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缸体砂型的快速改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743049A

    公开(公告)日:2021-05-04

    申请号:CN202110117837.4

    申请日:2021-01-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缸体砂型的快速改型方法,该改型方法是利用现有废弃的批产缸体砂型作为基体砂型,对预设目标砂型和基体砂型的结构进行比对并标记需切削和/或需增补部位,对于基体砂型上需切削部位采用无模数字化减材切削的方式进行切削;对于基体砂型上需增补部位,先采用无模数字化减材切削的方式将基体砂型需增补部位处理成较为规则的形状,然后根据基体砂型上处理后的需增补部位的结构特点设计砂型增补块,将砂型增补块镶嵌至基体砂型上即可。即通过切削或增补的方式,将基体砂型改造成为可以再次用于铸造生产的新砂型,使用该改型方法可大幅度降低新产品铸件开发过程中的砂型制作成本,大大缩短新产品的研发周期。

    一种冷冻砂型的制备方法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926481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1211678.4

    申请日:2024-08-30

    Abstract: 一种冷冻砂型的制备方法,涉及铸造技术领域,S1、通过射砂机将干燥的散砂从模具射砂口射入模具型腔,直至模具的压力阀发挥作用,关闭射砂口;S2、通过喷气机将二氧化碳气体从模具装有单向阀的充气孔喷入模具中,充气量为充入散砂质量的1%~2%,静置,确保散砂与二氧化碳充分均匀混合;S3、对模具进行加压并降温,直至二氧化碳气体凝华为干冰,将模具型腔内散砂冷冻成型;S4、打开模具取出冷冻砂型,放置于‑80℃~‑85℃的环境下保存;本发明用耐火度高的铝矾土砂作为砂型原材料可以有效避免高温相变所带来的铸型膨胀的缺点,有效的消除了铸造“脉纹”,保证了铸件的表面质量;冷冻成形后的铸型强度分布均匀,浇注后铸型溃散过程缓慢,可以有效保证铸件的尺寸精度。

    一种3D打印精密铸造模壳的装置及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127306B

    公开(公告)日:2024-01-19

    申请号:CN201710423780.4

    申请日:2017-06-07

    Abstract: 一种3D打印精密铸造模壳的装置及使用方法,包括:计算机及控制系统、移动装置、溶液喷射系统、烘干系统、加粉盒、补粉盒和成形台;计算机及控制系统分别与移动装置、溶液喷射系统和烘干系统相连接;加粉盒和补粉盒设置在成形台上方,加粉盒、补粉盒和成形台之间相互独立,溶液喷射系统设置在加粉盒与烘干系统之间。与传统制作精密铸造模壳的先制作蜡模、再进行制壳方法相比,使用该装置进行精密铸造模壳的制造,能够在保证模壳强度和表面粗糙度的基础上,进一步缩短了制作周期,简化了制作工艺,减少了装置的总数量,而且向补粉盒中添加粉料更加方便,烘干过程与喷射过程同步进行进一步提高了模壳的制造效率。

    一种3D打印粘土型砂铸型的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756731A

    公开(公告)日:2020-02-07

    申请号:CN201911127215.9

    申请日:2019-11-18

    Abstract: 一种3D打印粘土型砂铸型的装置及方法,包括:计算机及控制系统、成形系统、铺粉系统、粘土型砂铸型;计算机及控制系统与成形系统和铺粉系统相连接,成形系统设置在铺粉系统上部,粘土型砂铸型设置在铺粉系统中部。成形系统中溶液喷射系统、溶剂喷射系统与溶液喷射系统移动装置相连接,溶液喷射系统、溶液喷射系统移动装置和烘干系统与成形系统移动装置相连接。铺粉系统中粉末位于成形区底板和补粉区底板上方,成形区底板升降装置与成形区底板连接,补粉区底板升降装置与补粉区底板连接,铺粉装置安装在溶液喷射系统和烘干系统之间,并与成形系统移动装置连接。该铸型采用的方法,能保持低透气性和低发气量的特点,降低铸件中出现气孔的可能性。

    一种采用消失模铸造生产大尺寸圆盘类铸铁件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570664A

    公开(公告)日:2018-01-12

    申请号:CN201610655820.3

    申请日:2016-08-12

    Abstract: 一种采用消失模铸造生产大尺寸圆盘类铸铁件的方法,消失模铸造技术领域,系通过实施“珠粒选择、预先发泡、干燥熟化、模型制作、模型烘干、联接组合、沾涂烘干、组合拆分、干砂振实、负压抽吸、负压浇注、取出清理”技术方案,不仅解决了在铸造生产过程中消失模模型的珠粒选择欠妥和模型强度不足、发气量大、变形大所造成的铸件表面存有缝隙及尺寸因变形出现的不合格等问题,而且还解决了铸件模型燃烧不充分、铁液充型不稳定、铁液凝固不均衡、保压时间不足所产生的渣孔、缩松、缩孔等问题。本发明所述方法,构思新颖,层次清晰,操作简便,且易于实施,另外,铸造生产出的产品件,稳定性强,出品率高,具有可推广的实用价值。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