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U型管道弯头的耐磨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653780B

    公开(公告)日:2019-03-08

    申请号:CN201511008446.X

    申请日:2015-12-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U型管道弯头的耐磨处理方法,具体步骤为:确定U型管道弯头的稳态湍流速度场和速度梯度;求解得到第二相即尘粒的体积浓度;计算得到U型管道弯头的板面的摩擦力范围;获取板面的高、中摩擦力区包络曲线,以及板面的中、低摩擦力区包络曲线;获取中、低摩擦力区包络曲线对应的拟合曲线方程及高、中摩擦力区包络曲线对应的拟合曲线方程,即得到该板面的高摩擦力区、中摩擦力区和低摩擦力区;在板面的高摩擦力区采用高分子氧化铝陶瓷片,在中摩擦力区采用高铬耐磨合金。本发明有效地抵抗气力输送过程中物料对管道的磨削,使得管道不同部位根据磨削的程度进行耐磨强化,同时节省昂贵材料,降低弯头的造价。

    一种U型管道弯头的耐磨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653780A

    公开(公告)日:2016-06-08

    申请号:CN201511008446.X

    申请日:2015-12-2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7/5004 G06F2217/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U型管道弯头的耐磨处理方法,具体步骤为:确定U型管道弯头的稳态湍流速度场和速度梯度;求解得到第二相即尘粒的体积浓度;计算得到U型管道弯头的板面的摩擦力范围;获取板面的高、中摩擦力区包络曲线,以及板面的中、低摩擦力区包络曲线;获取中、低摩擦力区包络曲线对应的拟合曲线方程及高、中摩擦力区包络曲线对应的拟合曲线方程,即得到该板面的高摩擦力区、中摩擦力区和低摩擦力区;在板面的高摩擦力区采用高分子氧化铝陶瓷片,在中摩擦力区采用高铬耐磨合金。本发明有效地抵抗气力输送过程中物料对管道的磨削,使得管道不同部位根据磨削的程度进行耐磨强化,同时节省昂贵材料,降低弯头的造价。

    一种高性能纤维的张力控制器

    公开(公告)号:CN110240010A

    公开(公告)日:2019-09-17

    申请号:CN201910559171.0

    申请日:2019-06-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性能纤维的张力控制器,该张力控制器包括锁板、动力夹头、传力夹头、传感器固定螺杆、力传感器、反力弹簧、调节压力手轮、双导柱、反力固定板、导线环Ⅰ、导线环Ⅱ、传感器壳体及安装座;传感器固定螺杆依次贯穿反力固定板中心、调节压力手轮及反力弹簧并嵌入力传感器右侧,力传感器左侧与传力夹头连接,旋转调节压力手轮使纤维或纱线与张力控制器的摩擦处于可控范围;纤维或纱线穿过位于动力夹头、传力夹头上下两侧的导线环Ⅰ、导线环Ⅱ,解决了制备过程中容易分纱的问题;张力控制器连接手持式智能数显表以便直观显示数据;该张力控制器拆卸方便、成本低,可广泛应用于纱线生产、二维编织机及三维织机。

    利用棉纤维和涤纶纤维制备三维混杂纤维针刺毡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338592A

    公开(公告)日:2019-02-15

    申请号:CN201811222786.6

    申请日:2018-10-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利用棉纤维和涤纶纤维制备三维混杂纤维针刺毡的方法,先利用开布机分别将棉纤维纺织品和涤纶纤维纺织品开松成棉纤维絮和涤纶纤维絮;然后将棉纤维絮和涤纶纤维絮按比例放入混棉机中混合后,喂入混杂纤维于罗拉式梳理机,经锡林、道夫、工作辊和剥取辊进行除杂、混合、均匀成单纤维状,再将单纤维状梳理成薄网;接着利用交叉折叠铺网机将薄网制成纤维薄膜;最后对纤维薄膜进行反复针刺进行加固,得到三维混杂纤维针刺毡。本发明的方法,采用一种非织造针刺工艺制备三维混杂纤维针刺毡,针刺法是一种机械固网方法,与水刺工艺、湿法工艺相比,有利于减少环境污染,而且针刺技术工艺简单、可设计性强。

    基于FPGA的自调匀整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995845B

    公开(公告)日:2013-03-06

    申请号:CN201010531855.9

    申请日:2010-11-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基于FPGA的自调匀整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在控制器内设定线密度值,将棉条放入喂入检测点,检测机构a对棉条线密度进行检测,得到喂入棉条的实际线密度值,将棉条的实际线密度值传递给控制器;将检测后的棉条输送至牵伸机构,控制器将得到的实际线密度值与设定线密度值进行比较,控制牵伸机构按照初始牵伸比对棉条进行牵伸,检测机构b将棉条匀整后的线密度值反馈给控制器,控制牵伸机构按照调整后的牵伸比对下一个棉条进行牵伸。本发明通过FPGA技术来实现模糊PID算法控制,把系统的硬件和软件充分的结合,使得硬件的成本降到最低,同时保证了系统算法模块的简化,减少了处理器对算法的运算,提高了系统的运行速度。

    一种增强玄武岩界面性能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093682B

    公开(公告)日:2022-04-05

    申请号:CN201910374112.6

    申请日:2019-05-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增强玄武岩界面性能的制备方法,先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PAN‑玄武岩纳米包覆纤维,再将制备的PAN‑玄武岩纳米包覆纤维经碳化工艺制得界面性能增强的皮芯结构的玄武岩碳化纳米材料,最后将制得的皮芯结构的玄武岩碳化纳米材料与树脂基体进行固化形成界面性能增强的复合材料,其既有皮层碳纳米材料大的表面积、相对高的电导率、结构完整、吸附性能好等特征,又有芯层玄武岩纤维优异的力学性能,能够同时发挥两种材料的优点,且本方法对环境污染少可广泛应用在纤维增强材料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玄武岩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界面粘接性差的问题,进一步优化复合材料的性能,并且可推动新型纤维复合材料的设计,便于更好地应用与开发。

    一种制备芳纶Ⅲ纳米包覆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117406B

    公开(公告)日:2022-02-22

    申请号:CN201910294914.6

    申请日:2019-04-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芳纶Ⅲ纳米包覆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方法,先对芳纶Ⅲ纤维进行预处理,再将预处理过的芳纶Ⅲ纤维进行等离子体表面处理,配制PAN和N‑N二甲基甲酰胺混合溶液作为纺丝液,将经等离子体表面处理的芳纶Ⅲ纤维作为芯层,利用静电纺丝平行电极法制备PAN‑芳纶Ⅲ纳米包覆纤维,经乙醇处理干燥后与与环氧树脂基体固化得到PAN‑芳纶Ⅲ纳米包覆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本发明所制备的皮芯结构的纳米包覆纤维,兼具多孔纳米效应和材料特性,既有皮层纳米纤维高孔隙率和比表面积的特征又有芯层芳纶纤维优异的力学性能,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芳纶纤维与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界面粘接性差的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