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776845A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410901467.7
申请日:2024-07-05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IPC: G01M1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薄壁结构件模拟加载实验平台,包括安装平台和加载设备;安装平台包括支撑底座、固定圆筒和固定法兰支座;支撑底座包括固定面,垂直固定在固定面上的装置面,以及连接在固定面和装置面两侧的两个加强肋板;固定圆筒的一个端面垂直连接在支撑底座的装置面,另一个端面用于连接薄壁结构件的一端;固定法兰支座安装在支撑底座的装置面上,且位于固定圆筒内的中心处;加载设备包括空心加载轴和法兰盘;空心加载轴的前端活动连接在固定法兰支座上,末端用于连接砝码完成加载;法兰盘套装在空心加载轴上,且法兰盘与薄壁结构件的另一端连接。实验时,本发明能够根据不同加载类型选择单筒薄壁结构件或双筒薄壁结构件进行实验。
-
公开(公告)号:CN113745824B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110846714.4
申请日:2021-07-26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偶极子探地雷达天线及探地雷达系统,包括固定管,两个偶极子单元对称套设在固定管的外侧,两个偶极子单元之间的缝隙处设置有馈电孔;同轴线电缆贯穿设置在固定管中,同轴线电缆的一端贯穿馈电孔后分别与两个偶极子单元连接,另一端与信号源连接;同轴线电缆包括同轴线本体及若干铁氧体磁环,若干铁氧体磁环依次连续套设在同轴线本体的外侧;本发明将同轴线电缆贯穿在固定管中,形成新型巴伦结构;同轴线电缆采用在同轴线本体外侧设置铁氧体磁环,利用铁氧体磁环的高阻扼流功能,有效扼制了偶极子单元臂上电流流向同轴线电缆外侧表面,确保了偶极子单元两臂上的电流相等,实现了平衡馈电,避免天线方向图的畸变,实现了全向天线。
-
公开(公告)号:CN115657016A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2211329633.8
申请日:2022-10-27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时域探地雷达接收机的快速等效采样方法及系统,利用FPGA芯片生成两路频率相差很大且具有严格时间关系的时钟,一路为高频时钟,一路为低频时钟;再将低频时钟输出用于触发窄脉冲信号源产生脉冲,高频时钟经过组合逻辑处理为门控时钟,输出到可编程延时芯片;最后使门控时钟经过可编程延时芯片后输出到ADC芯片采样触发时钟输入端,完成对天线接收回波的采样过程。这种方法通过低频时钟和高频时钟的配合,以最高100GSPS的超高等效采样率对雷达回波信号每个周期内采集多个点,可以大幅度减小完整雷达回波的采集时间,提高回波数据的扫描速度和实时性,提高雷达设备的移动速度上限。
-
公开(公告)号:CN114186464B
公开(公告)日:2024-01-16
申请号:CN202111525760.0
申请日:2021-12-14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IPC: G06F30/23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加氢站地震事故评估方法及系统,根据加氢站的类型、等级、地理特征进行地震场景预测,根据地震场景预测结果确定场地类别、地震特征,对基本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和基本地震动加速度反应谱特征周期进行调整,建立加氢站关键部件地震事故有限元模型;根据地震事故有限元模型,储氢容器在内压载荷和地震载荷的联合作用下,通过数值模拟计算得到加氢站内关键部件在地震过程中的位移情况及应力应变情况,分析关键部件的失效情况及薄弱部位,可为加氢站关键部件的结构改进、确定关键部件间安全距离及加氢站的选址提供定量的数据支持,防止重要设备倾倒及管路泄露引起火灾爆炸造成的二次灾害,降低加氢站地震事故的安全风险,减少经济损失。
-
公开(公告)号:CN114374088A
公开(公告)日:2022-04-19
申请号:CN202210074747.6
申请日:2022-01-21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平面超宽带探地雷达天线,包括两个枝节单元,两个枝节单元对称设置在介质基板的上表面,两个枝节单元之间设置有馈电间隙;所述馈电结构设置在所述馈电间隙处,所述馈电结构的输出端分别与两个枝节单元相连;枝节单元包括设置在介质基板上表面的两个第一枝节、两个第二枝节及第三枝节;其中,两个第一枝节平行间隔设置;两个第二枝节平行间隔设置,且均位于两个第一枝节之间;第三枝节设置在两个第二枝节之间;第一枝节、第二枝节及第三枝节的长度依次递增;本发明中利用不同长度的枝节形成了多个谐振点,有效拓展了带宽,实现了超宽带,保证钻孔雷达系统中信号的有效辐射,提高了雷达系统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3745824A
公开(公告)日:2021-12-03
申请号:CN202110846714.4
申请日:2021-07-26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偶极子探地雷达天线及探地雷达系统,包括固定管,两个偶极子单元对称套设在固定管的外侧,两个偶极子单元之间的缝隙处设置有馈电孔;同轴线电缆贯穿设置在固定管中,同轴线电缆的一端贯穿馈电孔后分别与两个偶极子单元连接,另一端与信号源连接;同轴线电缆包括同轴线本体及若干铁氧体磁环,若干铁氧体磁环依次连续套设在同轴线本体的外侧;本发明将同轴线电缆贯穿在固定管中,形成新型巴伦结构;同轴线电缆采用在同轴线本体外侧设置铁氧体磁环,利用铁氧体磁环的高阻扼流功能,有效扼制了偶极子单元臂上电流流向同轴线电缆外侧表面,确保了偶极子单元两臂上的电流相等,实现了平衡馈电,避免天线方向图的畸变,实现了全向天线。
-
公开(公告)号:CN104792461B
公开(公告)日:2017-06-06
申请号:CN201510197652.3
申请日:2015-04-23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IPC: G01M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回转体高精度转动惯量在线测量方法,包括3个步骤:(1)电机电流与转动惯量关系建模:根据电机驱动转矩和电流成正比以及电机驱动转矩等于转动惯量和角加速的乘积,推导出电机电流和转动惯量的关系;(2)转动惯量电流系数及电机轴转动惯量的标定:通过若干个已知转动惯量的标准块,对转动惯量电流系数进行标定,然后确定电机轴转动惯量;(3)回转体转动惯量的测量:通过测量电机电流,根据标定好的转动惯量电流系数,计算回转体的转动惯量。本发明的转动惯量测量方法不仅能够实现在线测量,而且具有较高的测量精度,测量精度在3%以内,能够满足大部分测量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4792461A
公开(公告)日:2015-07-22
申请号:CN201510197652.3
申请日:2015-04-23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IPC: G01M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回转体高精度转动惯量在线测量方法,包括3个步骤:(1)电机电流与转动惯量关系建模:根据电机驱动转矩和电流成正比以及电机驱动转矩等于转动惯量和角加速的乘积,推导出电机电流和转动惯量的关系;(2)转动惯量电流系数及电机轴转动惯量的标定:通过若干个已知转动惯量的标准块,对转动惯量电流系数进行标定,然后确定电机轴转动惯量;(3)回转体转动惯量的测量:通过测量电机电流,根据标定好的转动惯量电流系数,计算回转体的转动惯量。本发明的转动惯量测量方法不仅能够实现在线测量,而且具有较高的测量精度,测量精度在3%以内,能够满足大部分测量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8411468A
公开(公告)日:2024-07-30
申请号:CN202410522962.7
申请日:2024-04-28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 西安秦川思源测量仪器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圆弧槽中不完整圆弧面点云拟合方法,包括:建立空间三维平衡kdtree数据结构;利用SVD分解法计算点云法向量;计算所有法向量与均值向量夹角的最大值,删除夹角小于最大值1/3的点;将剩余点云分为左右两部分并叉乘计算初始轴线方向;沿初始轴线方向投影点并计算投影点到拟合圆心点距离与半径差值的标准差;计算已知轴线及沿对应方向投影后的投影点到拟合圆心点的距离与半径差值的标准差;找出最小的Smin及方向向量#imgabs0#以#imgabs1#为轴线向量,重复,以最后一次的方向向量#imgabs2#为最终轴线方向,拟合圆心点的坐标和圆半径。本发明能够在无初始轴线方向向量的情况下,自行计算较好初始轴向方向向量和快速搜索计算最优轴线方向向量和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15902876A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211329636.1
申请日:2022-10-27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IPC: G01S13/88 , G01S13/86 , G01S13/50 , G01S7/282 , G01S7/41 , G01S19/42 , H04L49/351 , H04L61/50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以太网的分时复用多通道探地雷达系统及方法,包括控制主机,以及与其连接的多个雷达探测器;所述控制主机包括控制单元以及与连接的测距单元;所述雷达探测器包括雷达探测模块和人机交互模块,雷达探测模块分别连接人机交互模块和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接收测距单元发送的脉冲,并根据脉冲输出多路相同相位的同步时钟给各雷达探测模块,人机交互模块对同步时钟施加不同的延时后作为参考信号触发脉冲源然后进行采样,避免了多个雷达探测器中的脉冲源同时触发而产生干扰,本发明仅仅增加了以太网交换机和人机交互模块,简化了多通道探地雷达系统的结构,并降低了制造成本低。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