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537950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11666267.4
申请日:2024-11-20
Applicant: 神华新街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 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院
IPC: G06F18/214 , C02F1/44 , C02F1/00 , G06F18/27 , G06N20/00 , C02F103/10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脱盐膜构建方法、装置及系统。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取脱盐需求信息,其中,脱盐需求信息用于表征矿井水浓缩应用场景中待构建的目标脱盐膜对应的预期渗透效果;将脱盐需求信息输入至目标回归分析模型进行预测,确定目标单体数据,其中,目标回归分析模型采用训练数据集通过机器学习训练得到,训练数据集基于矿井水浓缩应用场景对应的学术数据库构建;根据目标单体数据进行界面聚合处理,构建目标脱盐膜。本申请解决了相关技术中脱盐膜构建方法的效率低、所构建的脱盐膜性能差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208297A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申请号:CN202410395698.5
申请日:2024-04-02
Applicant: 神华新街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 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院
IPC: E21F17/18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岩层开采区域的渗水透水预警方法、装置和系统,该方法不同于传统漏失液量监测重点落在漏失液点位,本申请对漏失液量的监测点位较为密集,同时将漏失液量以及区间长度结合反应出裂隙具体发育情况,以此达到对覆岩透水漏失事故发生可能性的推断,旨在减少煤矿开采过程中的事故发生概率,保护煤矿工人的安全,并且不同于现有方案,本申请中的采前区域和采后区域的打孔方式均为沿着岩层破断角的斜线方向进行打孔的方式,从而提高了后续对裂隙发育度的计算的精确度,进而解决了现有方案均从纵向多次打孔,从而容易绕过渗水透水区域使得判断结果不符合实际工况,进而造成覆岩渗水透水程度的预测准确度较低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664237A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311689250.6
申请日:2023-12-08
Applicant: 神华新街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 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院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煤柱坝体的风险监测方法、设备和煤柱坝体监测系统,该方法包括:根据三维点云图像构建目标模型;获取第一目标信号并根据第一目标信号确定第一目标位置;获取第二目标信号,根据第一目标位置和第二目标信号确定第一目标范围并根据第一目标位置和第一目标范围更新目标模型;获取第三目标信号,并根据第三目标信号确定第二目标位置;根据第二目标位置确定目标压强并根据第二目标位置和目标压强更新目标模型;在第一目标范围大于第一阈值和/或目标压强大于第二阈值的情况下发出报警信息,报警信息用于提示加固煤柱坝体。该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通过渗流压强监测煤柱坝体不能反映煤柱坝体内部情况导致监测结果不准确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529999A
公开(公告)日:2024-08-23
申请号:CN202310144616.5
申请日:2023-02-21
Applicant: 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院 , 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PC: C04B28/26 , C04B18/12 , C04B111/70 , C04B111/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特别用于煤矿地下水库坝体的防渗加固注浆材料,其制备方法和防渗加固注浆的方法。所述防渗加固注浆材料包括如下组分:组分A,其包含矸石矿粉、超细水泥和水,其中,所述矸石矿粉的平均粒径为0.019mm以下,以及所述超细水泥的平均粒径为0.019mm以下,并且所述矸石矿粉与所述超细水泥的重量之比为0.5~3∶7,水与所述矸石矿粉和所述超细水泥之和的重量比为1∶0.8~1.5;组分B为水玻璃,其波美度为20~40;并且组分A与组分B的重量比为10∶0.1~1。所述加固注浆材料充分利用了采煤过程中的废物矸石,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由其形成的结实体,韧性好,抗变形能力较好。
-
公开(公告)号:CN114216276B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111535047.4
申请日:2021-12-15
Applicant: 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国能神东煤炭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干热岩水循环系统,属于干热岩应用领域。包括:位于干热岩压裂区域两端的注入井与水抽吸井,所述注入井用于向所述干热岩压裂区域注入冷却水,所述水抽吸井将经过干热岩压裂区域加热后的水蒸气引导至发电设备的输入端;地上净化水库以及地下净化水库,所述地上净化水库的进口与所述发电设备的废水输出口通过废水输出管路连通;所述地上净化水库的出口与所述地下净化水库的进口连通,所述地下净化水库的出口与所述注入井连通。本发明保证了干热岩开发过程中水资源的循环利用需求,又保证了干热岩开采过程中水质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4216276A
公开(公告)日:2022-03-22
申请号:CN202111535047.4
申请日:2021-12-15
Applicant: 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国能神东煤炭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干热岩水循环系统,属于干热岩应用领域。包括:位于干热岩压裂区域两端的注入井与水抽吸井,所述注入井用于向所述干热岩压裂区域注入冷却水,所述水抽吸井将经过干热岩压裂区域加热后的水蒸气引导至发电设备的输入端;地上净化水库以及地下净化水库,所述地上净化水库的进口与所述发电设备的废水输出口通过废水输出管路连通;所述地上净化水库的出口与所述地下净化水库的进口连通,所述地下净化水库的出口与所述注入井连通。本发明保证了干热岩开发过程中水资源的循环利用需求,又保证了干热岩开采过程中水质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7231175A
公开(公告)日:2023-12-15
申请号:CN202311434383.9
申请日:2023-10-30
Applicant: 神华新街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模拟煤气共采的试验装置以及模拟煤气共采的试验方法,该模拟煤气共采的试验装置包括:箱体具有容纳腔;移动架设置在箱体上,移动架的第一端与箱体的第一侧滑动连接,移动架的第二端与箱体第二侧滑动连接,移动架沿箱体的第一侧的延伸方向可移动地设置;滑动件可滑动地设置在移动架上;井筒的第一端设置在滑动件上,井筒的第二端伸入至容纳腔内;增压组件包括气源和连通管路,气源的出气口与连通管路连通,连通管路与井筒的第二端连通。通过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模型试验煤层开采模拟并未考虑到煤气共采的情况,无法模拟煤层开采对天然气的影响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189026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1268404.4
申请日:2023-09-27
Applicant: 神华新街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巢式监测井的成井方法。该方法包括:基于多个待监测含水层,向地下钻钻孔;放入步骤,按照预设顺序,在钻孔中放入目标监测管,使目标监测管的滤水管位于第一目标含水层,且目标监测管的实管位于目标监测管的正上方;填充步骤,在第一目标含水层不是第二目标含水层的情况下,在钻孔的第一目标含水层的顶部填充一层混合物,形成第一目标止水层;依次重复放入步骤和填充步骤至少一次,直至第一目标含水层是第二目标含水层结束。该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巢式监测井的成井过程中,采用粘土球和水泥浆形成止水层的方法操作复杂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052339A
公开(公告)日:2023-11-14
申请号:CN202311158900.4
申请日:2023-09-08
Applicant: 神华新街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IPC: E21B33/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套管悬挂装置,包括:夹持座,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夹持座和第二夹持座,所述第一夹持座和所述第二夹持座连接形成用于安装套管的夹持腔;夹持块,活动安装于所述夹持腔内;传动机构,安装于所述夹持座并与所述夹持块连接;防护罩,与所述夹持座连接形成防护腔,以容纳至少部分所述传动机构;驱动件,与所述传动组件传动机构连接并位于所述防护罩外,以驱动所述传动机构动作,进而带动所述夹持块滑动对所述套管进行夹持。本发明通过防护罩所形成的防护腔容纳传动机构的至少部分,避免传动机构的相应部分直接暴露于油井环境中,保证传动机构的传动精度和使用寿命,减少维修成本,有利于拆卸和维修。
-
公开(公告)号:CN119146775A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2411559914.1
申请日:2024-11-04
Applicant: 神华新街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富油煤原位热解的余热回收利用设备,所述富油煤原位热解的余热回收利用设备包括:换热器外壳,气体流速转换组件,联动组件,所述联动组件固定设置在换热器外壳的外壁处,缓冲组件,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普通的余热回收设备在针对富油煤原位热解的高温气体产物进行余热回收时,容易出现换热不充分,余热回收不充分的问题,本申请设计了气体流速转换组件、联动组件和流量控制部,通过气体流速转换组件、联动组件和流量控制部的配合使用,在高温气体流速过快时,可以自动调节控制换热盘管输出的速度,避免了输出气流流速过快导致的换热不充分的问题,提高了余热的回收效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