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面复合浮力材料上光伏发电与潮汐能发电互补的电站

    公开(公告)号:CN115853699B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211345005.9

    申请日:2022-10-31

    Inventor: 陈晖

    Abstract: 海面复合浮力材料上光伏发电与潮汐能发电互补的电站,包括多组太阳能电池板组件,还具有浮动箱、水能发电机构、聚气罩;多组太阳能电池板组件分别安装在浮动箱的上端;水能发电机构包括叶轮轴、水能驱动设备、发电机;每个水能驱动设备包括弹簧、筒体、活塞、喷气管,弹簧位于筒体的内上端,活塞位于筒体的内下端,喷气管安装在筒体上端;水能发电机构的多个筒体分别安装在多个固定孔内;叶轮轴上间隔距离有多个叶轮,浮动箱的两侧安装有轴承座,叶轮轴两端分别套在两侧轴承座的内圈内,发电机的转轴和叶轮轴的一侧安装在一起,聚气罩安装在轴承座的上端。本发明能灵活安装,不会对海岸周边的环境带来影响,有效利用了太阳能和潮汐能发电。

    一种面向深远海探测的环境能原位多源俘获供能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9906334A

    公开(公告)日:2025-04-29

    申请号:CN202411984170.8

    申请日:2024-12-31

    Abstract: 一种面向深远海探测的环境能原位多源俘获供能装置,包括海面水蒸气与太阳光耦合发电组件、海面水蒸气与温差耦合发电组件。海面水蒸气与太阳光耦合发电组件由阵列通孔透明电极、海面水蒸气与太阳光原位俘获发电膜、透明电极共同构成。海面水蒸气与温差耦合发电组件由高导热阵列通孔电极、海面水蒸气与温差原位俘获发电膜、低导热电极共同构成。本发明通过多源环境能耦合原位俘获发电膜和多层组件结构设计,建立原位获取并转化多种环境能的供能装置,满足深远海探测对供能系统的需求,支撑分布式海洋能源体系的完善。

    一种微型能量收集系统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891409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411956015.5

    申请日:2024-12-28

    Applicant: 安徽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型能量收集系统,包括:环境能量采集单元、储能单元和电能汇集与管理单元;环境能量采集单元包括太阳能采集模块、风能采集模块、振动能采集模块和无线电能采集模块,太阳能采集模块用于将光能转换为电能,风能采集模块用于将风能转化为电能,振动能采集模块用于捕获环境中的机械振动并转换为电能,无线电能采集模块用于收集环境中的电磁波能量并实现能量转换;电能汇集与管理单元用于接收不同环境能量源产生的电能,并将不同环境能量源产生的电能对储能单元和负载进行动态调控。本发明同时整合了四种不同类型的能量源,且能够根据负载需求动态调节能量分配,从而保证系统在长期内实现高效、稳定且可持续的能量输出。

    基于环境能量收集的间歇供电系统以及采用该系统的无线物联网节点

    公开(公告)号:CN119835615A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510058508.5

    申请日:2025-01-15

    Applicant: 杨晓宏

    Inventor: 杨晓宏 杨盛翔

    Abstract: 一种基于环境能量收集的间歇供电系统,包括环境能量收集模块、储能元件及监控模块,其特征在于,环境能量收集模块用于收集环境能量转换成电能,储能元件用于存储环境能量收集模块转换的电能,监控模块包括施密特触发器电路及电源输出控制电路,施密特触发电路设置有开启电压阀值和关断电压阀值,监控模块在储能元件两端电压上升到开启电压阀值时开启电源输出,在储能元件两端电压下降到关断电压阀值时关断电源输出。本发明采用通过监测储能元件电压控制供电电源间歇输出的技术方案,降低了非工作状态下的电能消耗,扩展了无源物联网应用电路的适应范围。

    一种海上光能与波浪能结合发电装置及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435281B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510025560.0

    申请日:2025-01-08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海上光能与波浪能结合发电装置及使用方法,属于新能源发电技术领域,本装置包括安装架,安装架上安装有光伏板;安装架的底部设置有支撑部,支撑部的底部安装有浮力部;支撑部上连接有波浪传动部,波浪传动部包括能量转化组件,能量转化组件活动安装于支撑部,能量转化组件的顶部连接有旋转板,旋转板的一端端头连接有第三传动轴,第三传动轴转动安装于安装架的中心位置处,第三传动轴上通过第一传动带连接有第一发电机,第一发电机安装于安装架上,安装架上设置有导向环,导向环与旋转板的另一端端头滑动连接。本装置通过集成光伏板和波浪传动部,在同一装置中同时捕获了光能和波浪能,极大地提高了能源采集的多样性和效率。

    一种波浪自适应多能源混合发电平台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9429002B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510037945.9

    申请日:2025-0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波浪自适应多能源混合发电平台系统,属于风力或者液力发电技术领域,包括基台单元,其为两端的端面呈平行四边形的六面体结构;风能光伏模块;波浪能模块;缓冲组件,其分别设置在所述基台单元的两侧斜面位置;铰接件,若干个基台单元的锐角棱边顺次通过铰接件相铰接组成平台主体,且铰接件用于在其所连接的两个基台单元发生转动时将缓冲组件向外推出。本发明的波浪自适应多能源混合发电平台系统,实现了基台单元间的高位铰和低位铰连接,在主波浪方向形成可随波浪单向协同运动的平台主体。针对相邻基台单元间可能发生碰撞的情况,设置有挤压式缓冲组件,在相邻基台单元间通过缓冲组件进行边缘缓冲式保护防止碰撞。

    一种智能电网的风光储氢燃一体化多能源协调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651698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1961998.1

    申请日:2024-12-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电网的风光储氢燃一体化多能源协调系统及方法,属于电力工程技术领域,包括:风力发电系统,用于捕获风能并转换为电能,为整体系统提供可再生电力;光伏发电系统,用于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长时储能系统,用于储存多余的电能;绿电制氢及增压储氢系统,用于利用可再生电力生产氢气并进行增压储存;燃氢燃气轮机发电系统,用于燃烧储存的氢气并将其转化为电能;烟气余热型溴化锂系统,用于接收高温烟气,并提取烟气的热能进行水的冷却和加热,为终端用户提供制冷和制热服务。本发明通过整合风光、氢能与新一代燃气轮机及备用调峰电厂,实现了多能源的协同利用,显著提升了能源系统的高效性、安全性、稳定性和灵活性。

    一种深远海洋陆域平台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590577A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411805974.7

    申请日:2024-12-10

    Applicant: 深圳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深远海洋陆域平台,包括:功能装置,用于在深远海洋上提供生产作业与生活需求的场所;与功能装置连接的浮沉调节装置,用于调节功能装置及其自身在海面上的沉浮;能源供应装置,用于为功能装置和浮沉调节装置供应电力能源;张力腿系泊装置,用于将功能装置、浮沉调节装置以及能源供应装置固定于预定海域位置,能源供应装置距离浮沉调节装置与功能装置预设距离;功能装置、浮沉调节装置、能源供应装置均具有与海水隔离的空腔结构,均能漂浮于海面上。本发明通过张力腿系泊装置将多个功能不同且具有空腔结构的漂浮装置固定在海洋上,实现漂浮装置在海洋上的稳固锚定,构建出稳定可靠的深远海洋陆域平台,能够抵御极端海洋环境。

    一种具有自发电功能的桥墩抗撞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9531284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510018770.7

    申请日:2025-01-0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结构防灾减灾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具有自发电功能的桥墩抗撞装置。首先,在桥墩上安装太阳能板、白炽灯、报警器和视觉传感器,用于收集能量和撞击预警。其次,围绕桥墩设置由薄钢板和缓冲垫组成的内层和通过固定板连接桥墩的外层,每块固定板上安装柔性抗撞片和转动式连接架,后者通过扭簧连接并设有漂浮件和缓冲器。最后,连接架通过卡扣与曲柄转轴和铅坠控制开关连接。撞击发生时,铅坠控制开关被触发,连接架迅速张开以阻挡撞击物,同时,缓冲器通过旋转分散冲击力,保护桥墩。无撞击状态下,缓冲器在水流带动下转动,将动能转化为电能,供桥梁系统使用。该装置结构简便、易装易拆、节能环保,可实现明显降低桥墩冲击损伤的目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