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191958B
公开(公告)日:2020-10-09
申请号:CN201810019061.0
申请日:2018-01-09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亚麻籽粕抗氧化六肽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抗氧化六肽序列为Tyr‑Ala‑Pro‑Phe‑Tyr‑Leu(YAPFYL),体外实验表明,该多肽具有良好的还原力,同时可以有效清除ABTS和各种活性氧自由基(ORAC)。本发明所涉及的抗氧化肽具有结构简单、抗氧化活力强等特点,可作为现有人工合成抗氧化剂的优良替代,对新型抗氧化保健品开发与应用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8254235B
公开(公告)日:2020-03-17
申请号:CN201810023012.4
申请日:2018-01-10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阵列式加样器,其包括若干个加样针、若干个储液模块、若干个输送驱动装置和气源,若干个储液模块与若干个加样针一一对应且连接,若干个输送驱动装置的一端均与气源连接,若干个输送驱动装置的另一端与若干个储液模块一一对应且连接并用于将储液模块中的试剂推送至加样针进行输出加样,其实现了不同试剂使用不同的试剂针进行加样,免去了试剂针清洗的过程,减少了加样所需时间并简化了运动结构,从而可以使每次加样所需时间减少,保证了在多种不同第一抗体试剂滴加过程中不同切片接触试剂时间的差距大大减小,保证了染色结果的一致性与可重复性,在仪器运行过程中所存储的试剂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极小,保证试剂的安全性和纯净性。
-
公开(公告)号:CN107266540A
公开(公告)日:2017-10-20
申请号:CN201710592912.6
申请日:2017-07-19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结核分枝杆菌延伸因子EF-Tu蛋白的制备方法,属于重组蛋白的制备方法技术领域。所述的结核分枝杆菌EF-Tu(MtbEF-Tu)的氨基酸序列和核苷酸序列分别如SEQ ID NO.1-2所示。本发明采用原核表达系统B834(DE3)宿主菌,对全长的MtbEF-Tu蛋白进行诱导表达,获得折叠正确的上清表达的目的蛋白,解决了MtbEF-Tu蛋白难表达的问题。本发明涉及的一种制备MtbEF-Tu蛋白的方法具有流程简单、周期短、成本低的优点,且获得的蛋白折叠较好,为进一步的结构生物学研究和新型药物设计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02643194B
公开(公告)日:2014-03-12
申请号:CN201210083473.3
申请日:2012-03-27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PC: C07C69/007 , C07C67/33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药物化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泊沙康唑中间体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包含烃化、还原、酰化与交叉偶联四个步骤,得到目标化合物(I)。本发明所提供的合成方法,与现有合成方法相比,具有原料价廉易得,工艺简便,收率高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1923018B
公开(公告)日:2013-01-23
申请号:CN201010282261.9
申请日:2010-09-15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专利涉及一种利用生物组织脱水机进行脱水的方法,属于生物病理检测领域。所述生物组织脱水机为连续进料出料的密闭的样品槽。该脱水机的脱水方式是采用将生物病理组织固定在样品槽中,连续通入浓度从低到高持续变化的脱水剂进行脱水。在组织脱水或透明过程中,根据扩散理论,通过在样品槽中增加搅拌或超声振动,提高分子扩散的速度,加速组织脱水和透明的速率,实现生物病理组织的高效脱水与透明。本发明对于促进生物病理组织检测的速度及效率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1928321B
公开(公告)日:2012-09-05
申请号:CN201010115902.1
申请日:2010-03-02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以熊果酸为母体化合物,通过与酸性氨基酸接合,合成一系列具抗癌活性的经酸性氨基酸化学修饰的熊果酸衍生物。体外药理试验表明,经酸性氨基酸化学修饰的熊果酸衍生物对人肝癌HepG2、人结肠癌HT-29、人胃癌AGS及人神经母细胞瘤SH-SY5Y具有明显的体外抑制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1385741B
公开(公告)日:2012-05-16
申请号:CN200810166422.0
申请日:2003-05-26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PC: A61K31/737 , A61P31/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平均分子量范围为1000至100000,单糖硫酸根取代度为0.2-3.0的α-D-(1-6)-葡聚糖硫酸酯,作为制备抗流感病毒药物的应用。本发明制备了平均分子量范围为1000—100000,单糖硫酸根取代度0.2—3.0的α-D-(1→6)-葡聚糖硫酸酯的实用药物剂型,确定了这些多糖硫酸酯具有单独或与金刚烷胺、病毒唑等现有抗流感药物组成复方后协同抗A型和B型流感病毒的用途。
-
公开(公告)号:CN101363030A
公开(公告)日:2009-02-11
申请号:CN200810071807.9
申请日:2008-09-18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酵母转化与树脂吸附耦合制备2-苯乙醇的方法,采用酵母为生物催化剂,以L-苯丙氨酸为底物,以树脂为产物分离介质,通气搅拌转化,并通过控制葡萄糖流加速率抑制乙醇的生成,控制转化温度25~36℃,pH4~7,转化10~100h,转化液及树脂经后处理制得天然2-苯乙醇,本发明解除2-苯乙醇对生物催化剂的抑制作用,实现目标产物2-苯乙醇从发酵液中的分离,显著提高生产效率和分离效率,降低分离纯化的成本,并实现微生物转化合成2-苯乙醇的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827805A
公开(公告)日:2006-09-06
申请号:CN200610018638.3
申请日:2006-03-23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PC: C22B3/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10/23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嗜热嗜酸菌处理硫化矿技术,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工艺步骤:将耐高温、耐低pH值的嗜热嗜酸菌经过筛选与驯化获得高效生物氧化菌株;对高效生物氧化菌株进行扩培,得到菌体浓度达到1×108个/L以上的接种液;将接种液、硫化矿矿粉、及适合嗜热嗜酸菌生长的生产培养基混合,进行硫化矿的生物氧化浸矿反应,经过反应,当硫化矿矿粉中黄铜矿的铜离子溶出70%以上,或黄铁矿的晶格结构70%以上被破坏时,终止反应。该技术可通过微生物的直接氧化作用和代谢产物的间接氧化作用,将载有金或铜等贵重金属的难处理硫化矿中的硫化物氧化成为可溶性的硫酸盐或易浸出的状态,达到破坏硫化物晶格,从而释放贵重金属离子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552346A
公开(公告)日:2004-12-08
申请号:CN03138400.5
申请日:2003-05-26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PC: A61K31/737 , A61P31/16
Abstract: 多糖硫酸酯作为制备抗流感病毒药物的应用属于合成药物学领域,涉及多糖硫酸酯作为制备抗流感病毒药物的应用,尤其涉及海洋红藻多糖硫酸酯和α-D-(1→6)-葡聚糖硫酸酯作为制备抗流感病毒药物的应用。本发明公开了多糖硫酸酯在抗流感病毒中的应用,制备了α-D-(1→6)-葡聚糖硫酸酯(平均分子量范围为1000-100000,单糖硫酸根取代度0.2-3.0)和海洋红藻多糖硫酸酯如卡拉胶多糖硫酸酯(平均分子量范围为1000-100000,单糖硫酸根取代度1.0-3.0)和紫菜多糖硫酸酯(平均分子量范围为1000-100000,单糖硫酸根取代度0.5-3.0)的实用药物剂型,确定了这些多糖硫酸酯具有单独或与金刚烷胺、病毒唑等现有抗流感药物组成复方后协同抗A型和B型流感病毒的用途。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