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540526A
公开(公告)日:2022-05-27
申请号:CN202210289664.9
申请日:2022-03-23
Applicant: 福建医科大学孟超肝胆医院(福州市传染病医院)
IPC: C12Q1/6893 , C12Q1/686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对五种输入性疟原虫分型检测的引物、探针及方法。所述五种输入性疟原虫包括恶性疟原虫、间日疟原虫、三日疟原虫、卵形疟原虫和诺氏疟原虫,所述引物包括8条引物,所述探针包括2条探针。本发明基于多重PCR,利用不对称扩增方法扩增出大量的带有特定标签序列的长链单链DNA产物,结合通用型二维标记探针介导的熔解曲线分析技术,实现单管/闭管双通道的5种疟原虫快速检测及分型。同时,亦可通过内标指示体系正常与否及标本采集质量。检测体系5个检测对象检测下限均为10拷贝数/反应,体系特异性好,选择能力强。该方法有助于输入性疟原虫快速检测和分型,对外防输入疟疾和保持沿海经济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4182022A
公开(公告)日:2022-03-15
申请号:CN202210110195.X
申请日:2022-01-29
Applicant: 福建医科大学孟超肝胆医院(福州市传染病医院) , 西安交通大学
IPC: C12Q1/6886 , C12Q1/6869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基于cfDNA碱基突变频率分布检测肝癌特异突变的方法,是对血液中的基因突变筛选策略,不需要依赖肿瘤组织取样,完全无创性的肿瘤突变检测方案,用于精确性筛选肿瘤来源突变。通过收集肿瘤患者的手术前血液样本与手术后血液样本,分别提取cfDNA进行高通量UMI测序。经过高精度的序列处理与合并后,分别对每个血液样本进行突变检测。鉴定突变后,使用所有体细胞突变在手术前后两个时间点的频率变化对不同类型基因突变进行分群。然后对筛选到的肿瘤来源突变进行整合,筛选出的肿瘤来源特异突变可以进一步用于时间序列样本的肿瘤负荷动态评估。
-
公开(公告)号:CN109943637A
公开(公告)日:2019-06-28
申请号:CN201910295894.4
申请日:2019-04-12
Applicant: 福建医科大学孟超肝胆医院(福州市传染病医院)
IPC: C12Q1/688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循环肿瘤DNA突变检测的肝癌诊断及预后评估系统。包括检测模块、过滤模块、分析模块、汇总模块、可视化模块,所述检测模块、过滤模块、分析模块、汇总模块、可视化模块依次连接;所述检测模块,用于获取突变位点的测序深度、突变Read数、突变频率;所述过滤模块,用于将获取到的突变位点的测序深度、突变Read数、突变频率进行过滤,得到体细胞突变位点;所述分析模块,用于将得到的所有体细胞突变位点进行分析,得到体细胞突变位点数据;所述汇总模块,用于将得到体细胞突变位点数据进行汇总;所述可视化模块,用于将汇总的体细胞突变位点数据进行可视化展示。
-
公开(公告)号:CN114558127A
公开(公告)日:2022-05-31
申请号:CN202210223117.0
申请日:2022-03-09
Applicant: 福建医科大学孟超肝胆医院(福州市传染病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纳米医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搭乘红细胞的肿瘤新生抗原DNA纳米疫苗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DNA纳米疫苗的成分包括PLGA、表达新生抗原的DNA质粒以及阳离子聚合物。所述DNA纳米疫苗为尺寸在20‑200nm范围的球形颗粒,DNA质粒与阳离子聚合物形成的复合物封装于PLGA内部,PLGA作为赋形剂形成稳定的纳米体系。该纳米体系可以提高转染效率,将DNA疫苗有效递送给抗原提呈细胞。在此基础上,本发明还创造性地将上述DNA纳米疫苗搭乘在红细胞表面,巧妙地通过红细胞使得DNA纳米疫苗靶向运输至次级淋巴器官脾脏,激起脾脏免疫,诱导系统性抗肿瘤免疫应答从而达到良好的肿瘤抑制效果,是一种高效安全的新型新生抗原疫苗,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0541022A
公开(公告)日:2019-12-06
申请号:CN201910735947.X
申请日:2019-08-09
Applicant: 福建医科大学孟超肝胆医院(福州市传染病医院)
IPC: C12Q1/6848 , C12Q1/689 , C12Q1/0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核酸检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基于CRISPR-Cas12a系统的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的检测试剂盒及方法。该试剂盒通过采用重组酶聚合酶扩增技术提高检测灵敏度,利用CRISPR-Cas12a特异靶向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靶序列后激活Cas12a的旁路切割活性,可从痰中灵敏、特异地检出结核杆菌分枝复合群。本发明具有无侵入性、可频繁多次检测、检测速度快等优势。相比于目前的PCR检测方法,本发明不需要有升降温功能的热循环仪,通过荧光读数即可检测痰液中的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具有成本低、操作简便、灵敏度高、特异性好等优点,适用于临床的大规模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9367560A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411499024.6
申请日:2024-10-25
Applicant: 福建医科大学孟超肝胆医院(福州市传染病医院)
IPC: A61K48/00 , A61K39/00 , A61K38/17 , A61K38/19 , A61K35/15 , A61K47/36 , A61K47/61 , A61K39/395 , A61K38/20 , A61P35/00 , A61P1/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细胞支架的肿瘤新生抗原DC疫苗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生物医药技术领域。本发明的新生抗原DC疫苗包括由聚合物材料形成具有多孔海绵状结构的细胞支架,以及分散于细胞支架中骨髓来源的树突状细胞BMCD和肿瘤新生抗原,以及与该细胞支架交联在一起的促进促进T细胞或B增殖和分化的活性物质;所述活性物质包括CCL21,所述肿瘤新生抗原来源于肝癌细胞。基于细胞支架的新抗原DC疫苗,在体内实现T细胞的招募,促进DC‑T的相互作用,高效诱导激活新抗原特异性T细胞;而且细胞支架可通过体内植入,模拟淋巴结的免疫微环境,实现基于新抗原DC疫苗激发的抗肿瘤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4214455B
公开(公告)日:2023-11-17
申请号:CN202111482528.3
申请日:2021-12-07
Applicant: 福建医科大学孟超肝胆医院(福州市传染病医院)
IPC: C12Q1/70 , C12Q1/6809 , C12N15/11 , C12R1/9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乙肝病毒DNA快速定量引物探针及其CRISPR/Cas12b检测系统。本发明基于CRISPR/Cas12b系统,在单管里先是通过环介导等温扩增实现目的基因的富集,然后CRISPR/Cas12b系统识别目的基因,激活Cas12b蛋白酶反式切割活性,无差别切割单链DNA分子(包括单链DNA荧光探针),从而发出荧光。本发明的检测系统操作简便,反应快速,灵敏度特异性高,成本较低,可克服传统PCR法检测HBV对场地和人员要求的限制,适合用于社区或医院进行乙肝病毒DNA大规模筛查或定量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4558127B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2210223117.0
申请日:2022-03-09
Applicant: 福建医科大学孟超肝胆医院(福州市传染病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纳米医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搭乘红细胞的肿瘤新生抗原DNA纳米疫苗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DNA纳米疫苗的成分包括PLGA、表达新生抗原的DNA质粒以及阳离子聚合物。所述DNA纳米疫苗为尺寸在20‑200nm范围的球形颗粒,DNA质粒与阳离子聚合物形成的复合物封装于PLGA内部,PLGA作为赋形剂形成稳定的纳米体系。该纳米体系可以提高转染效率,将DNA疫苗有效递送给抗原提呈细胞。在此基础上,本发明还创造性地将上述DNA纳米疫苗搭乘在红细胞表面,巧妙地通过红细胞使得DNA纳米疫苗靶向运输至次级淋巴器官脾脏,激起脾脏免疫,诱导系统性抗肿瘤免疫应答从而达到良好的肿瘤抑制效果,是一种高效安全的新型新生抗原疫苗,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6286801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111474483.5
申请日:2021-12-03
Applicant: 福建医科大学孟超肝胆医院(福州市传染病医院)
IPC: C12N15/11 , C12Q1/70 , C12Q1/684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探针组、检测新型冠状病毒多重核酸靶标的探针组及其试剂盒及检测方法。本发明基于反转录环介导等温扩增(RT‑LAMP)技术,结合核酸内切酶和媒介‑通用探针(报告探针)信号报告模式,实现90分钟内在不依赖于靶标序列设计的荧光探针体系里达到新型冠状病毒双重靶基因特异分析。体系双基因灵敏度均达到100拷贝数/反应,体系特异性良好,无交叉信号。该方法有助于准确快速筛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对新冠肺炎诊治和疫情防控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4601923A
公开(公告)日:2022-06-10
申请号:CN202210439423.8
申请日:2022-04-25
Applicant: 福建医科大学孟超肝胆医院(福州市传染病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新生抗原组合物及在制备治疗肿瘤的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通过鉴定和筛选肿瘤新生抗原、合成新生抗原多肽疫苗,并联合ICIs和TLR激动剂的使用,提供了一种新的基于肿瘤新生抗原疫苗的免疫治疗方案,解决了现有免疫治疗安全性低、肿瘤特异性差、浸润少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