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916614A
公开(公告)日:2016-08-31
申请号:CN201580005590.X
申请日:2015-01-14
Applicant: 西门子能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3K26/0661 , B22F3/1055 , B22F5/04 , B29C64/153 , B29D99/0025 , B33Y10/00 , F01D15/10 , Y02P10/295
Abstract: 一种用能量束处理零件(10)的方法。掩模(70、80)布置在能量束的源和零件之间。掩模被构造成带有与零件的彼此相对的部分(12、14)一致的束透射部分(71)。用通过掩模的束透射部分的能量子束同时加热零件的彼此相对的部分被执行。这个同时加热被构造成将零件的热致变形保持在预先限定的公差内。执行用能量束扫描掩模,不需要精确地追踪零件的彼此相对的部分,由此避免了对于复杂的数字编程的需求,该数字编程用于追踪由零件的彼此相对的部分限定的相对复杂的几何形状。
-
公开(公告)号:CN106232269A
公开(公告)日:2016-12-14
申请号:CN201580005623.0
申请日:2015-01-14
Applicant: 西门子能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2F3/1055 , B22F5/04 , B23K25/005 , B23K26/082 , B23K26/342 , B33Y10/00 , F01D5/12 , F05D2230/22 , F05D2230/31 , Y02P10/295
Abstract: 用能量束(13)处理部件(10)的方法包括用能量束(13)同时扫描并加热该部件的第一部分12)和第二相邻部分(14)。在该部件的两部分的分叉点或分叉区域处,控制能量束在部件的两部分之间来回重复地移动。部件的相邻部分(12、14)的这个同时加热被构造成将部件的热致变形保持在预先限定的公差内。这个双路径处理可以在流化粉末材料床上执行,该流化粉末材料包括粉末金属材料和粉末熔剂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06041072A
公开(公告)日:2016-10-26
申请号:CN201610215272.2
申请日:2016-04-08
Applicant: 西门子能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2F3/1055 , C23C24/10 , C23C24/103 , Y02P10/295 , B22F1/000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使用悬浮在液体载体中的填充材料的激光增材制造。公开了一种方法,包括:使具有金属颗粒(16)的供应(14)的液体载体介质(12)跨衬底(10)的表面(20)流动;引导能量束(30)朝向该表面通过流动的液体载体介质;以及用能量束将液体载体介质中的金属颗粒中的至少一些加热以形成被结合到衬底表面并被液体载体介质覆盖的金属沉积(32)。
-
公开(公告)号:CN106660127B
公开(公告)日:2019-07-30
申请号:CN201580043643.7
申请日:2015-08-05
Applicant: 西门子能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2F7/002 , B05D3/007 , B23K10/027 , B23K15/0086 , B23K26/34 , B23K26/348 , B23K2101/001 , B23P6/007 , C23C24/103 , C23C26/00 , C23C26/02 , C23C28/321 , C23C28/324 , C23C28/343 , C23C28/3455 , F01D5/288 , F01D9/02 , F05D2230/31 , F05D2300/514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用于在基底上形成涂层的方法。对包括基底(12)、处于基底(12)上的多孔基体(14)和处于多孔基体(14)上或内部的浸渍材料(16)的组件(10),所述方法包括从能量源(20)施加一定量的能量(18),该一定量的能量(18)有效地熔化浸渍材料(16)和基底的一部分。以这种方式,浸渍材料(16)浸渍多孔基体(14)。所述方法还包括冷却组件(10)以提供包括与基底(12)成为一体的多孔基体(14)的涂层(26)。
-
公开(公告)号:CN106041072B
公开(公告)日:2018-11-09
申请号:CN201610215272.2
申请日:2016-04-08
Applicant: 西门子能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2F3/1055 , C23C24/10 , C23C24/103 , Y02P10/29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使用悬浮在液体载体中的填充材料的激光增材制造。公开了一种方法,包括:使具有金属颗粒(16)的供应(14)的液体载体介质(12)跨衬底(10)的表面(20)流动;引导能量束(30)朝向该表面通过流动的液体载体介质;以及用能量束将液体载体介质中的金属颗粒中的至少一些加热以形成被结合到衬底表面并被液体载体介质覆盖的金属沉积(32)。
-
公开(公告)号:CN105916614B
公开(公告)日:2018-08-24
申请号:CN201580005590.X
申请日:2015-01-14
Applicant: 西门子能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3K26/0661 , B22F3/1055 , B22F5/04 , B29C64/153 , B29D99/0025 , B33Y10/00 , F01D15/10 , Y02P10/295
Abstract: 一种用能量束处理零件(10)的方法。掩模(70、80)布置在能量束的源和零件之间。掩模被构造成带有与零件的彼此相对的部分(12、14)一致的束透射部分(71)。用通过掩模的束透射部分的能量子束同时加热零件的彼此相对的部分被执行。这个同时加热被构造成将零件的热致变形保持在预先限定的公差内。执行用能量束扫描掩模,不需要精确地追踪零件的彼此相对的部分,由此避免了对于复杂的数字编程的需求,该数字编程用于追踪由零件的彼此相对的部分限定的相对复杂的几何形状。
-
公开(公告)号:CN110891722A
公开(公告)日:2020-03-17
申请号:CN201880049715.2
申请日:2018-07-13
Applicant: 西门子能源公司
Inventor: G.J.布鲁克
IPC: B23K9/04 , B23K9/173 , B23K9/23 , B23K35/30 , B23K35/40 , B23K26/32 , B23K26/34 , B23K35/02 , B23K26/211 , B23K101/00 , B23K103/08
Abstract: 提供了用于沉积期望超合金成分的过程。诸如由锻造镍基合金或者锻造钴基合金构成的细长芯构件(20)可以结合拉丝工艺被拉拔。细长芯构件(20)包括至少一个强化组分,其具有减小的浓度以提供适合于拉拔细长芯构件(20)的期望延展性水平。涂层(22)被施加到细长芯构件(20)。涂层(22)被配置成引入足够浓度的强化组分以在将涂层和细长芯构件熔化在一起时形成期望超合金成分。该熔化可以发生在有助于沉积期望超合金成分的焊接过程期间。焊接过程可以在修理、重建和制造诸如用于燃气涡轮发动机的超合金部件的背景下执行。
-
公开(公告)号:CN105829014B
公开(公告)日:2018-07-17
申请号:CN201480069274.4
申请日:2014-12-18
Applicant: 西门子能源公司
Inventor: G.J.布鲁克
IPC: B23K26/354 , B23K26/082 , B23K26/34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3K26/354 , B23K26/082 , B23K26/342 , B23K26/359
Abstract: 一种经由具有不同长度的横向激光扫描线(S1‑S8)的图案(LP)使熔体前沿(55)围绕弯曲行进路径(20)行进的方法。多个区域带(B1‑B8)在构思上划分弯曲路径的宽度。多个横向扫描线在所述熔体前沿上以提供相对一致功率密度的预定均匀性在带中分布激光功率。扫描线可从弯曲路径的较小弯曲的侧面(24)朝向路径的较大弯曲的侧面(22)延伸通过具有最大区域的带(B4或B8)。扫描线(S1,S8)中的至少一个可横穿所有带。其它扫描线较短并且以变化的距离延伸至内部带(B1‑B3或B1‑B7)中,从而在带上归一化功率密度。
-
-
公开(公告)号:CN105939813A
公开(公告)日:2016-09-14
申请号:CN201580007675.1
申请日:2015-01-29
Applicant: 西门子能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3P6/002 , B22F3/105 , B23K25/005 , B23K26/342 , B23K35/0255 , B23K35/36 , B23K2101/001 , B23K2103/08 , B23K2103/26 , B23P6/007 , B33Y10/00 , B33Y80/00 , F01D5/00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有金属(32、34)和熔剂(33)的预制体(22、22A‑U);该金属和熔剂是用于形成要被添加到正在被修复或增材制造的部件中的金属层。可以响应于使预制体熔化的能量束(58)而将金属以如下分布限制于预制体中,即该分布形成部件的剖面层的形状或表面修复。将预制体置于工作面(42)上,该工作面可以是预先在增材制造中所形成的层(42A‑C),或者可以是用于修复的现有部件表面(122)。然后利用能量束(58)使预制体熔化从而在该部件上形成新的一体化层(40A‑F)并且具有熔渣(56)的覆盖层,该覆盖层保护并隔离了熔池(54)和固化层。将熔渣去除,并且可添加后继的层。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