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542452A
公开(公告)日:2024-02-09
申请号:CN202311475523.7
申请日:2023-11-07
Applicant: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热模数计算的蠕化率表征方法、设备及介质,其中方法包括:获取第一样本铸件各部位的热模数、原铁水的含硫量、蠕化剂加入量以及蠕化率;确定所述样本铸件各部位分别对应的所述热模数、所述含硫量、所述蠕化剂加入量以及所述蠕化率之间的表征模型;通过第二样本铸件各部位的蠕化率对所述表征模型对进行验证;使用通过验证的所述表征模型预测待检测铸件的蠕化率。通过仿真模拟计算和回归分析等手段,利用热模数并结合铁水的含硫量和蠕化剂加入量,预测铸件不同部位的蠕化率,并建立“蠕化率‑热模数‑含硫量‑蠕化剂量”四者之间的数学关系模型,实现对铸件不同部位蠕化率的精准预测。
-
公开(公告)号:CN116913438B
公开(公告)日:2023-12-15
申请号:CN202311160923.9
申请日:2023-09-11
Applicant: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IPC: G16C60/00 , B22C9/02 , B22D46/00 , G06F30/23 , G06F17/11 , G06F111/10 , G06F113/22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冷冻砂型冷冻温度计算方法及装置,通过已知浇注时的温度范围设定第一浇注温度,进而通过结合生产环境温度,反向计算得到砂型冷冻温度,使得所获得的砂型冷冻温度更符合实际工艺流程,且进一步通过正向升温计算,验证所获得的砂型冷冻温度是否满足工艺需求,解决了冷冻砂型由冷冻仓出库后,温度升温至一定数值,砂型形状及基础性能发生变化,若冷冻砂型的砂型冷冻温度设置不当而影响铸件质量的问题,实现了砂型冷冻温度在任何温度条件下的快速预测,为工艺人员进行工艺的实施时,砂型冷冻温度的设定提供了指导作用,相关的预测及优化结果保证了冷冻砂型工艺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226949A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310149539.2
申请日:2023-02-21
Applicant: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10 , G06F30/20 , G06T17/00 , G06F113/10 , G06F119/14 , G06F119/02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用于激光增材制造的缺陷预警方法及设备,该方法根据预先构建的三维增材制造模型,确定三维增材制造模型相应的有效塑性应变分布信息;基于用户终端的标注操作及有效塑性应变分布信息,确定与相应的各标注区域相应的有效塑性应变值列表。基于有效塑性应变值列表及相应的若干参考制造增材信息,生成缺陷风险识别模型。将待制造增材信息输入缺陷风险识别模型,以确定待制造增材的缺陷风险值,并根据缺陷风险值,生成缺陷预警信息。其中,缺陷风险值用于表征待制造增材发生缺陷的风险程度。通过上述方案解决金属增材制造易出现裂纹缺陷,且裂纹缺陷风险难以被先期、低成本地预测。
-
公开(公告)号:CN118143283A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410264956.6
申请日:2024-03-08
Applicant: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IPC: B22F10/28 , B22F10/366 , B33Y10/00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强塑性合金的制作方法,该制作方法包括:对合金粉末层进行分区,分成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该第一区域为中间区域,第二区域为除中间区域的边缘区域,之后对合金粉末层的中间区域和边缘区域先后进行两次激光扫描操作,中间区域的第一激光扫描操作的能量密度大于第三激光扫描操作的能量密度,即中间区域的第一次激光扫描操作大于第二次激光扫描操作的能量密度,边缘区域的第二激光扫描操作的能量密度小于第四激光扫描操作的能量密度,即边缘区域的第一次激光扫描操作小于第二次激光扫描操作的能量密度。因此该制作方法通过将合金件分为内部和轮廓进行分区扫描,并设置对应的扫描参数,以提高制得的合金件的塑性以及力学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6493629A
公开(公告)日:2023-07-28
申请号:CN202310504753.5
申请日:2023-04-28
Applicant: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发动机气缸体的孔系加工方法及装置,应用于数控程序加工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待加工气缸体毛坯对应的发动机类型;根据获取的发动机类型,确定与发动机类型对应的目标数控程序;基于目标数控程序,对待加工气缸体毛坯的孔系进行加工,得到目标气缸体。由于预先根据发动机类型所需要装配的零部件结合组,构建与发动机类型对应的目标数控程序,所以不同的发动机类型的孔系加工不再共用同一套数控程序,对所有孔系都进行加工,而是根据发动机的类型使用对应的数控程序,对气缸体的孔系进行加工,实现了气缸体孔系的柔性加工,避免了对所有孔系进行加工的加工资源浪费问题,减少了加工浪费,提高了发动机气缸体的加工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855511A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310123665.0
申请日:2023-02-16
Applicant: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M15/00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发动机气道性能的验证方法及装置,可应用于发动机技术领域。在执行所述方法时,先获取气缸盖的变形情况,后获取气缸盖的气道性能的多个影响因素。然后,根据气缸盖的变形情况修改每个影响因素对应的参数值。最后,根据每个影响因素的参数值进行仿真得到气缸盖发生变形后的三维模型,验证该气缸盖三维模型的气道性能是否符合要求。这样,通过选取气道性能的影响因素的最优参数,利用仿真手段快速得到气缸盖实际铸造后的模型,使得可以根据实际铸造模型及时调整影响因素的参数值,保证气道实际产品的性能。如此,可以无需多次修改制造模具,就可以制造出与开发模型性能一致的气道实际产品,保证了实际产品的气道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8824417A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10754459.4
申请日:2024-06-12
Applicant: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IPC: G16C60/00 , G06F30/17 , G06F30/20 , G01N21/84 , G01N1/28 , G01N1/32 , G06F111/10 , G06F119/08 , G06F119/14 , G06F113/10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金属测试领域的一种增材制造金属件屈服强度预测模型的建立方法,包括:打印n组试样;对n组试样分别进行热处理工艺;对热处理后的试样进行切割,对切割面依次进行研磨、抛光、金相腐蚀;观察金相腐蚀后的切割面熔池形貌,找到熔池边界消失的试样所对应的热处理工艺,据此确定函数模型的分界点;测试成形态、分界点、熔池边界消失的试样的硬度和拉伸性能;建立硬度‑屈服强度分段函数模型。本申请的预测模型的建立方法,通过表征热处理后试样的组织变化,基于显微组织显著变化找到分界点,分段建立硬度‑屈服强度预测模型,通过硬度预测屈服强度,大大减少了拉伸试样测试数量,测试方法简单,测试周期短,成本低。
-
公开(公告)号:CN117300166A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311280802.8
申请日:2023-09-28
Applicant: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增材制造产品性能调控方法、设备及介质。包括,基于多种预置零部件特征,构建基于倾角弧度的增材制造产品性能预测模型集;基于当前待测零部件的基本信息,确定当前待测零部件对应的特征信息;将当前待测零部件对应的特征信息,与多种预置零部件特征进行匹配,以在基于倾角弧度的增材制造产品性能预测模型集中,确定出符合待测零部件需求的参考预测模型;基于参考预测模型,对待测零部件进行变形量预测和/或粗糙度预测;基于预测结果,对待测零部件的倾角弧度进行调节,以使待测零部件的变形量与粗糙度符合要求;通过上述方法,提高增材制造产品性能调控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5855511B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123665.0
申请日:2023-02-16
Applicant: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M15/00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发动机气道性能的验证方法及装置,可应用于发动机技术领域。在执行所述方法时,先获取气缸盖的变形情况,后获取气缸盖的气道性能的多个影响因素。然后,根据气缸盖的变形情况修改每个影响因素对应的参数值。最后,根据每个影响因素的参数值进行仿真得到气缸盖发生变形后的三维模型,验证该气缸盖三维模型的气道性能是否符合要求。这样,通过选取气道性能的影响因素的最优参数,利用仿真手段快速得到气缸盖实际铸造后的模型,使得可以根据实际铸造模型及时调整影响因素的参数值,保证气道实际产品的性能。如此,可以无需多次修改制造模具,就可以制造出与开发模型性能一致的气道实际产品,保证了实际产品的气道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9525430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11520969.1
申请日:2024-10-29
Applicant: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IPC: B22C9/0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冷冻砂型铸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冷冻砂型铸造的复合砂型及其制备方法,该用于冷冻砂型铸造的复合砂型的制备方法包括:根据铸件的尺寸和形状,冷冻砂坯的结构及三维尺寸;根据预设结构及三维尺寸分别制备冷冻砂坯;按照预设减材加工程序对冷冻砂坯进行减材加工,得到砂型;其中,所述砂型包括冷冻砂型以及设置在其一侧表面的树脂砂型;将分别制得的上砂型与下砂型进行砂型合模,以使上树脂砂型与下树脂砂型合围形成型腔,得到用于冷冻砂型铸造的复合砂型。本发明的制备方法至少能够改善冷冻砂型制坯、无模减材过程中的浮砂问题,同时提高砂型的加工性能并改善浇注时砂型的发气量多。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