拱形发电装置及无线传感装置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742991A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2310666656.6

    申请日:2023-06-06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拱形发电装置及无线传感装置,属于发电技术领域。包括:固定台、第一拱形发电单元以及第二拱形发电单元;第一拱形发电单元包括第一拱形弹性件以及第一压电发电件,第二拱形发电单元包括第二拱形弹性件以及第二压电发电件,固定台具有安装面,第一拱形弹性件安装于以及第二拱形弹性件均安装于安装面,且第一拱形弹性件沿背离安装面的弯曲,第二拱形弹性件沿背离安装面的方向弯曲,第一拱形弹性件的第一端与第二拱形弹性件的第一端抵接,第一拱形弹性件的第一端与第二拱形弹性件的第一端均相对于安装面可活动,第一压电发电件安装于第一拱形弹性件朝向安装面的表面,第二压电发电件安装于第二拱形弹性件朝向安装面的表面。

    用于人体运动能量收集的能量收集器及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244056B

    公开(公告)日:2023-03-24

    申请号:CN202111583234.X

    申请日:2021-12-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人体运动能量收集的能量收集器及装置及方法,能量收集器包括弹性基底、电磁发电机、压电发电机和摩擦发电机,弹性基底的形状为环形;电磁发电机的第一载体封装盒和第二载体封装盒分别设置于弹性基底内表面且上下正对,并分别设有磁铁和带铁芯线圈,磁铁和带铁芯线圈相对设置;摩擦发电机的电极层设置于第一载体封装盒的下表面,介电层设置于电极层的下表面,金属层设置于第二载体封装盒的上表面,金属层与介电层之间具有空隙;压电发电机的第一压电单晶片和第二压电单晶片分别对称设置于弹性基底左右两侧的内壁。本发明将电磁式、压电式和摩擦电结合来收集人体产生的能量。三种发电机优势互补,提高了能量收集器的工作效率。

    一种无需台阶刻蚀的碳化硅欧姆接触电极结构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650417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1823652.5

    申请日:2024-12-12

    Abstract: 一种无需台阶刻蚀的碳化硅欧姆接触电极结构,在碳化硅衬底片上表层生长有与衬底掺杂类型不同的外延层,在外延层表面制造有金属电极阵列,金属电极的制造过程无需依赖烦琐的微纳制造光刻、刻蚀等工艺,而是使用具有均匀边缘几何形貌的胶带作为掩蔽将欧姆接触电极间隔开,最后将样品均匀切割,形成了没有台阶的矩形传输线电极;本发明基于矩形传输线(TLM)原理,实现了结构更加简单且具有更小漏电流误差的碳化硅欧姆接触电极的制备,克服了传统电极矩形传输线方法制造的复杂工艺问题,降低制造成本的同时大幅缩短了电极制备时间,且易于实现。

    用于人体运动能量收集的能量收集器及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244056A

    公开(公告)日:2022-03-25

    申请号:CN202111583234.X

    申请日:2021-12-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人体运动能量收集的能量收集器及装置及方法,能量收集器包括弹性基底、电磁发电机、压电发电机和摩擦发电机,弹性基底的形状为环形;电磁发电机的第一载体封装盒和第二载体封装盒分别设置于弹性基底内表面且上下正对,并分别设有磁铁和带铁芯线圈,磁铁和带铁芯线圈相对设置;摩擦发电机的电极层设置于第一载体封装盒的下表面,介电层设置于电极层的下表面,金属层设置于第二载体封装盒的上表面,金属层与介电层之间具有空隙;压电发电机的第一压电单晶片和第二压电单晶片分别对称设置于弹性基底左右两侧的内壁。本发明将电磁式、压电式和摩擦电结合来收集人体产生的能量。三种发电机优势互补,提高了能量收集器的工作效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