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875534B
公开(公告)日:2021-01-26
申请号:CN201910332193.3
申请日:2019-04-24
Applicant: 燕山大学
IPC: A61B5/0205 , A61B5/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人体多生理参数采集的可穿戴装置。根据本发明的穿戴装置具体能够包括采集模块主体、采集电极及佩戴装置。其中,采集模块主体能够包括参数采集传感器,嵌入式微处理系统,无线传输模块,电源模块及设备指示灯;采集电极是可与采集模块主体分离的;并且,佩戴装置是可与采集模块主体拆卸的,并且佩戴装置设置有与采集模块主体相连接的底座。根据本发明的穿戴装置能够采集人体肌电信号、脑电信号、脉搏波信号及惯性信号等多个生理参数。并且,根据本发明的穿戴装置具有采集端电极可移动、可拆卸、且固定性好,以及电极线连接稳定,并且佩戴装置能够适于人体多位置佩戴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9875534A
公开(公告)日:2019-06-14
申请号:CN201910332193.3
申请日:2019-04-24
Applicant: 燕山大学
IPC: A61B5/0205 , A61B5/0476 , A61B5/0488 , A61B5/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人体多生理参数采集的可穿戴装置。根据本发明的穿戴装置具体能够包括采集模块主体、采集电极及佩戴装置。其中,采集模块主体能够包括参数采集传感器,嵌入式微处理系统,无线传输模块,电源模块及设备指示灯;采集电极是可与采集模块主体分离的;并且,佩戴装置是可与采集模块主体拆卸的,并且佩戴装置设置有与采集模块主体相连接的底座。根据本发明的穿戴装置能够采集人体肌电信号、脑电信号、脉搏波信号及惯性信号等多个生理参数。并且,根据本发明的穿戴装置具有采集端电极可移动、可拆卸、且固定性好,以及电极线连接稳定,并且佩戴装置能够适于人体多位置佩戴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7411741A
公开(公告)日:2017-12-01
申请号:CN201710588631.3
申请日:2017-07-19
Applicant: 燕山大学
IPC: A61B5/048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B5/0488 , A61B5/7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相干性—非负矩阵分解的多通道肌电耦合特性分析方法,将传统相干性分析和非负矩阵分解相结合,首先同步采集多通道肌电信号并对其进行预处理,再计算多通道肌电信号相干性,最后通过非负矩阵分解获得各个频段肌间功能连接强度。本发明定量分析多通道肌电耦合特性以及各个频段肌间功能连接强度,为深入探索中枢神经系统运动控制机制提供有效的观察手段,在康复医学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9331453A
公开(公告)日:2019-02-15
申请号:CN201811181254.2
申请日:2018-10-11
Applicant: 燕山大学
IPC: A63B71/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肌电反馈与Kinect交互的虚拟康复系统及训练方法,所述系统包括数据采集部分和虚拟现实人机交互部分;所述数据采集部分包括肌电信号数据采集模块和Kinect肢体动作识别模块;所述虚拟现实人机交互部分包括康复训练方式选择模块和虚拟现实人机交互模块;所述系统的康复训练方式包括肌电反馈方式、Kinect交互方式和肌电+Kinect结合方式,从而可以满足患者不同关节康复训练的需求;所述肌电+Kinect结合方式为一种全新的康复训练方法,通过Kinect进行肢体动作识别,由肌电信号进行肌力大小评估,实现对虚拟康复训练场景难度系数的自适应调整,从而可以满足患者的个性化康复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09011097A
公开(公告)日:2018-12-18
申请号:CN201810834728.2
申请日:2018-07-26
Applicant: 燕山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M21/00 , A61M2021/0011 , A63B71/0619 , A63B71/0622 , A63B2071/0638 , A63B2071/0647 , A63B2230/105 , G06F3/011 , G06F3/015 , G16H20/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运动想象与增强现实的康复训练方法,所述康复训练方法将运动想象与增强现实技术相结合,针对脑卒中软瘫期患者运动能力十分微弱的特征,设计基于运动想象的康复训练模式,即对患者的脑电信号进行采集、处理和分析,基于运动想象,通过离线训练和在线控制,来实现对康复场景的控制;利用Kinect扫描技术来获取真实场景,通过增强现实技术,将虚拟物体添加到真实场景中,达到对现实增强的效果,患者可以通过运动想象模式实现对真实场景中虚拟物体的控制,完成相应的任务,这大大提高了患者康复训练的积极性,从而可以达到脑功能重塑的效果,进而有利于患者的康复。本发明大大提高了患者康复训练的积极性,能够达到脑功能重塑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9192272A
公开(公告)日:2019-01-11
申请号:CN201811415805.7
申请日:2018-11-26
Applicant: 燕山大学
IPC: G16H20/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Leap Motion与VR相结合的手功能康复训练系统及其实现方法,将传感捕获技术与虚拟现实技术相结合,通过Leap Motion手部移动追踪及高精度手指识别技术实时获取用户手部的运动数据并映射到由VR构建的沉浸式虚拟场景中进行实时交互,同时设定诸如手势训练、手指控制能力提升训练如双指对捏、球状抓握、柱状抓握等贴近日常生活的训练任务,为因疾病或损伤造成的手功能运动障碍用户提供康复训练方案。本发明提高了用户康复训练的趣味性与主动性,加速用户运动神经功能重塑的效果,能有效缓解当前医师资源紧缺现状。
-
公开(公告)号:CN108853946A
公开(公告)日:2018-11-23
申请号:CN201810748176.3
申请日:2018-07-10
Applicant: 燕山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3B24/0062 , A63B24/0003 , A63B24/0087 , A63B71/0619 , A63B71/0622 , A63B2071/063 , A63B2071/069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运动健身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虚拟场景的交互式健身系统及方法。包括健身器材,Kinect传感器,大屏显示器,计算机主机,音响,健身管理系统,健身用户可选择不同器械与虚拟场景相结合,通过引入动作评估纠正和视、听、触觉多方面反馈来及时修正、规范健身动作,达到快速养成规范健身效果。实时评估用户健身动作,根据其完成效果自适应改变动作触发阈值或项目种类以调整训练难度系数,同时还可通过调整训练次数、训练时间、选择不同器械来调整训练难度。在系统检测到用户完全正确完成某一健身动作时,训练次数便自动增加一次,直到用户完成本项训练设定的目标次数后方可进入下个一训练项目,实现训练节奏主动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07845285A
公开(公告)日:2018-03-27
申请号:CN201710893544.9
申请日:2017-09-28
Applicant: 燕山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无线通信的大中型停车场车位智能管理系统及方法,车位信息检测与传输部分、停车场管理员系统部分、客户端手机APP部分。本发明所述的停车位智能管理系统,运用超声测距技术检测车位占用情况,通过Zigbee无线通信模块,将车位数据进行实时无线传送;作为无线网络协调器的通信模块将所有车位信息上传至管理员系统部分,通过管理员系统软件及界面实时显示车位空余数量、使用数量等信息;结合客户端手机APP的使用,车主可以实现对所需停车位的预约及自动缴费,有效缩短车主停车时间,停车场管理员可以通过此系统进一步实现停车场车位的智能管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大中型停车场的管理成本并提高其管理效率。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