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耦合热-化学-生物的煤炭原位联采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780323A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311861776.8

    申请日:2023-12-2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富油煤开采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耦合热‑化学‑生物的煤炭原位联采系统及方法;本发明在水平井内水力压裂形成裂隙,并注入支撑剂,对地下煤层进行区域划分,将连接电加热器的封隔器设置在区域交界处,同时在注入井和水平井内设置支路管道,水平井每个区域内的支路管道上均设置有阀门和对应的温度传感器;对注入井通入常温流体,并打开电加热器,此时封隔器膨胀,封闭水平井,对煤层进行热解后,关闭电加热器,通入微生物水溶液,利用微生物对多环芳烃的降解作用以及对水油混合物的乳化作用,降低采出混合物的粘度,有效收集粘附、滞留在煤层以及岩石孔壁上的焦油,降低混合物粘度,提高焦油采出率。

    一种煤炭地下原位热解的内循环加热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780303A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311867608.X

    申请日:2023-12-2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煤炭原位热解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煤炭地下原位热解的内循环加热系统及方法。两根竖直设置在煤层中的加热介质注入井和两根竖直设置在煤层中的产物收集井,加热介质注入井底部之间通过若干根第一水平管相连,两根产物收集井底部之间通过若干根第二水平管相连,两根加热介质注入井和若干根第一水平管上设有若干热管,两根加热介质注入井顶部之间通过第一管道相连,产物收集井顶部之间通过第二管道相连,第一管道上设有第一加热装置,第二管道上设有分离模块和第二加热装置。本发明通过设置在煤层内热管提供热量,无需将高温热载体运输到井下,避免热载体损失,且通过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循环利用加热介质和热解产物,提高能量利用率。

    一种利用清洁能源直接空气捕获二氧化碳的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504925B

    公开(公告)日:2023-09-01

    申请号:CN202111679189.8

    申请日:2021-12-3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碳减排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清洁能源直接空气捕获二氧化碳的系统及方法,包括:供能/储能模块、预处理模块、吸附热脱附模块和CO2储存模块;供能/储能模块用于通过清洁能源给整个系统提供电能和热能;并且将收集的多余的清洁能源储存于电池中;预处理模块用于捕集和预处理吸入的空气;吸附热脱附模块用于吸附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热脱附吸附后的CO2;CO2储存模块用于储存热脱附后的CO2。本发明能够对大量富余的清洁能源进行利用,许多清洁能源丰富的地区,因电网结构的未完全覆盖导致了大量的弃光、弃风现象,在这些地区部署本系统,利用这些不易收集、传输的清洁能源为系统供能,极大地降低了成本。

    一种固定床化学链反应装置和整体式载氧体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345245B

    公开(公告)日:2023-04-28

    申请号:CN202111452454.9

    申请日:2021-11-3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能源化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固定床化学链反应装置和整体式载氧体制备方法。所述装置,包括:外壳、保温材料、陶瓷蓄热体和若干个整体式载氧体;所述外壳内部固定有所述保温材料;所述保温材料内部固定有所述陶瓷蓄热体;所述陶瓷蓄热体内部在沿固定床化学链反应装置长度方向开有若干个尺寸相同的直通孔,每个直通孔内装填一个或多个整体式载氧体。有效缓解化学链氧化‑还原循环过程吸放热所导致的反应器内部温度波动过大的状况,进而有效解决气相燃料部分氧化反应因吸热降温导致的反应性能降低的问题,以及载氧体再生反应因过度放热升温导致载氧体局部烧结失活、寿命减少的问题,同时,强化径向热质传递,提升产物选择性。

    一种利用清洁能源直接空气捕获二氧化碳的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504925A

    公开(公告)日:2022-05-17

    申请号:CN202111679189.8

    申请日:2021-12-3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碳减排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清洁能源直接空气捕获二氧化碳的系统及方法,包括:供能/储能模块、预处理模块、吸附热脱附模块和CO2储存模块;供能/储能模块用于通过清洁能源给整个系统提供电能和热能;并且将收集的多余的清洁能源储存于电池中;预处理模块用于捕集和预处理吸入的空气;吸附热脱附模块用于吸附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热脱附吸附后的CO2;CO2储存模块用于储存热脱附后的CO2。本发明能够对大量富余的清洁能源进行利用,许多清洁能源丰富的地区,因电网结构的未完全覆盖导致了大量的弃光、弃风现象,在这些地区部署本系统,利用这些不易收集、传输的清洁能源为系统供能,极大地降低了成本。

    一种液态化学链气化/重整制备富氢合成气系统与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14314509A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111449897.2

    申请日:2021-11-3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可再生能源耦合液态化学链气化/重整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液态化学链气化/重整制备富氢合成气系统与工艺,包括:可再生能源系统、气化/重整系统和载氧体再生系统;可再生能源系统分别与气化/重整系统和载氧体再生系统相连,用于为气化/重整系统和载氧体再生系统提供反应所需能量;气化/重整系统,用于发生液态化学链气化反应或者化学链重整反应;载氧体再生系统,用于采用氧化剂氧化载氧体实现载氧体的再生;载氧体再生系统和气化/重整系统相连。采用可再生能源系统为反应供能,在液态载氧体循环从过程中,无需外加热源,节约能源,且选用液态载氧体进行反应避免载氧体的烧结磨损现象,延长使用寿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