据结构的数据和多元格式的数据;从多元来源的数据、多元数据结构的数据和多元格式的数据中分别提取与电网知识相关的数据,获得多元来源数据集、多元数据结构数据集和多元格式数据集;基于多元来源数据集、多元数据结构数据集和多元格式数据集,构建多元异构数据融合模型;该电网知识库生成方法及系统,从多元来源的数据、多元数据结构的数据和多元格式的数据等方面获取与电网知识相关的数据,因而电网知识库的知识覆盖面非常广,电网知识库生成的准确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19853164A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411724185.0
申请日:2024-11-28
Applicant: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2J3/46 , G06N3/0442 , G06N3/045 , G06N3/0464 , G06N3/092 , G06N3/126 , G06Q50/06 , G05B13/04 , H02J3/38 , H02J3/06 , H02J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分布式能源的聚合控制优化方法及系统,涉及分布式能源聚合优化控制技术领域,方法包括:收集第一数据并进行预处理;根据预处理后的第一数据,建立分布式能源的数学模型;利用混合深度学习模型对负荷需求和可再生能源出力进行短期预测;建立多目标优化模型并进行求解,得到多目标优化结果;从多目标优化结果中选择最优控制决策,并生成具体的控制策略;引入分层控制机制、自适应控制机制,实时监测系统运行状态,检测并处理故障;本发明实现了对多类型分布式能源的灵活高效聚合控制;可以有效平衡经济性、可靠性和环保性等多维度指标,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鲁棒性,为分布式能源的大规模应用和智能化运行提供了重要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9834476A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411857122.2
申请日:2024-12-17
Applicant: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斜坡式重力储能系统功率平滑方法及系统,包括:对斜坡式重力储能系统构建功率平滑结构;根据所述功率平滑结构,对斜坡式重力储能系统在释能过程进行单个质量块在过渡区域损耗计算;分析磁齿轮的传动比与交流电的频率的关系,通过磁齿轮带动电机加速,将动能转换为电能,弥补功率缺额;使动能转换得到的电能等于单个质量块渡过系统斜坡与低势能平台过渡带所损失的能量,实现功率平滑。克服了由于重力储能系统质量块的离散特性,使得系统对外输出的功率呈现阶段性的问题。采用磁齿轮与飞轮转子结合,弥补电机轴端的转矩缺额,来解决斜坡式重力储能系统功率输出不平滑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813155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411741487.9
申请日:2024-11-29
Applicant: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2J3/00 , G06Q10/063 , G06Q50/06 , G06F18/2433 , G06F18/23 , H02J3/14 , H02J3/28 , H02J3/4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基于光储充系统的配电网安全评估方法及系统,包括采集光储充系统的三类关键数据;基于三类关键数据,建立发电预测模型、构建储能调度策略、生成负荷特性曲线;计算配电网节点电压偏差值和支路功率损耗值,形成网络状态评估指标;将网络状态评估指标与预设安全阈值进行对比分析,当节点电压偏差值或支路功率损耗值超出预设安全阈值时,标记异常节点位置;针对异常节点,调整储能系统充放电功率和充电设施运行方式,输出光储充系统优化运行参数。本发明通过光伏发电、储能系统和充电设施的协同运行,实现配电网节点电压和线路功率损耗的精准评估和动态调控,提升配电网运行安全性和能源互补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674922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11619671.6
申请日:2024-11-13
Applicant: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负荷预测方法及系统包括:获取目标家庭用户总线的负荷序列,并对负荷序列进行第一预处理;预设第一特征识别模型,结合第一预处理结果获取目标电动汽车特征;根据目标电动汽车特征,结合第二负荷预测模型进行电动汽车负荷预测。提高了电动汽车充电需求预测的准确性,能够有效减少电力系统的波动,优化资源配置。其次,该方法能够实时处理多源数据,适应不同用户的充电行为,提升了电网的响应能力。此外,它有助于电力运营商在高峰时段进行合理调度,降低运营成本。最后,这种负荷预测方法为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的规划和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助力未来智能电网的发展。
-
公开(公告)号:CN119090115A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410981491.6
申请日:2024-07-22
Applicant: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Q10/063 , G06Q50/06 , G06F16/215 , G06N3/1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区间熵的电网评估方法及系统,涉及电力系统分析与评估的技术领域,包括:采集电网数据,对电网原始数据并进行预处理;构建评估模型,利用加速遗传算法进行评估模型的优化求解;根据评估模型计算评估指标的区间熵;根据优化结果以及区间熵得出评估结果以及相应措施。本发明通过结合区间熵和加速遗传算法,实现了对电网的精准、高效评估。该方法不仅提高了评估的准确性,还优化了处理复杂、多属性决策问题的效率,为电网的持续优化和管理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8855649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0793724.X
申请日:2024-06-19
Applicant: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范俊秋 , 林艳青 , 周忠强 , 唐学用 , 万会江 , 宋永超 , 袁龙 , 范斌 , 姜世骁 , 杜刃刃 , 代江 , 谢才科 , 叶承晋 , 何思杨 , 黄晓旭 , 李庆生 , 宁楠 , 杨政校 , 罗希 , 谢威 , 王嘉昊 , 周海 , 严儒井 , 赵庆明 , 赵维兴 , 张靖 , 唐文勇 , 黄元行 , 陈克洋 , 陈晓
IPC: F03D80/00 , F25B30/06 , F16N39/04 , F15B21/0427 , H01M10/613 , H01M10/615 , H01M10/627 , H01M10/633 , H01M10/635 , H01M10/656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数据中心的风力发电站低等级热能的回收方法及系统,涉及余热回收技术领域,包括数据中心根据预测的风力数据计算出预计可回收热能;将预计可回收热能与热能阈值进行对比,若小于等于阈值,则只执行一类功能的供能,若大于阈值,则进行一类功能与二类功能的集体供能;所述一类功能包括润滑油和液压油加热与电池存储系统的温控;所述二类功能包括热水供应与维护和操作中心的供暖和制冷。本发明通过有效回收风力发电过程中产生的余热,显著提升整个能源转换链的效率。余热的利用可以减少对外部能源供应的依赖,尤其是在供暖、热水供应等方面,这些通常需要额外能源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4825051B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2210305914.3
申请日:2022-03-25
Applicant: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蔡永翔 , 肖小兵 , 付宇 , 李跃 , 文屹 , 吕黔苏 , 李华鹏 , 刘安茳 , 张洋 , 吴鹏 , 何肖蒙 , 赵霜霜 , 郝树青 , 杨安黔 , 唐学用 , 张锐锋 , 王扬 , 龙秋风 , 袁涛 , 郑友卓 , 苗宇 , 熊楠 , 窦陈 , 陈宇 , 何洪流 , 李前敏 , 王卓月 , 丁宇洁 , 张恒荣 , 黄如云 , 班诗雪 , 方阳 , 陈璐 , 王祖峰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10kV配网用交叠式多断口快速灭弧装置,包括灭弧臂(5);灭弧臂(5)设于带护套线夹(2)和底端之间与底端固定连接,各灭弧臂(5)交叠式横向放置,顶部与绝缘伞裙(4)相连接,灭弧臂(5)的顶部与带护套线夹(2)的一端端头处留有击穿电弧移动间隙;灭弧臂(5)为竖直圆柱体结构,顶部设有导电电极(3)及绝缘伞裙(4),灭弧臂(5)内部设有腔室,腔室内部设有以串联方式组成的盘式多腔室灭弧结构;横向放置的各导弧臂通过螺栓和金属板(6)相连接,金属板(6)呈竖直放置状态,灭弧臂和金属板成首尾交替的交叠排布状态;保证了腔室足够多能满足释放电弧能量的条件同时防止因为并联间隙过短降低灭弧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3591173B
公开(公告)日:2024-07-19
申请号:CN202110868661.6
申请日:2021-07-30
Applicant: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F30/12 , G06F30/18 , H02J13/00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能源系统数字孪生体的数据可视化交互方法,包括,基于多能源系统数字孪生体构建可视化模型并进行生成;对生成的所述可视化模型进行展示;用户通过点击鼠标操作对展示的所述可视化模型进行交互,根据关注对象进行特定的内容展示,得到不同的展示内容和效果。本发明实现对多能源系统数字孪生体数据的可视化展示和友好交互,可广泛应用于区域多能源系统的数字孪生云服务平台,为云服务平台的数据交互提供一种高效的可视化机制,满足多业务应用对可视化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8350540A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410512705.5
申请日:2024-04-26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白浩 , 蔡永翔 , 李巍 , 王扬 , 徐敏 , 谈竹奎 , 刘通 , 邓松 , 谈赢杰 , 欧阳广泽 , 杨炜晨 , 吴鹏 , 要若天 , 郑友卓 , 刘亦朋 , 何洪流 , 文贤馗 , 黄如云 , 龙秋风 , 陈宇 , 唐学用
IPC: G06Q10/063 , G06Q10/0639 , G06Q50/06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多能耦合配电网支撑能力量化评估方法及相关装置,其中方法包括:基于多能耦合配电网拓扑模型,分析多能耦合设备在不同场景下的运行模式,根据运行模式分别从气网侧与热网侧,构建多能耦合配电网支撑能力量化模型,并分析多能耦合配电网拓扑模型中用户级综合能源系统个体性差异与季节性因素对支撑能力大小的影响;根据上述分析结果构建支撑能力评估指标体系,用于评估不同场景下多能耦合配电网支撑能力的大小;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不同场景下支撑能力评估指标体系中各评估指标的权重,从而实现规划时间尺度下对多能耦合配电网支撑能力的量化评估。提高了配电网对多能耦合资源的利用程度,增强了配电网的经济性与可靠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