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H2O2-鲁米诺的化学发光体系以及磷酸三苯酯的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452809B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210981611.3

    申请日:2022-08-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H2O2‑鲁米诺的化学发光体系以及磷酸三苯酯的检测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仍无TPHP的有效检测手段的技术问题。基于H2O2‑鲁米诺的化学发光体系,包括第一组分和第二组分,其中,所述第一组分包括紫外光照射后的第一混合液,所述第一混合液包括H2O2和待测物溶液;所述第二组分包括第二混合液,所述第二混合液包括鲁米诺和缓冲液;其中,所述待测物能够减弱化学发光信号。本发明通过紫外光对H2O2进行氧化,有效促进了·OH的生成,加快了待测物(如TPHP)与·OH的反应,快速消耗了体系中的活性氧自由基,进而使得参与鲁米诺化学发光的活性氧自由基减少,从而使得鲁米诺阴离子氧化分解生成的3‑APA*减少,最终使化学发光体系呈现较大的发光抑制效果。

    诺氟沙星的检测方法以及荧光检测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436332B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210882028.7

    申请日:2022-07-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诺氟沙星的检测方法以及荧光检测材料的制备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荧光变化程度不足、特异性差以及抗干扰能力较差的技术问题。诺氟沙星的检测方法,采用N,S‑CDs,所述N,S‑CDs为氮和硫共掺杂的碳点;检测待测液的第一荧光强度以及待测液和N,S‑CDs的混合物的第二荧光强度,根据第二荧光强度和第一荧光强度的比值与诺氟沙星浓度的线性关系,换算得到待测液中诺氟沙星的浓度。用于检测诺氟沙星的荧光检测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获取包括柠檬酸铵和L‑半胱氨酸的混合液;(2)对混合液进行热处理;(3)将热处理产物分散于水中,然后进行离心处理;(4)对离心处理得到的上清液进行透析处理,即得到用于检测诺氟沙星的N,S‑CDs水溶液。

    原位渗流分布的流动型复合吸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9775961A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510282426.9

    申请日:2025-03-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吸波材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原位渗流分布的流动型复合吸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通过采用农林废弃物作为原料制备得到的流动型复合吸波材料,不仅制备成本低、对环境友好,而且通过加入增稠剂和甘油,能够有效改善流动型复合吸波材料在土壤中的渗透能力、截留分布能力、渗透速度,使得流动型复合吸波材料具备良好的原位渗透分布特性,并有助于改善流动型复合吸波材料的吸波性能,在将其应用于修复土壤时,该流动型复合吸波材料能够在土壤中自主分散并尽可能均匀的分布在土壤中,从而能够有效简化土壤修复过程、降低修复土壤时的能耗和成本,提升土壤的修复效果。

    草甘膦检测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9086614A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410986965.6

    申请日:2024-07-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草甘膦检测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成本高、操作复杂、效率低的技术问题。草甘膦检测材料含有ZnO和掺杂于ZnO晶格中的Fe;XRD图谱在31.8°、34.4°、36.3°、47.6°、56.7°、62.9°和68°处观察到Fe/ZnO的衍射峰;FT‑IR光谱在3445cm‑1、1631cm‑1、1385cm‑1、620cm‑1处具有吸收峰;XPS全谱图在288.6eV、530.4eV、723.9eV、710.7eV、1044.7eV、1021.6eV处具有特征峰。制备方法包括步骤:将可溶性铁盐和可溶性锌盐溶解于有机溶剂中,得到第一反应液;向第一反应液中加入对苯二甲酸,得到第二反应液;向第二反应液中加入形貌调节剂,得到第三反应液;对第三反应液进行高压溶剂热处理,得到固液混合物;收集、洗涤、干燥固液混合物中的沉淀,得到前驱体;在空气气氛中对前驱体进行煅烧处理,得到草甘膦检测材料。

    纳米簇荧光探针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8388511A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410391964.7

    申请日:2024-04-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纳米簇荧光探针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银离子检测存在的灵敏度和选择性较差的技术问题。纳米簇荧光探针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CHP、EtA和反应溶剂搅拌混合,得到第一溶液;(2)向第一溶液中加入Eu3+搅拌混合,得到第二溶液;(3)使第二溶液反应生成含有沉淀的第一固液混合物;(4)对第一固液混合物进行过滤处理,得到第三溶液;(5)使第三溶液反应生成含有晶体的第二固液混合物;(6)对第二固液混合物进行离心和洗涤,得到前驱体;(7)对前驱体进行真空干燥处理,即得到纳米簇荧光探针。本发明的纳米簇荧光探针的制备方法的工艺简单,易于控制,绿色节能,在荧光检测银离子时能够实现双检测。

    检测磷酸三甲苯酯的双发射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7362299A

    公开(公告)日:2024-01-09

    申请号:CN202311049068.4

    申请日:2023-08-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检测磷酸三甲苯酯的双发射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磷酸三甲苯酯检测存在的成本高和时效性低的技术问题。检测磷酸三甲苯酯的双发射荧光探针的XPS全谱图中具有Al2p、C1s、N1s和O1s的特征峰;FT‑IR光谱图中具有O‑H/N‑H、‑COO、Al‑O和C=O的特征峰;荧光光谱中具有双发射波长。检测磷酸三甲苯酯的双发射荧光探针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获取包括铝盐和卟啉的水溶液;将所述水溶液装入反应釜中进行水热反应;水热反应完成后,收集和洗涤沉淀,即得到检测磷酸三甲苯酯的双发射荧光探针。本发明的双发射荧光探针的线性范围宽,响应时间短,抗干扰能力和特异性识别能力强,成功应用于湖水和自来水中磷酸三甲苯酯的分析应用,具有极强的实用性。

    化学发光组合物以及水体中磷酸三丁酯的浓度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429755A

    公开(公告)日:2023-07-14

    申请号:CN202310295612.7

    申请日:2023-03-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化学发光组合物以及水体中磷酸三丁酯的浓度检测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光学检测方法并不能准确、灵敏地检测TNBP的技术问题。化学发光组合物包括:第一溶液,所述第一溶液为包括Ce(SO4)2的酸性水溶液;第二溶液,所述第二溶液为包括可溶性亚硫酸盐的水溶液;使用时,第一溶液先与待测水体混合后形成第一混合物,然后使第一混合物与第二溶液混合形成第二混合物并测试其化学发光强度。水体中磷酸三丁酯的浓度检测方法采用上述的化学发光组合物,具体包括以下步骤:获取第二混合物的化学发光强度;将化学发光强度代入化学发光强度与磷酸三丁酯浓度的线性回归方程中,即得到待测水体中磷酸三丁酯的浓度。

    光催化降解水中抗生素的光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5487867B

    公开(公告)日:2023-07-14

    申请号:CN202210926783.0

    申请日:2022-08-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光催化降解水中抗生素的光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光催化剂包括载体和负载于载体上的活性组分;所述载体具有三维孔隙结构;所述活性组分包括聚吡咯和硫化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载体上负载聚吡咯;将载体放入含有吡咯单体和表面活性剂的第一溶液中,然后再冰水浴下进行聚合反应,从而在载体表面生成聚吡咯;(2)继续在载体上负载硫化锰;将载体放入含有锰盐、L‑半胱氨酸和乙二醇的第二溶液中进行水热反应,从而在载体上原位生成硫化锰。本发明的光催化剂能够对实际水体中的抗生素进行催化降解,且能够获得较高去除率,具有极强的实用性,非常适合于推广使用。

    水体中磷酸三甲苯酯的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656115A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2211127029.7

    申请日:2022-09-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水体中磷酸三甲苯酯的检测方法。水体中磷酸三甲苯酯的检测方法,采用发光金属有机框架对待测水体进行荧光检测;所述发光金属有机框架为铝基金属有机框架。LMOFs具有规则的微孔结构、暴露的活性位点和易调节的功能性质,已被用于测定无机阴离子、金属阳离子和微小分子;其次,LMOFs还具有优异的水稳定性和荧光性能,有望对TCP进行荧光检测,解决现有检测方法存在的成本高、分析周期长、预处理过程困难等局限性。本发明采用的铝基金属有机框架是一种LMOFs,经验证,采用铝基金属有机框架对TCP进行荧光检测,具有检出限低,灵敏度高,特异性识别能力强,线性范围宽,抗干扰能力强的优点,有望成为检测TCP的标准方法,具有极强的实用性。

    用于检测Cr(Ⅵ)的检测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5521773A

    公开(公告)日:2022-12-27

    申请号:CN202211138882.9

    申请日:2022-09-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检测Cr(Ⅵ)的检测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用于检测Cr(Ⅵ)的检测材料,包括氮掺杂碳点以及附着于氮掺杂碳点上的CTAC。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对柠檬酸钠和尿素构成的混合物进行热处理,得到含有氮掺杂碳点的生成物;(2)将生成物分散于水中,得到含有氮掺杂碳点的料液;(3)将料液与CTAC溶液混合,反应后即得到检测材料。经验证,本发明的通过在碳点上掺杂氮元素,并且采用CTAC进一步对氮掺杂碳点进行改性,使得所得检测材料应用于荧光检测Cr(Ⅵ)时的荧光猝灭程度显著提升,并且能够对Cr(Ⅵ)浓度在0.5~1000μM内的待测液进行检测,灵敏度高,线性范围宽,抗干扰能力强,且制备方法工艺简单可控,生产成本低。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