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134096A
公开(公告)日:2019-01-04
申请号:CN201811274725.4
申请日:2018-10-30
Applicant: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IPC: C05G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5G3/0064 , C05F11/10 , C05G3/00
Abstract: 本发明克瑞森无核葡萄果实膨大着色营养液,是由以下组分及浓度配比而成:赤霉素(GA3)0.0025~0.005%,N‑苯基‑N’‑噻二唑‑5‑脲(TDZ)2.5×10‑5~5.0×10‑5%,吐温‑20两滴,其余为水。其营养液组分简单,所采用的细胞分裂素TDZ浓度很低,仅为常用浓度的1/4~1/10,降低了其在果实上的残留,增强了果实的食用安全性,在促进克瑞森无核葡萄果实膨大、着色方面效果优异,可提早成熟10~15天。营养液只需在花后5~7天蘸穗一次,适合于克瑞森无核葡萄种植区进行大面积推广应用,还适用于无核葡萄品种京早晶、Caner增大果粒和果穗。
-
公开(公告)号:CN103181321A
公开(公告)日:2013-07-03
申请号:CN201310072785.9
申请日:2013-03-07
Applicant: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寒无核葡萄育种的方法,利用我国原产的极抗寒的野生山葡萄(或其与欧亚种葡萄杂交的F1抗寒优株)做父本,与欧亚种葡萄种子败育型无核品种进行杂交,借助胚挽救技术获得抗寒基因与无核性状结合的杂种植株,进一步对杂种植株进行早期抗寒性相关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和抗寒性的综合评价以及进行无核性状的分子检测,以选育抗寒无核葡萄新品种。该方法克服了传统杂交育种技术培育抗寒无核葡萄难度大、周期长、效率低的缺点,比传统杂交育种方法节省育种时间4年以上。通过该方法选育的无核葡萄抗寒性强,适栽范围广,果实品质好,开创了抗寒无核葡萄育种新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3173462A
公开(公告)日:2013-06-26
申请号:CN201210578855.3
申请日:2012-12-27
Applicant: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IPC: C12N15/29 , C12N15/10 , C07K14/415 , C12N15/82
Abstract: 本发明从抗寒性极强的野生山葡萄中克隆了ERD早期脱水应答基因及构建了其植物表达载体。通过简并PCR和RACE的方法,从我国原产的野生山葡萄黑龙江实生中克隆了VaERD15早期脱水应答基因,该基因全长685bp,开放阅读框(ORF)序列为423bp,内含子大小为88bp,编码140个氨基酸,其分子量为16.2kDa,pI为4.80。其开放阅读框核苷酸序列在GenBank上登录号为:JQ687321。同时以pC3301为基础,构建了VaERD15早期脱水应答基因的植物表达载体,可用于抗寒葡萄的基因工程育种,以培养抗寒性强的转基因植株。
-
公开(公告)号:CN1397532A
公开(公告)日:2003-02-19
申请号:CN02139330.3
申请日:2002-08-05
Applicant: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抗病无核葡萄胚挽救培养及成苗培养的培养液,它是由有机营养、无机营养溶解配制而成,它是用于对杂交授粉后剥取的胚珠进行离体胚珠内胚培养,以获得大量杂交后代的胚挽救幼苗,使用本发明可使胚发育率达到20%,成苗率达到12%,且胚发育整齐,畸形胚少,加速了抗病无核葡萄的育种进程,使其达到世界领先地位,本发明将为培育抗病无核葡萄新品种开创广阔的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1054595A
公开(公告)日:2007-10-17
申请号:CN200710017357.0
申请日:2007-02-05
Applicant: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葡萄抗黑痘病育种的基因分子标记方法,是以种间杂交组合白河-35-1×佳利酿的双亲及F1代、F2代为试材,用随机引物OPS03进行扩增,获得约1300对碱基的脱氧核糖核酸片段,对该片段用pGEM-T载体连接,然后转化大肠杆菌DH5α,克隆该片段。经测序,该片段为1365对碱基。按照该序列,人工合成的一个寡聚核苷酸能检测亲本、杂种、欧洲葡萄及野生葡萄抗黑痘病基因的存在与抗黑痘病性状的表达,用作检测葡萄抗黑痘病基因的探针。本发明的分子标记可用作葡萄抗黑痘病育种的早期筛选鉴定;其碱基序列为研究葡萄抗黑痘病基因提供了依据;人工合成的寡聚核苷酸序列具检测葡萄抗黑痘病基因存在与表达的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210233C
公开(公告)日:2005-07-13
申请号:CN03134236.1
申请日:2003-06-03
Applicant: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无核葡萄浆果品质的营养液,它是由十几种有机营养、无机营养溶解配制而成,在无核葡萄开花前7-10天喷施本发明到花絮上,授粉后10天、20天、30天分别喷施本发明到无核葡萄幼果表面上,喷施本发明后的无核葡萄相对未喷施本发明的无核葡萄其果梗耐拉力由86.5g提高到452.1g;果粒耐压力由672.5g提高到2144.4g;落粒率由44.8%降低为20.1%,果粒由1.55g增大到3.63g。冷库内贮藏10天后耐拉力由61.0g提高到415.0g;耐压力由605.0g提高到2135.0g;落粒率由81.6%降低为45.6%。
-
公开(公告)号:CN1415189A
公开(公告)日:2003-05-07
申请号:CN02139331.1
申请日:2002-08-05
Applicant: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抗病无核葡萄高效聚合育种方法。葡萄是世界消费量最大的水果之一,而无核葡萄又占其总量的60%以上,但无核葡萄品种的培育按常规方法却需用7~9年时间,极大地阻碍了无核葡萄产量及品质的提高,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要克服利用常规传统杂交育种技术培育抗病无核葡萄育种周期长、效率低的缺点,公开了一种融常规杂交技术、胚挽救技术、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于一体的高效聚合育种方法体系,使育种时间从7~9年缩短到3~4个月,通过该方法培育的无核葡萄抗病性强,无核比率大,畸果率低,果质品位高,开创了葡萄育种新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1691604A
公开(公告)日:2010-04-07
申请号:CN200910023714.3
申请日:2009-08-27
Applicant: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检测葡萄抗黑痘病基因的分子标记方法,是以种间杂交组合白河-35-1×佳利酿的双亲及F1代、F2代为试材,用随机引物OPS03进行扩增,获得约1300对碱基的脱氧核糖核酸片段,对该片段用pGEM-T载体连接,然后转化大肠杆菌DH5α,克隆该片段。经测序,该片段为1365对碱基。按照该序列,人工合成的一个寡聚核苷酸能检测亲本、杂种、欧洲葡萄及野生葡萄抗黑痘病基因的存在与抗黑痘病性状的表达,用作检测葡萄抗黑痘病基因的探针。本发明的分子标记可用作葡萄抗黑痘病育种的早期筛选鉴定;其碱基序列为研究葡萄抗黑痘病基因提供了依据;人工合成的寡聚核苷酸序列具检测葡萄抗黑痘病基因存在与表达的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458132A
公开(公告)日:2003-11-26
申请号:CN03134236.1
申请日:2003-06-03
Applicant: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无核葡萄浆果品质的营养液,它是由十几种有机营养、无机营养溶解配制而成,在无核葡萄开花前7-10天喷施本发明到花序上,授粉后10天、20天、30天分别喷施本发明到无核葡萄幼果表面上,喷施本发明后的无核葡萄相对未喷施本发明的无核葡萄其果梗耐拉力由86.5g提高到452.1g;果粒耐压力由672.5g提高到2144.4g;落粒率由44.8%降低为20.1%,果粒由1.55g增大到3.63g。冷库内贮藏10天后耐拉力由61.0g提高到415.0g;耐压力由605.0g提高到2135.0g;落粒率由81.6%降低为45.6%。
-
公开(公告)号:CN106631332A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610828331.3
申请日:2016-09-18
Applicant: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IPC: C05G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夏黑葡萄果实品质的营养液,它是由硼酸、硫酸锌、氯化钙、磷酸二氢钾、尿素、赤霉素(GA3)、N‑苯基‑N’‑噻二唑‑5‑脲(TDZ)、水并加吐温‑20配制而成。本发明配置组分合理,可使夏黑葡萄成熟的果实由未处理的平均单穗重295g、平均单粒重2.59g,提高到处理后平均单穗重737g、平均单粒重6.5g,果实着色期与成熟期均提前7‑10天,果实的色泽、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提高,果穗整齐且松紧度适中,商品性状明显改进。同时由于该营养液中细胞分裂素TDZ含量很低,仅为目前生产上使用量的1/4~1/10,因此降低了TDZ在果实上的残留,提高了葡萄果品的安全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