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675774B
公开(公告)日:2015-09-23
申请号:CN201310638139.4
申请日:2013-11-29
Applicant: 西安空间无线电技术研究所
IPC: G01S7/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星载微波散射计外定标方法,针对星载微波散射计需要大散射截面积定标目标问题,步骤如下:1、根据卫星的轨道参数计算卫星的过顶时间及有源定标器的天线指向,并将有源定标的天线指向调整到指定位置;2卫星到达前,对有源定标进行自校准得到转发通道及接收通道的增益;3、利用转发通道的增益计算后向散射系数;4、星载微波散射计计算有源定标器的后向散射系数;5、通过步骤(3)和(4)计算的后向散射系数得到最终的修正值。本发明实现了大散射截面(能达到100dBm2)、高精度的有源定标器。
-
公开(公告)号:CN115792901A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211288250.0
申请日:2022-10-20
Applicant: 西安空间无线电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星载雷达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信号合成方法,应用于高分宽幅SAR系统,包括:获取多个馈源的内定标信号和回波接收信号的时间序列函数;多个馈源通过多个波束发射内定标信号,多个馈源和多个波束一一对应,多个波束与多个时域一一对应;通过多个波束接收信号,每个波束用于接收接收信号的一部分信息;根据内定标信号、时间序列函数和接收信号执行离散傅里叶变换,以求解散射系数矩阵;对散射系数矩阵执行傅里叶逆变换,获得场景散射信号,场景散射信号包含分别来自多个波束的多个部分信息。本申请提供的方案匹配精度高,使得多个波束重叠部分的信噪比最大化,以及降低旁瓣的优势,能够满足高分辨率成像的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07483129B
公开(公告)日:2021-07-09
申请号:CN201710632237.5
申请日:2017-07-28
Applicant: 西安空间无线电技术研究所
IPC: H04B17/364 , H04B3/462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波导电缆混合宽带系统及配相方法,针对多通道波导电缆宽带混合系统,该方法先通过计算波导中心线长度得到各通道波导的长度,通过计算不同频率信号在各个通道波导中的平均时延差得到需要配准的电缆对应的时延差,然后根据同轴电缆的传输特性,计算得到电缆的电气长度和机械长度,通过调整电缆的长度最终实现整个多通道系统的相位配准,该方法解决了现有配相技术无法适用于宽带信号系统和非等长波导电缆混合系统的问题,该方法不仅适用于波导电缆混合点频系统,也适用于波导电缆混合宽带系统;该方法不仅适用于多通道波导电缆混合的功率合成网络,也适用于多极化、全极化等多通道雷达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10208800B
公开(公告)日:2021-06-11
申请号:CN201910549798.8
申请日:2019-06-24
Applicant: 西安空间无线电技术研究所
IPC: G01S13/90
Abstract: 一种超高分辨率星载SAR的分段变重频时序设计方法,首先根据场景回波距离徙动数据确定场景回波的瞬时最大斜距跨度,设计方位向各段斜距总跨度应满足的范围;然后对回波接收期间的方位向进行分段;接着设计方位向各段回波接收窗的长度以及起始与终止采样时刻;然后搜索能够匹配回波接收窗时间范围的工作重频;最后仿真验证分段变重频设计结果是否保证回波能够有效接收,如果是,则设计结束,输出方位向各段内与工作时序相关的系统参数,否则重新进行方位向分段,直到分段变重频设计结果保证整个场景的回波能够被有效接收。本发明通过调整脉冲发射重频和回波接收窗接收区间,保证工作时序能够适应场景回波的超大距离徙动特性,确保了回波的完整接收。
-
公开(公告)号:CN106646415B
公开(公告)日:2019-03-12
申请号:CN201611066337.8
申请日:2016-11-28
Applicant: 西安空间无线电技术研究所
IPC: G01S7/41
Abstract: 本发明针对极化散射计极化相关后向散射系数预处理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极化相关后向散射系数预处理方法,步骤如下:1、将散射计接收的同极化和交叉极化回波求相关运算,得到极化相关系数;2利用同极化后向散射系数的求取方法,计算得到同极化后向散射系数和交叉极化后向散射系数;3、将极化相关系数、同极化与交叉极化通道相位差,同极化后向散射系数和交叉极化后向散射系数,通过比率换算处理,得到极化相关后向散射系数。本发明方法能够避免现有预处理方法复杂,处理误差大的不足,提高了极化后向散射系数预处理精度,降低了系统预处理难度,非常适合散射计高精度的测量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03675786A
公开(公告)日:2014-03-26
申请号:CN201310635167.0
申请日:2013-11-29
Applicant: 西安空间无线电技术研究所
IPC: G01S7/4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S7/354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星载微波散射计海面回波信号的检测方法,针对星载微波散射计回波信号能量小,信噪比差,需要采用特殊的信号检测方法来得到高精度的海面回波信号功率值问题,提出了一种星载微波散射计海面回波信号的检测方法,步骤如下:将接收机采集的回波信号和内定标信号,采用不同带宽的数字滤波器分成两路,带宽小的一路定义为信号通道,带宽大的一路定义为噪声通道;测量分别获取信号通道和噪声通道接收到的回波信号与噪声的能量和;测量获取信号通道和噪声通道接收到的内定标信号得到噪声通道与信号通道的增益比为β;将接收机输入端接匹配负载进行接收机噪声测量得到噪声能量比γ;最后计算获得信号通道接收到的回波信号能量Es。
-
公开(公告)号:CN119727877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510220741.9
申请日:2025-02-27
Applicant: 西安空间无线电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串行子带合成的多波束星载SAR系统,包括信号处理器、频率源、多子带上变频器、波束形成网络、功率放大器组、环行器组、多通道限幅低噪放、多子带下变频器、配电单元及多波束反射面天线;多子带上变频器产生需串行发射的射频子带信号,多子带下变频器对低噪声放大后的子带信号进行放大并下变频至中频信号;波束形成网络实现不同波束的组合,并选择相应的功率放大器输出大功率信号至多波束馈源,再经反射器获得所需的高增益,满足高分辨率所需的功率孔径积。本发明解决了星载高分辨率达到厘米级面临的距离超宽带实现和大幅宽实现难题,具有优良的信号质量,同时具有重量轻、功耗低、热耗小的优势,降低了工程研制成本和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9629940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1582869.1
申请日:2024-11-07
Applicant: 西安空间无线电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大功率器件的短时精确热控系统及方法,包括储液器,储液器的一端与工质输送泵的入口端相连通,储液器的另一端与温控阀相连通,工质输送泵的出口端与大功率器件的流道入口端相连通,大功率器件的流道出口端与温控阀相连通;温控阀还与工质回流泵的一端相连通,工质回流泵的另一端与冷箱的一端相连通,冷箱的另一端与散热组件相连通;大功率器件的流道出口端与温控阀之间设置有单向阀。本发明中用于大功率器件的短时精确热控系统,能针对具体不同的大功率器件满足不同的流量需求,而且工质的流量以及流速可控,同时控制大功率器件的流道入口端温度和大功率器件的流道出口端温度恒定,实现精确控温。
-
公开(公告)号:CN117881070A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311783922.X
申请日:2023-12-22
Applicant: 西安空间无线电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双螺线管电子束扩束装置的设计方法,基于传统的束流光学理论,以加速管出口电子束状态为出发点,采用两组不同功能的螺线管磁透镜,实现对初始电子束横向截面尺寸增加、发散角降低的目标。与传统以四级磁铁为核心的扩束装置相比,该装置对加工、装配误差的容忍度更高,对入口电子束能量要求更低,调节更为简单灵活。
-
公开(公告)号:CN117810667A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311851039.X
申请日:2023-12-28
Applicant: 西安空间无线电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微波谐振腔的天基平台电子束发射角压缩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微波源、环行器、耦合波导和微波谐振腔;微波源用于产生预设功率和频率的微波;微波经环行器后进入耦合波导中,经耦合波导耦合至微波谐振腔产生TM01模式驻波电磁场;电子束沿微波谐振腔的中心轴注入微波谐振腔,在TM01模式驻波电磁场产生的径向力作用下,对电子束发射角进行压缩,输出压缩后的电子束。本发明所述的基于微波谐振腔的天基平台电子束发射角压缩系统,可用于不同轨道环境、不同应用平台中需要对电子束进行发射角压缩的场景,具备体积小、重量轻、可调性强等优点,为空间电子束应用载荷奠定了基础,填补了现有技术空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