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263969B
公开(公告)日:2023-06-02
申请号:CN201910376395.8
申请日:2019-05-07
Applicant: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IPC: G06Q10/04 , G06Q10/0639 , G06F18/214 , G06N3/0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苹果品质预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货架期苹果品质动态预测系统及预测方法,建立单指标的阈值苹果品质模型,对多元大样本数据进行分类;建立基于多元线性回归方法的苹果内部糖度值,酸度值、硬度值品质建模方法;建立基于RBF神经网络的不同分类下的内部品质的货架期苹果品质时序预测模型;根据货架期苹果品质时序预测模型构建基于苹果内部品质、检测时间t和扫描时间t+k的小样本模型预测大样本差值时序品质模型;根据苹果的糖度、酸度、硬度值建立口感评价模型。本发明能够反馈苹果真实口感,开放的交互式应用程序保证苹果品质评价模型的新鲜度,为货架期的苹果品质动态预测系统健康运行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07653336B
公开(公告)日:2021-03-12
申请号:CN201711098024.5
申请日:2017-11-09
Applicant: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IPC: C12Q1/6895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鉴定小麦春化基因VRN‑B1的引物及其应用。本发明提供了用于鉴定或辅助鉴定待测小麦春化基因VRN‑B1的等位变异类型的引物组,由SEQ ID No.1、SEQ ID No.2和SEQ ID No.3所示的三条引物组成。利用本发明所提供的引物组进行一次多重PCR就可以对春化基因VRN‑B1位点五种等位变异(包括已有四种等位变异和新等位变异Vrn‑B1d)进行有效检测,本发明对于提高小麦育种选择效率,减少品种引种和推广盲目性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1665215A
公开(公告)日:2020-09-15
申请号:CN202010452754.6
申请日:2020-05-26
Applicant: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IPC: G01N21/359 , G01N21/3563 , G01N21/01 , G01N33/02 , H05B45/325 , H05B45/345 , G06N3/1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农产品无损检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嵌入式的苹果成熟度检测系统及方法,对光谱聚类分析用新的低维数据替代原始的高位数据,提取苹果成熟度的特征波长;划分数据样本的训练集和预测集,得到支持向量机模型中的惩罚参数c和核函数参数g;构建苹果成熟度的分类模型;获取样本苹果特征光谱数据,并构建苹果成熟度分类模型;以苹果成熟度分类模型为核心,编写融合苹果成熟度分类模型的控制程序,实现苹果成熟度的无损预测。本发明减少了间接量的预测,降低了工作复杂程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精度;设计小型化的印制电路板,植入嵌入式的的操作系统,设计完成小型便携的苹果成熟度快速分类设备。
-
公开(公告)号:CN117964314A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410185866.8
申请日:2024-02-19
Applicant: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IPC: C04B28/04 , C04B14/04 , C04B111/2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水利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低弹模、高抗渗的塑性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以重量比计,该塑性混凝土包括以下组分:膨润土130‑144份、滑石粉33‑36份、水泥163‑181份、粗骨料772‑791份、细骨料742‑760份、减水剂16‑18份、水293‑326份。在搅拌装置中,将粗骨料、细骨料混合搅拌均匀;然后将筛分所得膨润土、滑石粉以及水泥加入搅拌装置中搅拌混合均匀;将水与减水剂搅拌混合均匀,加入到搅拌装置中搅拌混合均匀;转移至模具中振压或插捣成型,养护得到塑性混凝土。本发明通过在塑性混凝土中加入滑石粉,能在保持塑性混凝土强度的基础上降低其弹性模量,提高抗渗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6655333A
公开(公告)日:2023-08-29
申请号:CN202310775028.1
申请日:2023-06-28
Applicant: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IPC: C04B28/04 , C04B14/48 , C04B16/06 , C04B14/38 , C04B111/24 , C04B111/74 , C04B111/76 , C04B111/3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混凝土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耐高温超高性能混凝土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混凝土材料制备原料包括混凝土基体和纤维,纤维与混凝土基体之间的体积百分比为2.1~2.4:100,纤维包括镀铜钢纤维、聚丙烯纤维和硫酸钙晶须,镀铜钢纤维、聚丙烯纤维和硫酸钙晶须的体积比为1.5~1.7:0.3~0.5:1~4。本发明由于加入硫酸钙晶须、聚丙烯纤维和镀铜钢纤维,保证钢纤维对混凝土材料的增强增韧作用,以及聚丙烯纤维对超高性能混凝土抗爆裂性能的改善作用,提高混凝土材料在高温下的承载力、抗爆裂性能,同时由于其具有优异的耐久性和低廉的成本,因此具有良好的市场推广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10320333A
公开(公告)日:2019-10-11
申请号:CN201910376391.X
申请日:2019-05-07
Applicant: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IPC: G01N33/0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苹果品质评价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多苹果品质指标的可视化评定方法;基于具有可视化强、多指标评价功能的雷达图,建立苹果品质综合评价的方法;该方法是一种将苹果品质因子指标的糖度、酸度、果皮最大力、果肉平均硬度和色泽h*作为苹果品质评价指标,利用雷达图的几何特征技术,综合计算出苹果的品质的评价方法。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雷达图的综合评价方法将苹果品质单一、分散的评价指标集成统一,实现了苹果品质的综合评价,为富士苹果的分级和优质果品的选择提供科学技术手段与方法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06631332A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610828331.3
申请日:2016-09-18
Applicant: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IPC: C05G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夏黑葡萄果实品质的营养液,它是由硼酸、硫酸锌、氯化钙、磷酸二氢钾、尿素、赤霉素(GA3)、N‑苯基‑N’‑噻二唑‑5‑脲(TDZ)、水并加吐温‑20配制而成。本发明配置组分合理,可使夏黑葡萄成熟的果实由未处理的平均单穗重295g、平均单粒重2.59g,提高到处理后平均单穗重737g、平均单粒重6.5g,果实着色期与成熟期均提前7‑10天,果实的色泽、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提高,果穗整齐且松紧度适中,商品性状明显改进。同时由于该营养液中细胞分裂素TDZ含量很低,仅为目前生产上使用量的1/4~1/10,因此降低了TDZ在果实上的残留,提高了葡萄果品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665215B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2010452754.6
申请日:2020-05-26
Applicant: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IPC: G01N21/359 , G01N21/3563 , G01N21/01 , G01N33/02 , H05B45/325 , H05B45/345 , G06N3/12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农产品无损检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嵌入式的苹果成熟度检测系统及方法,对光谱聚类分析用新的低维数据替代原始的高位数据,提取苹果成熟度的特征波长;划分数据样本的训练集和预测集,得到支持向量机模型中的惩罚参数c和核函数参数g;构建苹果成熟度的分类模型;获取样本苹果特征光谱数据,并构建苹果成熟度分类模型;以苹果成熟度分类模型为核心,编写融合苹果成熟度分类模型的控制程序,实现苹果成熟度的无损预测。本发明减少了间接量的预测,降低了工作复杂程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精度;设计小型化的印制电路板,植入嵌入式的的操作系统,设计完成小型便携的苹果成熟度快速分类设备。
-
公开(公告)号:CN117584238A
公开(公告)日:2024-02-23
申请号:CN202311657708.X
申请日:2023-12-05
Applicant: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用于3D打印的钢纤维混凝土整体增强增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宽度略窄于3D打印头打印幅宽的带孔连续不锈钢带卷在可定轴转动的滚轮上;随着3D打印头的移动,在打印混凝土的同时,卷在3D打印头上方的连续不锈钢带展开铺设在混凝土上;压实轮一方面可将不锈钢带压实铺展在打印的混凝土上,另一方面可使混凝土中的部分钢纤维和骨料穿过孔洞。待第一层材料打印完成后,将混凝土打印系统的3D打印头抬升一层的高度,以同样的方式打印第二层材料。以此类推,逐层打印含有不锈钢带的钢纤维混凝土。本发明提出的钢纤维混凝土整体增强增韧方法操作方便,可实现介于二维到三维之间的整体增强增韧,具有良好的市场推广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17484972A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311659446.0
申请日:2023-12-05
Applicant: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混凝土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抗冲击的混凝土层叠复合材料,所述层叠复合材料由不锈钢片和混凝土组成。不锈钢片表面带孔,孔的分布呈等边三角形。孔径的尺寸应介于混凝土中最大骨料粒径的1.2倍至2.0倍之间;孔间距应介于孔径尺寸的2.0倍至3.0倍之间;不锈钢片之间的距离应介于孔径尺寸的2.0倍至3.0倍之间。不锈钢片的边界与混凝土边界的距离应满足相关规范规定的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要求。层叠复合材料可根据性能要求制备含有不同层数不锈钢片的复合材料。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制备强度高、抗冲击性能好混凝土层叠复合材料的方法。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