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952018A
公开(公告)日:2007-04-25
申请号:CN200510044947.3
申请日:2005-10-20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Abstract: 酸溶性红曲红色素和酸溶性红曲黄色素的制备方法,以水溶性红曲红色素和水溶性红曲黄色素为原料,在催化剂存在下将水溶性红曲红色素、黄色素与有机酸或其酸酐反应,然后经水洗、过滤、干燥,即得酸溶性红曲红色素和酸溶性红曲黄色素。本发明的色素是天然色素,可溶于酸和/或酸溶液,改变溶液的酸碱度,不会改变色素的色调,并且具有相当好的光、热和金属离子稳定性,可以应用于多种食品中,也可以与其它食品着色剂配合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00491475C
公开(公告)日:2009-05-27
申请号:CN200510044947.3
申请日:2005-10-20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Abstract: 酸溶性红曲红色素和酸溶性红曲黄色素的制备方法,以水溶性红曲红色素和水溶性红曲黄色素为原料,在催化剂存在下将水溶性红曲红色素、黄色素与有机酸或其酸酐反应,然后经水洗、过滤、干燥,即得酸溶性红曲红色素和酸溶性红曲黄色素。本发明的色素是天然色素,可溶于酸和/或酸溶液,改变溶液的酸碱度,不会改变色素的色调,并且具有相当好的光、热和金属离子稳定性,可以应用于多种食品中,也可以与其它食品着色剂配合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952019A
公开(公告)日:2007-04-25
申请号:CN200510044948.8
申请日:2005-10-20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种利用酶解法提取水溶性红曲色素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红曲米→浸泡碱解→加热糊化→酶解→过滤分离→酸沉淀→洗涤→中和→干燥→粉碎→包装。本发明利用酶解工艺,使红曲米中的淀粉转化成可溶性的低聚糖或葡萄糖,有利于改善红曲色素的溶解性,同时使红曲米的组织结构分解,以便让溶解性的红曲色素充分释放,进而易于与其他不溶性的组分分离,既简化了提取工艺,又可以有效地提高红曲色素的提取率,红曲色素的产量可达15~25%。
-
公开(公告)号:CN100560653C
公开(公告)日:2009-11-18
申请号:CN200510044948.8
申请日:2005-10-20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种利用酶解法提取水溶性红曲色素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红曲米→浸泡碱解→加热糊化→酶解→过滤分离→酸沉淀→洗涤→中和→干燥→粉碎→包装。本发明利用酶解工艺,使红曲米中的淀粉转化成可溶性的低聚糖或葡萄糖,有利于改善红曲色素的溶解性,同时使红曲米的组织结构分解,以便让溶解性的红曲色素充分释放,进而易于与其他不溶性的组分分离,既简化了提取工艺,又可以有效地提高红曲色素的提取率,红曲色素的产量可达15~25%。
-
公开(公告)号:CN1951930A
公开(公告)日:2007-04-25
申请号:CN200510044949.2
申请日:2005-10-20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IPC: C07D311/04 , C09B61/00 , A23L1/27
Abstract: 利用水溶性红曲红色素和水溶性红曲黄色素为原料,于有机溶剂及催化剂中,通过与二元酸内酐反应,增长碳链,改变分子结构,降低极性,转化为脂溶性红曲红色素和脂溶性红曲黄色素。这种脂溶性红曲红色素和脂溶性红曲黄色素为天然色素,无毒、无副作用,可用于含油性食品中作为食品着色剂,替代人工合成色素。
-
公开(公告)号:CN1951929A
公开(公告)日:2007-04-25
申请号:CN200510044946.9
申请日:2005-10-20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IPC: C07D311/04 , C09B61/00 , A23L1/27
Abstract: 利用水溶性红曲红色素和水溶性红曲黄色素为原料,在催化剂作用下,通过与二元酸内酐及有机醇反应,增长碳链,改变分子结构,降低极性,转化为油溶性红曲红色素和油溶性红曲黄色素。产品为天然色素,无毒、无副作用,可以作为食品的红色着色剂和黄色着色剂,直接溶于食用油及含油脂食品。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