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析氢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996515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1088466.1

    申请日:2024-08-09

    Applicant: 燕山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析氢催化剂的制备方法,通过对铁网进行浸泡NiCl2溶液,然后经由等离子体表面处理得到Ni(OH)2/Fe催化剂,最后进行水浴加热得到Pt@Ni(OH)2/Fe催化剂,该催化剂具有优异析氢性能和较大的电化学比表面积,制备得到的高效析氢催化剂形貌为致密的纳米片花结构,在强碱条件下具有优异的电解水性能和良好的稳定性。

    一步合成耐高温耐强碱的高效NiFeS-OH析氧催化剂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939939B

    公开(公告)日:2023-06-16

    申请号:CN202010819758.3

    申请日:2020-08-14

    Applicant: 燕山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催化领域,具体是一步合成耐高温耐强碱的高效NiFeS‑OH析氧催化剂的方法。将泡沫镍先后用稀盐酸,乙醇,蒸馏水浸泡超声预处理,0.2~0.5g六水合硝酸铁溶于15mL蒸馏水与5ml乙二醇混合溶液中,0.02~0.08g升华硫溶于30mL甲苯或二甲苯溶液中,两种溶液混合,得到有界面分层的溶液,将泡沫镍片置于上述溶液中,在马费炉中煅烧,冷却后用蒸馏水洗净即得。本发明方法在高温下反应,羟基为配位基团,升华硫与铁离子原位生长到泡沫镍上,从而制备出耐高温耐强碱的高效NiFeS‑OH析氧催化剂,满足工业生产中耐高温耐强碱的生产环境,析氧过电位低,对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种以MOF衍生制备碳包覆CoTiO3纳米微晶材料的合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666544B

    公开(公告)日:2020-11-06

    申请号:CN201810346096.5

    申请日:2018-04-18

    Applicant: 燕山大学

    Abstract: 一种以MOF衍生制备碳包覆CoTiO3纳米微晶材料的合成方法,其主要是将CoCl2·6H2O和配体(均苯三甲酸、2‑甲基咪唑、对苯二甲酸)溶解于溶剂(N,N‑二甲基甲酰胺、无水甲醇、无水乙醇)中使用特氟龙反应釜利用溶剂热法制备钴基MOF,然后,将钴基MOF分散到无水甲醇溶液中加入钛酸丁酯的无水甲醇溶液再进行一次溶剂热使钛氧化物复合到钴基MOF上,得到前驱体,最后利用特制的不锈钢釜在保护气下密闭进行合金化反应,生成碳包覆的CoTiO3纳米微晶材料。本发明合成成本低、反应条件温和、重复性高,所制备材料纳米微晶粒径小,碳对CoTiO3纳米微晶包覆均匀,制备的碳包覆CoTiO3纳米微晶材料电化学性能优良。

    具有高体积比电容的氟氮共掺杂石墨化碳微球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103430A

    公开(公告)日:2014-10-15

    申请号:CN201410260255.1

    申请日:2014-06-12

    Applicant: 燕山大学

    Abstract: 一种具有高体积比电容的氟氮共掺杂石墨化碳微球的方法,其主要是:在氮气保护下,将碳源、氮源、氟源和表面活性剂依次加入到反应釜中,搅拌10~30分钟,密封该反应釜;然后将该反应釜置于坩锅炉中,在300~600℃下加热6~48h,待反应釜自然冷却到室温,取出反应物;将获得的反应物依次用无水乙醇、0.1M~5M稀盐酸和蒸馏水洗涤3~6次,过滤,将所得的粉末置于真空干燥箱中于60~100℃真空干燥6~12h。本发明工艺简单、反应条件温和、重复性高、成本低;并且制备的氟、氮共掺杂石墨化碳微球具有很高的密度,在碱性环境下表现出良好的电化学性能,具有非常高的体积比电容和好的循环稳定性,在改善电容器电极材料的性能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一步合成耐高温耐强碱的高效NiFeS-OH析氧催化剂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939939A

    公开(公告)日:2020-11-17

    申请号:CN202010819758.3

    申请日:2020-08-14

    Applicant: 燕山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催化领域,具体是一步合成耐高温耐强碱的高效NiFeS-OH析氧催化剂的方法。将泡沫镍先后用稀盐酸,乙醇,蒸馏水浸泡超声预处理,0.2~0.5g六水合硝酸铁溶于15mL蒸馏水与5ml乙二醇混合溶液中,0.02~0.08g升华硫溶于30mL甲苯或二甲苯溶液中,两种溶液混合,得到有界面分层的溶液,将泡沫镍片置于上述溶液中,在马费炉中煅烧,冷却后用蒸馏水洗净即得。本发明方法在高温下反应,羟基为配位基团,升华硫与铁离子原位生长到泡沫镍上,从而制备出耐高温耐强碱的高效NiFeS-OH析氧催化剂,满足工业生产中耐高温耐强碱的生产环境,析氧过电位低,对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利用染料废液制备多孔碳材料的方法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0255528A

    公开(公告)日:2019-09-20

    申请号:CN201910676775.3

    申请日:2019-07-25

    Applicant: 燕山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染料废液制备多孔碳材料的方法及其应用。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絮凝剂加入染料废液中加热搅拌,冷却后得到染料废液胶体;(2)将染料废液胶体干燥,研磨成粉末;(3)将粉末煅烧,得到多孔碳材料。本发明通过向染料废液中加絮凝剂回收利用废水中的染料,絮凝剂在废液中起到架构染料大分子的作用,染料废液胶碳化后的材料具有三维多孔、比表面积大、含氮量高的特点,用该发明方法处理染料废液既能保护环境,又可以变废为宝。本发明方法简单、易于工业化生产,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同时,通过本发明的方法将制备得到的多孔碳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可以很好实现电池的脱锂嵌锂,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一种以MOF衍生制备碳包覆CoTiO3纳米微晶材料的合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666544A

    公开(公告)日:2018-10-16

    申请号:CN201810346096.5

    申请日:2018-04-18

    Applicant: 燕山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366 B82Y30/00 H01M4/52 H01M4/583 H01M10/0525

    Abstract: 一种以MOF衍生制备碳包覆CoTiO3纳米微晶材料的合成方法,其主要是将CoCl2·6H2O和配体(均苯三甲酸、2-甲基咪唑、对苯二甲酸)溶解于溶剂(N,N-二甲基甲酰胺、无水甲醇、无水乙醇)中使用特氟龙反应釜利用溶剂热法制备钴基MOF,然后,将钴基MOF分散到无水甲醇溶液中加入钛酸丁酯的无水甲醇溶液再进行一次溶剂热使钛氧化物复合到钴基MOF上,得到前驱体,最后利用特制的不锈钢釜在保护气下密闭进行合金化反应,生成碳包覆的CoTiO3纳米微晶材料。本发明合成成本低、反应条件温和、重复性高,所制备材料纳米微晶粒径小,碳对CoTiO3纳米微晶包覆均匀,制备的碳包覆CoTiO3纳米微晶材料电化学性能优良。

    一种碘氮共掺碳微球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919467A

    公开(公告)日:2018-04-17

    申请号:CN201711115455.8

    申请日:2017-11-13

    Applicant: 燕山大学

    Abstract: 一种碘氮共掺碳微球的制备方法,其主要是将质量百分比wt%为12~60%的碳源、26~76%的氮源、3~28%的碘源和1~10%的表面活性剂依次加入到不锈钢反应釜中,然后搅拌10~30分钟,密封反应釜;再将不锈钢反应釜置于坩锅炉中,在300~600℃下加热6~48h,然后待反应釜自然冷却到室温,取出混合物;依次用无水乙醇、稀盐酸和蒸馏水对混合物洗涤3~6次,过滤,将所得的粉末置于真空干燥箱中60~100℃下干燥6~12h,真空度0.1MPa,制得碘氮共掺杂的碳微球。本发明合成工艺简单,反应条件温和,重复性高,其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有着较高的体积比电容。

    一种用松针基活性炭材料制备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692616A

    公开(公告)日:2016-06-22

    申请号:CN201610023227.7

    申请日:2016-01-14

    Applicant: 燕山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松针基活性炭材料制备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方法,它主要是将松针通过真空冷冻干燥技术预处理,经过高温600~900℃制备得松针生物碳,再将松针生物碳和活化剂按质量百分比1:0.5~4混合均匀,500~900℃恒温碳化0.5~2小时,制得活化产物,将活化产物用浓酸浸泡后洗涤、烘干,制得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AC-PN)。本发明的松针原料来源广泛,可再生,成本低廉,制备工艺简便,反应条件相对温和,重复性好,易实现产业化;制备的松针基活性炭材料拥有较高比电容,循环稳定性好,比表面积高达1382m2g-1,平均孔径为3.67nm,在6M KOH溶液中,1A g-1电流密度下,测得电容高达181Fg-1,且循环稳定性好,是一种相对理想的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