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332639B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申请号:CN202311253249.9
申请日:2023-09-26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PC: G06F30/23 , G06F30/18 , G06F119/14 , G06F119/08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破碎围岩大断面隧道全断面开挖参数识别方法及设备,可以解决在隧道掘进工程中炮孔点位布置不精确的问题。其中,上述方法包括:基于隧道的爆破断面设计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基于爆破设计参数与所述三维有限元模型进行模拟以获取爆破质量参数;在多组所述爆破设计参数中选取最靠近预设质量参数的一组作为目标爆破设计参数,所述预设质量参数为所述隧道的验收等级标准;获取待爆破面的第一热点的第一热成像信息,其中,所述第一热点是在爆破炮孔布置前,基于所述目标爆破设计参数在所述待爆破面实际测量选取的炮孔点位布置的相同的热源发生单元;基于所述第一热成像信息和所述目标爆破设计参数,对实际孔间距参数进行校准。
-
公开(公告)号:CN118015218A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410409108.X
申请日:2024-04-07
Applicant: 中铁七局集团武汉工程有限公司 , 中铁七局集团有限公司 , 武汉理工大学 , 武九铁路客运专线湖北有限责任公司 , 武广铁路客运专线有限责任公司 , 西南交通大学
IPC: G06T17/05 , G06T15/00 , G06T3/403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负荷计算的软弱围岩地层大断面3D建模方法,包括:获取软弱围岩地层的原始地质数据;获取软弱围岩地层的受力状态,并根据实际工程载荷数据,计算软弱围岩地层的应力与形变;根据软弱围岩地层的原始地质数据构建软弱围岩地层大断面的初始三维数字模型,并根据软弱围岩地层的应力与形变在初始三维数字模型中进行融合,获得软弱围岩地层大断面的三维数字模型;对软弱围岩地层大断面的三维数字模型进行加载分析,并根据加载分析结果对三维数字模型进行优化,获得软弱围岩地层大断面的优化三维数字模型。确保最终得到的软弱围岩地层大断面的三维数字模型的准确可靠性,也确保了对地质结构分析的准确性以及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722184A
公开(公告)日:2024-03-19
申请号:CN202310381875.X
申请日:2023-04-11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V级围岩微台阶全断面快速施工方法,包括:在隧道中开挖形成微台阶,并对微台阶进行预加固;对上下台阶同时进行钻孔、爆破、出渣、初喷、安装锚杆和拱架以及喷射混凝土的施工;采用出渣设备进行上下台阶同时出渣。对形成的上下台阶进行同步施工,施工工序可以同时作业,施工作业的需求空间减少,各部工序之间的影响有所降低,平行作业,交叉工序少;在出渣时采用出渣设备替换通常使用的挖掘机,可以对上下台阶进行同时出渣,无需在上台阶上放置挖掘机,提升了隧道整体施工的效率,出渣设备放置在地面上便可对上下台阶进行同时出渣,并且出渣设备是放置在先前完成支护施工的隧道内,保证了施工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569817A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311569721.X
申请日:2023-11-23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隧道全断面掘进随动预警方法及相关设备,涉及隧道挖掘领域,主要为解决隧道在进行全断面挖掘时缺少一种更实时的随动预警方法的问题。该方法包括:获取目标隧道段的地质信息;基于所述目标隧道段的地质信息预估全断面掘进机即将遇到的掘进问题,其中,所述掘进问题包括外部地质问题和/或内部故障问题;基于所述地质信息和所述掘进问题确定告警策略。本发明用于隧道全断面掘进随动预警过程。
-
公开(公告)号:CN117538842A
公开(公告)日:2024-02-09
申请号:CN202311569930.4
申请日:2023-11-23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PC: G01S7/41 , G06F18/241 , G06F18/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隧道全向广域毫米波雷达感知方法及相关设备。方法包括:获取隧道中的第一目标对象的点云信息;针对点云信息进行分类;基于分类后的相邻两帧的点云信息的比较结果,确定第二目标对象;基于点云信息,对第二目标对象进行位置预测,以获得预测位置信息;基于第二目标对象的新的点云信息,确定第二目标对象的实际位置信息;在预测位置信息与实际位置信息之间的误差小于预设误差阈值时,将第二目标对象确定为真实目标对象。由此,可以首先缩小目标追踪过程中的虚假识别数据量,之后确定第二目标对象是否持续运动,最终确定真实目标对象,在提高目标追踪准确性的同时,还能再次滤除掉不期望追踪的目标,为前述过滤操作提供另一层保障。
-
公开(公告)号:CN117005874A
公开(公告)日:2023-11-07
申请号:CN202311222255.8
申请日:2023-09-21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PC: E21D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耦合不良地质的隧道高精度测量和挖掘方法及相关设备,涉及隧道挖掘勘探领域,主要为解决现有的隧道测量和挖掘技术无法更好的耦合不良地质的问题。该方法包括:在初始隧道挖掘策略为钻爆法的情况下,基于掘进锚杆前端的传感器实时获取目标隧道段的地质信息;在所述地质信息反应目标隧道段存在不良地质的情况下,获取目标隧道段的可规避状态;基于所述目标隧道段的可规避状态和不良地质的隧道出露体积确定所述目标隧道段的挖掘策略和测量策略。本发明用于耦合不良地质的隧道高精度测量和挖掘过程。
-
公开(公告)号:CN115420464B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211383574.2
申请日:2022-11-07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地下工程流体压力模拟系统、方法及相关设备,包括:流体模拟单元,用于模拟待测流体;流体注入单元,用于将所述待测流体以目标流速注入待测试样,其中,所述待测试样内部封装有待测气体;压力监测单元,用于监测所述待测试样表面的流体压力;压强监测单元,用于监测所述待测试样内的待测气体压强变化情况;判断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待测气体压强变化情况判断所述待测试样的封闭状态,所述判断单元与所述压强监测单元连接。这样,通过模拟流体构成、控制注入流速,能模拟土壤中的流体对地下工程的冲击和腐蚀,通过在待测试样内封装待测气体,监测气体压强,根据压强变化判断待测试样封闭状态,及流体对地下工程的冲击和腐蚀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15311822B
公开(公告)日:2023-01-24
申请号:CN202211242125.6
申请日:2022-10-11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地下工程耦合地质灾害预警方法及相关设备,包括:获取地下工程的宏观破坏特征;基于所述宏观破坏特征,确定所述地下工程的地质灾害类型;获取所述地下工程的岩体各向异性类型;基于所述地质灾害类型和所述岩体各向异性类型,确定所述地下工程的地质灾害发生的目标监测数据的类型和所述目标监测数据的阈值信息;根据所述目标监测数据的类型,获取所述地下工程的当前监测数据;在所述当前监测数据大于或等于所述阈值信息的情况下,发出灾害预警消息。这样,通过确定地质灾害类型和岩体各向异性类型,对地下工程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类型进行预测,可以减少计算量,对地下工程进行持续监测,降低监测预警的难度,提高预警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238365A
公开(公告)日:2022-10-25
申请号:CN202211091997.7
申请日:2022-09-07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动态深度学习的隧道灾后损伤预警方法及系统,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收集既有隧道样本灾后信息;步骤2:训练评估隧道灾后损伤级别的softmax分类器;步骤3:采集关键指标数据,训练并实时更新预测灾后关键指标发展趋势的LSTM深度学习模型;步骤4:采用LSTM模型预测灾后关键指标发展趋势,并采用softmax分类器根据未来时刻关键指标数值和隧道结构设计参数评估未来时刻隧道系统损伤级别;步骤5:若任一关键指标超过某级阈值或隧道系统达到某损伤级别,则输出对应报警信息和剩余救援时间,否则退出。本发明对灾后隧道系统损伤发展趋势进行超前预测,为隧道灾后高效救援提供指导。
-
公开(公告)号:CN117935126A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410323481.3
申请日:2024-03-21
Applicant: 中铁七局集团武汉工程有限公司 , 中铁七局集团有限公司 , 武九铁路客运专线湖北有限责任公司 , 西南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视频分析技术领域,并具体公开了一种软流塑淤泥质粉质黏士地层注浆加固视频识别方法,包括:获取目标监测地基的软流塑淤泥质粉质黏士地层注浆加固过程的注浆加固监控视频,以及在固结过程中的固结监控视频;基于注浆加固监控视频中的所有地基帧区域的尺寸和帧间位移,分析出目标监测地基在注浆加固过程中的土地变形量;基于固结监控视频中的所有地基帧区域的尺寸和帧间位移,分析出目标监测地基在固结过程中的土地沉降量;基于目标监测基地在注浆加固过程中的土地变形量和在固结过程中的土地沉降量以及各自对应的权重,确定出目标监测地基的注浆加固效果;用以通过视频识别分析,实现对软流塑淤泥质粉质黏士地层注浆加固效果的评估。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