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306248A
公开(公告)日:2019-10-08
申请号:CN201910513903.2
申请日:2019-06-14
Applicant: 西安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PVDF压电纤维的连续生产方法及装置,PVDF压电纤维的连续生产装置包括生产装置、极化装置和收集辊,极化装置位于生产装置和收集辊中间,生产装置用于产生和输送纤维丝束至极化装置,纤维丝束经极化装置极化后由收集辊进行收集;本发明操作难度低,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安装方便;极化效率快,良品率高,能够连续高效生产所要极化的纤维。
-
公开(公告)号:CN106589810A
公开(公告)日:2017-04-26
申请号:CN201610975918.7
申请日:2016-11-07
Applicant: 西安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纤维/玻璃纤维混杂隐身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具体为:以碳纤维为芯纱,玻璃纤维为编织纱,采用二维编织技术将芯纱和编织纱编织成碳纤维/玻璃纤维包芯纱;然后将碳纤维/玻璃纤维包芯纱织成布,最后利用树脂传递模塑成型工艺将布与环氧树脂进行复合固化,即制得碳纤维/玻璃纤维混杂隐身复合材料。本发明通过碳纤维/玻璃纤维包芯纱结构,利用玻璃纤维的透波性能,使电磁波能够最大限度的进入到包芯纱线内部,然后利用碳纤维的电阻损耗将电磁波能量转化为热能或其他形式的能而耗散掉。同时碳纤维作为芯纱,基本上处于伸直状态,这样可以有效的发挥其力学性能,使得制作的隐身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8481756B
公开(公告)日:2020-05-26
申请号:CN201810145848.1
申请日:2018-02-12
Applicant: 西安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内准各向同性结构‑隐身复合材料,包括基体和增强体,基体和增强体通过VARTM工艺复合固化,基体为树脂,增强体为“三明治”型三维立体编织物,编织物由多层相互平行的纤维层以及垂直于纤维层的法向纤维组成,纤维层由法向纤维通过编织法捆绑在一起。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面内准各向同性结构‑隐身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增强体的编织;步骤2:将增强体装模;步骤3:注胶固化;步骤4:脱模。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隐身复合材料电磁性能各向异性以及抗冲击性能差,受冲击后易分层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812886A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10885176.3
申请日:2024-07-03
Applicant: 西安工程大学
IPC: C08J5/06 , D04B1/14 , D04B21/00 , D01D5/00 , C08L61/14 , C08L9/02 , C08K9/10 , C08K7/06 , C08G8/32 , D01F8/18 , D01F8/14 , D06M11/76 , D06M23/00 , D06M101/32 , D06M101/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损伤碳纤维针织物增强耐烧蚀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1)制备芯层为碳纤维、皮层为PCL纳米纤维与PBAT纳米纤维混合的纳米纤维膜的皮芯型复合纤维;(2)以皮芯型复合纤维为原料制成针织物,再置于超临界CO2环境中进行发泡去除PCL,得到低损伤碳纤维针织物预制件;(3)将预制件浸渍于硼酚醛/丁腈橡胶混合溶液中,取出后干燥来挥发乙酸乙酯;(4)重复步骤(3),直至树脂含量为预制件质量的2.5~3倍;(5)将浸渍完成的预制件置于模具中固化成型,固化后得到低损伤碳纤维针织物增强耐烧蚀复合材料。本发明工艺简单、机械化程度高、不受材料形状尺寸的限制、能够实现大批量制备。
-
公开(公告)号:CN112223879A
公开(公告)日:2021-01-15
申请号:CN202010837664.9
申请日:2020-08-19
Applicant: 西安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自诊断的压电PVDF纤维膜增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将PVDF粉末溶DMF溶剂中得到纺丝原液,将纺丝液注入注射器中并固定至注射泵上,注射针头连接至高压直流电源的正极,接收滚筒上覆盖油纸并与高压直流电源负极相连,在一定条件下,通过静电纺丝得到PVDF纳米纤维膜,将得到的纳米纤维膜烘干,然后与碳纤维布铺层制成压电层合复合材料。本发明利用了PVDF良好的压电性能,通过压电信号输出实现复合材料结构的健康监测,同时,静电纺纤维膜中纳米纤维的纳米尺寸效应可改善层合复合材料的层间剪切性能,使材料兼备良好的力学和优良的压电性能,能够主动、有效、快速、实时地监测出复合材料中的缺陷。
-
公开(公告)号:CN107618228B
公开(公告)日:2019-06-18
申请号:CN201710865756.6
申请日:2017-09-22
Applicant: 西安工程大学
IPC: B32B9/00 , B32B9/04 , D03D25/00 , D06M15/55 , D06M101/40 , D06M101/3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三向正交结构的隐身复合材料,包括混杂纤维三向正交织物,混杂纤维三向正交织物内填充有环氧树脂组合材料;混杂纤维三向正交织物包括正交放置的x方向纱和y方向纱以及z方向纱,z方向纱垂直穿过每层x方向纱和y方向纱,并将x方向纱和y方向纱捆绑。z向纱交替捆绑多层x、y向纱,能避免层合结构的分层,抗冲击力强;采用的气动卧式三维立体织机织造工艺稳定、自动化程度高、生产成本低、整体性好、易于成型。
-
公开(公告)号:CN108481756A
公开(公告)日:2018-09-04
申请号:CN201810145848.1
申请日:2018-02-12
Applicant: 西安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内准各向同性结构-隐身复合材料,包括基体和增强体,基体和增强体通过VARTM工艺复合固化,基体为树脂,增强体为“三明治”型三维立体编织物,编织物由多层相互平行的纤维层以及垂直于纤维层的法向纤维组成,纤维层由法向纤维通过编织法捆绑在一起。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面内准各向同性结构-隐身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增强体的编织;步骤2:将增强体装模;步骤3:注胶固化;步骤4:脱模。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隐身复合材料电磁性能各向异性以及抗冲击性能差,受冲击后易分层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8127979A
公开(公告)日:2018-06-08
申请号:CN201711340019.0
申请日:2017-12-14
Applicant: 西安工程大学
IPC: B32B1/08 , B32B37/10 , B32B37/06 , B32B5/02 , B32B27/02 , B32B27/28 , B32B27/12 , D03D25/00 , D02G3/3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三向正交结构的聚乳酸复合板材,包括正交放置的经纱、纬纱以及法向纱,法向纱垂直穿过每层经纱、纬纱,并将经纱和纬纱捆绑;经纱、纬纱以及法向纱的结构相同,且材料均为复合纤维,复合纤维包括包芯,包芯上包覆有外包层,包芯的材料为麻纤维,外包层的材料为聚乳酸纤维。聚乳酸纤维均匀的包覆在连续增强纤维外表面,能有效的改善聚乳酸树脂基体在材料中分布的不均匀性的问题,同时减少增强纤维束之间的浸渍距离,能显著提高浸渍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7618228A
公开(公告)日:2018-01-23
申请号:CN201710865756.6
申请日:2017-09-22
Applicant: 西安工程大学
IPC: B32B9/00 , B32B9/04 , D03D25/00 , D06M15/55 , D06M101/40 , D06M101/3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三向正交结构的隐身复合材料,包括混杂纤维三向正交织物,混杂纤维三向正交织物内填充有环氧树脂组合材料;混杂纤维三向正交织物包括正交放置的x方向纱和y方向纱以及z方向纱,z方向纱垂直穿过每层x方向纱和y方向纱,并将x方向纱和y方向纱捆绑。z向纱交替捆绑多层x、y向纱,能避免层合结构的分层,抗冲击力强;采用的气动卧式三维立体织机织造工艺稳定、自动化程度高、生产成本低、整体性好、易于成型。
-
公开(公告)号:CN110702500B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1910830763.1
申请日:2019-11-15
Applicant: 西安工程大学
IPC: G01N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滴脱粘测试夹具,包括主块板,上副板,下副板,上刮刀,下刮刀,上压板,下底板,数显表、旋钮、可动元件。主块板的″凹″槽开口方向的左右两端分别对称连接有上副板和下副板,上副板的一侧面上连接上刮刀,下副板的″L″型低平台侧面连接下刮刀,上刮刀和下刮刀连接在同侧;下副板连接上压板和下底板,上压板和下底板上设有″U″型开口,″U″型开口轴线与主块板的开口轴线一致;主块板顶部连接数显表,上压板连接可动元件,可动元件与数显表的测头接触;主块板底部设有旋钮,旋钮与下副板连接。该夹具操作简单,设计合理,制造成本低,夹持试样操作可视,利用数显表显示数据保证了试验的精准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