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导热高强度氮化硅基板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903381A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310872194.3

    申请日:2023-07-1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导热高强度氮化硅基板制备方法,涉及半导体陶瓷基板制造技术领域。该高导热高强度氮化硅基板制备方法是将羚基共聚物改性分散剂、甲苯、无水乙醇、氧化镁、氧化钇、β‑Si3N4晶种、α‑Si3N4粉体按一定比例混合加入球磨罐中球磨24h;在球磨后的混合物中加入丙烯酸树脂以及聚酯增塑剂继续球磨48h,得到氮化硅浆料;将得到氮化硅浆料经过真空脱泡、过滤、流延成型,得到氮化硅生坯;对得到氮化硅生坯进行切割处理,得到切割后的氮化硅生坯;对切割后的氮化硅生坯进行排胶处理,得到排胶后的氮化硅生坯;将排胶后的氮化硅生坯进行气压烧结,得到氮化硅基板。本发明得到的氮化硅基板产品热导率≥90W/m·k,抗弯强度≥750MPa。

    一种具有大方位角城区目标识别算法

    公开(公告)号:CN115656954A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2211297689.X

    申请日:2022-10-22

    Inventor: 杨圆圆 段定峰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大方位角城区目标识别算法,提出了一个新的相关系数,并利用该系数对已有的体散射模型进行修正,并结合该新的体散射模型提出用于PolSAR图像城区目标识别的新的四分量极化目标分解算法。该算法能够有效增强具有大方位角的城区目标的偶次散射能量,减弱体散射能量,使得偶次散射能量强于体散射能量,从而使得城区目标能够被正确的识别和分类。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大方位角城区目标识别算法,用于提高城区目标的识别率。

    集成变压器的恒温发热器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551129A

    公开(公告)日:2022-12-30

    申请号:CN202211252132.4

    申请日:2022-10-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集成变压器的恒温发热器,包括变压器、通过层叠工艺与所述变压器集成在一起的发热组件、第一外电极和第二外电极,所述变压器采用LTCC技术加工,所用磁性介质材料的居里温度对应于恒温时的温度;所述发热组件采用层叠工艺与所述变压器集成形成一体,以充分利用了所述变压器逸散的热能;所述第一外电极和第二外电极与所述变压器连接。本发明将发热严重的变压器集成在磁性材料内部,利用变压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热量来进行发热,同时利用磁性材料本身到达居里温度时会失去磁性的特点来控制温度,从而实现自动恒温的功能。本发明将变压器与磁性材料相结合,将变压器发热严重的缺点利用起来,实现了不需要传感器的自动恒温。

    用于微地震逆时定位的Poynting矢量和偏振矢量混合成像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9148205B

    公开(公告)日:2025-02-21

    申请号:CN202411597271.X

    申请日:2024-11-1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成像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微地震逆时定位的Poynting矢量和偏振矢量混合成像方法,本发明基于弹性波场的Poynting矢量和速度偏振矢量,提出了一种针对微地震逆时成像的Poynting矢量与偏振矢量混合成像条件(PPMIC),该成像条件能够在无需对P波和S波进行解耦的前提下利用P波、S波的时差进行成像,相比于传统成像条件节省了大量的计算时间和计算机存储;同时该成像条件充分利用了波场的偏振和传播方向信息,能够更好的压制成像假象,提升微地震定位的精度。将PPMIC与任意曲线网格有限差分算法结合,极大的拓展了微地震逆时成像算法的应用场景,在不需要对地震数据进行复杂的静校正处理的情况下,能够对复杂地形区域采集的微地震数据进行准确成成像。

    用于微地震逆时定位的Poynting矢量和偏振矢量混合成像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9148205A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2411597271.X

    申请日:2024-11-1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成像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微地震逆时定位的Poynting矢量和偏振矢量混合成像方法,本发明基于弹性波场的Poynting矢量和速度偏振矢量,提出了一种针对微地震逆时成像的Poynting矢量与偏振矢量混合成像条件(PPMIC),该成像条件能够在无需对P波和S波进行解耦的前提下利用P波、S波的时差进行成像,相比于传统成像条件节省了大量的计算时间和计算机存储;同时该成像条件充分利用了波场的偏振和传播方向信息,能够更好的压制成像假象,提升微地震定位的精度。将PPMIC与任意曲线网格有限差分算法结合,极大的拓展了微地震逆时成像算法的应用场景,在不需要对地震数据进行复杂的静校正处理的情况下,能够对复杂地形区域采集的微地震数据进行准确成成像。

    高阶谱驱动的同态滤波高分辨率地震数据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068626A

    公开(公告)日:2023-05-05

    申请号:CN202310207347.2

    申请日:2023-02-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阶谱驱动的同态滤波高分辨率地震数据处理方法,首先输入地震记录,采用谱模拟方法由地震记录估算地震子波的振幅谱,计算地震记录的三阶累积量并进行傅里叶变换得到其相位谱,计算分离点的混合相位子波的相位谱,采用粒子群算法从地震记录的复赛谱序列中确定地震子波与反射系数序列的最佳分离点,从地震记录中分离出混合相位地震子波,并对地震记录进行混合相位子波反褶积,得到混合相位子波反褶积的输出记录。本发明的方法通过同态滤波与高阶谱变换的联合应用,将复杂的高维泛函反演问题降维为单参数反演问题,提高混合相位子波估算的稳定性和计算精度及地震记录的分辨率,增强混合相位子波反褶积方法揭示地下薄层结构的能力。

    一种农作物分类方法、系统、介质、计算机设备及终端

    公开(公告)号:CN115876721A

    公开(公告)日:2023-03-31

    申请号:CN202211429800.6

    申请日:2022-11-1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农作物分类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农作物分类方法、系统、介质、计算机设备及终端,选取VENμS影像作为数据源,以农业区的玉米、大豆和小麦三种农作物为分析对象,利用农作物在不同的物候时具有不同的光谱反射特性,建立作物NDVI时间序列模型,并用Pearson相关系数对作物类型进行判别;通过设置常数忽略云像素,并采用混淆矩阵的方法对作物分类结果进行分析验证。与传统的使用单时相遥感影像进行监督分类和非监督分类的方法相比,本发明提出的方法充分利用多时相的遥感数据,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进行作物分类,总体精度达到79.30%,Kappa系数达到70.61%,有效地弱化了不同作物之间的光谱混淆现象。

    基于多源遥感数据的湿地甲烷排放变化研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067213A

    公开(公告)日:2022-02-18

    申请号:CN202111480518.6

    申请日:2021-12-06

    Inventor: 杨圆圆 蒋利超

    Abstract: 一种基于多源遥感数据的湿地甲烷排放变化研究方法,利用大气红外监测仪反演产品提取湿地甲烷柱浓度和湿地甲烷混合比数据,并将两种数据结合分析,得到湿地的甲烷排放特征;利用随机森林分类方法,对陆地卫星数据进行分类;利用Savitzky‑Golay滤波方法对MODIS归一化植被指数数据进行时序重构;对重构的数据进行分类并利用陆地卫星分类结果进行精度评价;利用重构的分类数据与湿地甲烷排放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利用气象数据和GLDAS数据提取湿地温度和水分条件数据,并进行一致性分析;利用湿地温度和水分数据与湿地甲烷排放数据进行偏相关分析,发现湿地甲烷季节特征主要由土壤温度及水分条件控制,且温度比水分对湿地甲烷排放的影响更加显著。

    基于多源遥感数据的湿地甲烷排放变化研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067213B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111480518.6

    申请日:2021-12-06

    Inventor: 杨圆圆 蒋利超

    Abstract: 一种基于多源遥感数据的湿地甲烷排放变化研究方法,利用大气红外监测仪反演产品提取湿地甲烷柱浓度和湿地甲烷混合比数据,并将两种数据结合分析,得到湿地的甲烷排放特征;利用随机森林分类方法,对陆地卫星数据进行分类;利用Savitzky‑Golay滤波方法对MODIS归一化植被指数数据进行时序重构;对重构的数据进行分类并利用陆地卫星分类结果进行精度评价;利用重构的分类数据与湿地甲烷排放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利用气象数据和GLDAS数据提取湿地温度和水分条件数据,并进行一致性分析;利用湿地温度和水分数据与湿地甲烷排放数据进行偏相关分析,发现湿地甲烷季节特征主要由土壤温度及水分条件控制,且温度比水分对湿地甲烷排放的影响更加显著。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