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轻质低阻的复合导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8231021A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410375790.5

    申请日:2024-03-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轻质低阻的复合导体以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复合导体包括外金属壳以及填充在外金属壳内的芯材,外金属壳内壁通过导电型粘结剂或助焊剂及焊料与芯材连接;其中,以非金属碳材、铝材或铜材作为内藏材料,将铜、钢或铝作为外包层,石墨导电胶为导电型粘结剂,钎剂或者ZnCl2和NH3Cl的混合液为助焊剂,依据本发明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复合导体,即铜包碳,钢包碳,铝包碳,钢包铝,铜包铝,钢包铜,钢包碳/铜,钢包碳/铝,铜包碳/铜,铜包碳/铝,铝包碳/铜或铝包碳/铝,与单一材料导体相比具有低密度、低电阻、机械强度高、可弯折以及易安装的特点。

    一种搅拌摩擦焊制备覆钢式铝软连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128484B

    公开(公告)日:2020-10-27

    申请号:CN201811051794.9

    申请日:2018-09-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搅拌摩擦焊制备覆钢式铝软连接方法,通过直接式搅拌摩擦对焊并用间接式搅拌摩擦钎焊(FSB)所形成的两路口字型或U型完整冶金结合通路,既实现了铝片/大厚度铝端板同种金属的双保险焊接,也实现了不锈钢片/铝端板异种金属的双保险焊接。本发明解决了搅拌摩擦焊制作不锈钢片补强的覆钢式铝软连接时,尽管位于最外层的不锈钢片很薄,但不锈钢片的高强度与耐磨性仍能够把钢质搅拌针从根部直接切断的问题;同时解决了不锈钢的热导率远低于铝,使表面的轴肩的摩擦热难以传导至底部,导致下部铝材软化程度不够、塑性流动变差,进而在搅拌区容易形成隧道缺陷的问题;外观美观,开‑闭动作寿命长,双保险提高了焊合可靠性。

    用于碳纤维强化的陶瓷基复合材料的Fe基多元活性高温钎料

    公开(公告)号:CN111085796A

    公开(公告)日:2020-05-01

    申请号:CN201911289761.2

    申请日:2019-12-13

    Abstract: 本发明设计了一种用于碳纤维强化的陶瓷基复合材料的Fe基多元活性高温钎料。主要以低膨胀系数不锈钢作为母合金,不添加降熔元素,钎焊中以钎料中的Fe与碳纤维共晶反应方式获得液相,由此可快速润湿非金属的碳纤维,并有利于提高钎料的熔点、钎焊温度及接头服役温度,还有利于避免降熔元素形成的脆性金属间化合物;由于不锈钢母合金与添加的难熔元素Mo都具有热膨胀系数小、热强性高的优点,故所得钎缝具有热膨胀系数小、耐氧化腐蚀、热强性高的优点,这有利于降低热应力并提高接头的服役温度,改善接头的综合性能;该钎料具有价廉、钎焊温度高、润湿反应快、保温时间短、钎焊接头室温/高温强度高的优点。

    一种利用液相挤入消除搅拌摩擦焊根部缺陷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814507A

    公开(公告)日:2020-02-21

    申请号:CN201910959358.X

    申请日:2019-10-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液相挤入消除搅拌摩擦焊根部缺陷的方法:在焊道正下方的垫板上预置钎料或在对接焊界面预置钎料,用带针工具进行FSW焊接。在针所能触及的被搅拌范围内,利用针搅拌形成的“固相的塑性流动”消除母材原始界面并形成致密接头;在针不能达到的焊缝根部利用摩擦热与变形热使钎料自行熔化并获得液相,再利用工具的挤压实现液相对未焊合间隙的“填充”,并使针尖下方热力影响区内已发生一定程度变形的固态母材溶解入液相中,从而实现去膜、钎缝的合金化及根部母材之间的冶金结合,消除根部未焊透或吻接缺陷。本发明可以保证FSW接头抗拉性能不受根部缺陷影响,改善接头的塑性,提高接头的变形能力与抗裂纹萌生能力,且操作过程简洁省时。

    搭接式免钎料搅拌摩擦直接固相压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990904A

    公开(公告)日:2014-08-20

    申请号:CN201410191079.0

    申请日:2014-05-0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搭接式免钎料搅拌摩擦直接固相压接方法,在无针与钎料的情况下,通过减小上板(铝材)边缘拘束以强化工具扭转作用、将焊道布置在边缘、搅拌头肩部完全覆盖上板边缘,使上板边缘压溃变形与展宽变形最大化,优先实现边缘的破膜与压合,铝材边缘处扭转变形剧烈对下板(钢)表面的扭转作用也变剧烈,有利于破膜与展宽焊道。

    一种基于焊接微区性能测试的残余应力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759504B

    公开(公告)日:2014-04-23

    申请号:CN201210234241.3

    申请日:2012-07-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焊接微区性能测试的残余应力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焊接微区进行微压剪测试来获得焊接微区载荷-位移曲线,建立微压剪试验过程的3D有限元模型,基于改进的Gurson模型进行有限元逆向反推方法获得焊接微区的真应力应变关系;进行焊接残余应力计算,在进行焊接温度场的计算时,不考虑焊接微区力学性能对温度场变化的影响;获得焊接温度场之后,在进行焊接应力场的计算过程中,将焊接微区的真应力-应变曲线作为焊件温度降低时的常温力学性能参数带入焊接计算模型,计算获得焊接残余应力。本发明方法准确性要高于不考虑焊接微区力学性能的残余应力计算方法获得的结果。

    一种手工焊接模拟操作培训中的运条轨迹分析及评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157094B

    公开(公告)日:2012-11-28

    申请号:CN201110059198.7

    申请日:2011-03-11

    Abstract: 一种手工焊接模拟操作培训中的运条轨迹分析及评价方法,使用于焊工焊接运条操作的入门、改进和提高训练。该方法考虑了运条操作中保证焊缝平直、控制适当的焊速与焊缝宽度、在焊缝边缘做适当停留等操作要领,从轨迹的“直线度”、“均匀度”、“均一度”、“焊缝宽度控制”、“焊缝边缘停留时间”以及不同运条轨迹“相似度”对焊工的操作技能进行分析评价。通过该方法的应用,焊工能够训练引弧,运条,收尾等一系列操作,并在操作完成之后复现操作轨迹,能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

    大直径多道无针搅拌摩擦加工制备纤维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319954A

    公开(公告)日:2012-01-18

    申请号:CN201110237967.8

    申请日:2011-08-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直径多道无针搅拌摩擦加工制备纤维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方法,首先预打磨清洗金属基板片;其次在两金属基板间以预置方式夹入经预处理的纤维网或单向纤维束,要求覆板完全覆盖并足以保护纤维网;同时,轻度倾斜安装无针搅拌摩擦工具;启动无针工具在覆板表面旋转摩擦并移动,利用肩的锻压与扭转效应所产生的塑性变形梯度场,既可破碎金属基体界面的氧化膜,又可使发热而软化的金属基体发生围绕纤维的塑性流动而包裹纤维,从而同时实现纤维/基体与基体/基体界面间的致密复合。采用40~50mm以上大直径无针搅拌头进行多道多层搅拌摩擦加工可制得大而厚的纤维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板材。加钎料后可解决纤维损伤与改善界面结合间的矛盾。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