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540600B
公开(公告)日:2022-11-08
申请号:CN202210048893.1
申请日:2022-01-17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增加中锰钢奥氏体含量和稳定性的制备方法,涉及冶金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1)将中锰钢一次加热至温度超过Ac1后保温8‑12min,再冷却至临界区保温1‑2min;所述临界区的温度为Mf‑Ms;(2)二次加热至变形区,以0.1‑0.2/s的应变速度变形,后冷却至20‑40℃;所述变形区的温度为Ms‑Ms+50℃;(3)三次加热至两相区,保温20‑60min,后冷却至20‑40℃;所述两相区的温度为Ac1‑Ac3。本发明所述的中锰钢组织多相细化,组织中奥氏体含量高稳定性好,能够充分的发挥TRIP效应,达到增强增塑的效果,最终获得高性能的中锰钢,将高性能中锰钢使用到汽车上能够有效的降低油耗,减少尾气排放,最终达到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4540600A
公开(公告)日:2022-05-27
申请号:CN202210048893.1
申请日:2022-01-17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增加中锰钢奥氏体含量和稳定性的制备方法,涉及冶金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1)将中锰钢一次加热至温度超过Ac1后保温8‑12min,再冷却至临界区保温1‑2min;所述临界区的温度为Mf‑Ms;(2)二次加热至变形区,以0.1‑0.2/s的应变速度变形,后冷却至20‑40℃;所述变形区的温度为Ms‑Ms+50℃;(3)三次加热至两相区,保温20‑60min,后冷却至20‑40℃;所述两相区的温度为Ac1‑Ac3。本发明所述的中锰钢组织多相细化,组织中奥氏体含量高稳定性好,能够充分的发挥TRIP效应,达到增强增塑的效果,最终获得高性能的中锰钢,将高性能中锰钢使用到汽车上能够有效的降低油耗,减少尾气排放,最终达到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9710381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902152.0
申请日:2024-12-23
Applicant: 魏桥(苏州)轻量化研究院有限公司 ,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强度、耐腐蚀、高疲劳的铸造铝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铸造铝合金包括Al、Si、Cu、Mg、Mn、Ti、Cr、Sr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杂质包含Fe和除Fe以外的其他杂质;通过控制Cu的占比,且在制备时,将各成分混合熔融后精炼,制成铝合金铸锭,然后对其进行热处理、淬火冷却和时效处理;热处理时在不同温度区间按照不同升温速率进行。本发明的铸造铝合金兼具高强、耐蚀及高疲劳特点,可以满足底盘结构铸件的严苛服役要求;且对杂质元素尤其是铁的容忍度高,不仅可以满足大量存在的优质回收铝合金的平级乃至升级使用,自身也可循环使用,减少碳排放。
-
公开(公告)号:CN116629048A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2310510344.6
申请日:2023-05-08
Applicant: 苏州大学 , 江西豪斯特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浙江豪斯特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IPC: G06F30/23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铝合金高温各向异性本构模型和断裂模型的建立方法,包括基于各向异性试样的各向异性系数确定YId2000‑3d的屈服准则参数;根据DIC方法得到的第一应变值和硬化曲线得到的第二应变值确定swift‑voce硬化模型的参数;基于屈服准则参数、swift‑voce硬化模型参数和材料常数进行仿真模拟,得到断裂试样位移‑载荷曲线;将其与实验得到的位移‑载荷曲线进行拟合,确定DF2014韧性断裂模型的断裂参数;根据断裂参数得到三维断裂面及二维断裂轨迹。本发明将swift‑voce硬化模型和DF2014韧性断裂模型相结合,不仅能够准确得到铝合金塑性阶段的应力应变曲线,更好地预测其流变行为,还准确地预测了铝合金的高温断裂行为,使结果更加准确。
-
公开(公告)号:CN114635024B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2210134771.4
申请日:2022-02-14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塑性成形与热处理相结合的中锰钢零件处理方法,特点是包括以下步骤:(1)将中锰钢零件加热至奥氏体转变结束温度Ac3以上30℃‑50℃,保温5‑10分钟,使得组织完全奥氏体化;(2)然后将中锰钢零件在马氏体转变开始温度Ms点和马氏体转变结束温度Mf点之间进行热冲压成形,并保压0‑20s,保压压力为3000KG;(3)再转移至加热炉内,在高于马氏体转变开始温度Ms点30‑50℃进行10s‑60s的碳配分热处理后冷却至室温;(4)最后送至加热炉内在奥氏体化转变开始温度Ac1点和奥氏体化转变结束温度Ac3点之间进行临界区退火热处理并空冷至室温即可,优点是尺寸精度高和性能优异。
-
公开(公告)号:CN114635024A
公开(公告)日:2022-06-17
申请号:CN202210134771.4
申请日:2022-02-14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塑性成形与热处理相结合的中锰钢零件处理方法,特点是包括以下步骤:(1)将中锰钢零件加热至奥氏体转变结束温度Ac3以上30℃‑50℃,保温5‑10分钟,使得组织完全奥氏体化;(2)然后将中锰钢零件在马氏体转变开始温度Ms点和马氏体转变结束温度Mf点之间进行热冲压成形,并保压0‑20s,保压压力为3000KG;(3)再转移至加热炉内,在高于马氏体转变开始温度Ms点30‑50℃进行10s‑60s的碳配分热处理后冷却至室温;(4)最后送至加热炉内在奥氏体化转变开始温度Ac1点和奥氏体化转变结束温度Ac3点之间进行临界区退火热处理并空冷至室温即可,优点是尺寸精度高和性能优异。
-
公开(公告)号:CN217289837U
公开(公告)日:2022-08-26
申请号:CN202123039198.9
申请日:2021-12-06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PC: B21C25/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镁合金型材的挤压模具,特点是包括凹模、凸模、压环和型芯,凹模具有中空的第一内腔,凸模的外轮廓与第一内腔相匹配,且所述凸模可在所述第一内腔往复运动;压环固定在所述凹模的开口端面,压环具有型材入口端、型材出口端,以及中空的第二内腔,第一内腔与第二内腔相连通;型芯设置于型材出口端,其与压环的内壁固定连接,型芯的侧壁与压环的内壁之间形成环形空隙,优点是结构简单、挤压效果好。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