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542231A
公开(公告)日:2022-05-27
申请号:CN202210062679.1
申请日:2022-01-19
Applicant: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发动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发动机机油压力控制方法,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发动机机油压力控制系统和一种发动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发动机的台架试验数据;接收发动机工况信号、机油压力信号和机油温度信号;基于台架试验数据,根据发动机工况信号和机油温度信号判断机油压力信号是否正常;根据机油压力信号异常,控制机油集滤器的调节阀调节其开度以调节机油集滤器的吸油流量。该控制方法通过在集滤器增加控制阀来调节吸油流量,通过台架试验获得发动机在各转速下正常运行的机油温度和机油压力,发动机机油压力异常时,通过调节控制阀开度将发动机的机油压力控制在合理范围,提高发动机经济性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682195A
公开(公告)日:2021-04-20
申请号:CN202011549114.3
申请日:2020-12-24
Applicant: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增压器性能异常判定方法及装置,可以获得在第一工况下发动机的第一进气压力;确定第一进气压力是否处于预设许用进气压力范围以内,如果不处于,则关闭EGR阀;获得在关闭EGR阀后的第二工况下发动机的第二进气压力;至少根据第二进气压力以及与第二工况对应的预先设置的标定进气压力,确定车辆中增压器的的性能是否异常。本发明通过在当前工况下的发动机的进气压力不处于预设许用进气压力范围以内时确定发动机的进气压力异常,再关闭EGR阀,接着至少通过关闭EGR阀后的工况对应的预先设置的标定进气压力和发动机在该工况下的进气压力,确定增压器的性能是否异常,有利于用户及时获知增压器异常的信息并进行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119982266A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510202539.3
申请日:2025-02-24
Applicant: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进气加热器装置、进气加热器的控制方法和系统,应用于机电技术领域,进气加热器装置中的第一进气温压传感器设置于进气管路入口处,第一进气温压传感器的一端与散热器连接,另一端与旁通阀的第一端连接;旁通阀的第二端与第二进气温压传感器的第一端连接,第二进气温压传感器的第二端与缸盖进气道连接;旁通阀的第三端与进气加热器的一端连接,进气加热器的另一端与第二进气温压传感器的第三端连接;本申请在气流的温度不低于第二温度阈值或第一温度阈值时不流进进气加热器,能够降低发动机在运行过程中气流对进气加热器的反复冲击和避免加热格栅和陶瓷块摩擦产生磨损,从而避免发动机发生故障,提高进气加热器和发动机的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6181474A
公开(公告)日:2023-05-30
申请号:CN202310171002.6
申请日:2023-02-27
Applicant: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车辆技术领域,公开了缸盖温度控制方法及车辆,该缸盖温度控制方法,根据环境温度、环境压力、发动机实际转速、发动机实际扭矩、发动机实际进气温度和缸盖耐温限值,得到缸盖冷却水出水温度限值和升温时间限值,当缸盖实际冷却水出水温度大于等于缸盖冷却水出水温度限值,且此时的环境温度、环境压力、发动机实际转速、发动机实际扭矩和发动机实际进气温度均不变的持续时间大于等于升温时间限值时,记录发动机机油温度为机油温度记录值,并开启电子节温器和散热器的风扇;当缸盖实际冷却水出水温度不小于缸盖冷却水出水温度限值,且发动机实际机油温度不小于机油温度记录值,执行车辆报警保护策略。能准确地判断电子节温器开启时机。
-
公开(公告)号:CN109707494A
公开(公告)日:2019-05-03
申请号:CN201811619283.2
申请日:2018-12-28
Applicant: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后处理硫中毒的处理方法和装置,所述方法首先获得车辆此次行驶的行驶里程;若所述行驶里程大于预设里程,则获得后处理系统中选择性催化还原装置SCR在预设温度区间的转化效率;然后确定所述转化效率与预先存储的起始转化效率的差值作为劣化效率;其中,所述起始转化效率为车辆发动时所获得的所述SCR在预设温度区间的转化效率;之后确定所述劣化效率与预设限制值的关系;若所述劣化效率超过所述预设限制值,则控制所述后处理系统中的氧化型催化器DOC执行解毒操作。由于本申请实施例所采用的是SCR预设温度区间获取转化效率的方式进行后处理硫中毒的检测,大大提高了检测的实时性和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801691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510189603.9
申请日:2025-02-20
Applicant: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发动机排气门控制结构、方法、相关装置和发动机,涉及发动机领域,包括:包括:排气门连接体,该排气门连接体位于排气门和发动机的摇臂之间,其中排气门连接体的一端和摇臂抵接,排气门连接体的另一端和排气门连接。排气门连接体的内部设置伸缩机构和控制阀,排气门连接体内的第一油道与摇臂内的油道连通,构成控制阀与机油泵之间的连接通路,控制阀用于对进入伸缩机构的油量进行调整,伸缩机构在油量的作用下产生形变带动排气门连接体移动,使排气门在气缸内的伸长量发生变化。通过调整控制阀的开度控制压缩过程的排气门开启,减少做功行程的进气量,进而提升发动机的排出气体温度,保证后处理系统的转化效率,满足排放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2834124B
公开(公告)日:2022-08-23
申请号:CN202110033326.4
申请日:2021-01-11
Applicant: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刘书杰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EGR冷却器内漏判定方法及相关装置,本方法获取第一湿度和第二湿度,第一湿度为混合气体的湿度,第二湿度为经EGR冷却器降温后的废气的湿度;计算第一湿度和第二湿度的差值,作为湿度差;依据第一参数,从对应关系中获取预设湿度差阈值,对应关系预先通过实验得到,预设湿度差阈值包括第一预设湿度差阈值,第一预设湿度差阈值为EGR冷却器内漏时,混合气体的湿度和经EGR冷却器降温后的废气的湿度的差值的最小值。第一参数包括:第一温度、第二温度、运行扭矩、以及运行转速,第一温度为混合气体的温度,第二温度为经EGR冷却器降温后的废气的温度;若湿度差大于预设湿度差阈值,确定EGR冷却器内漏。
-
公开(公告)号:CN112834124A
公开(公告)日:2021-05-25
申请号:CN202110033326.4
申请日:2021-01-11
Applicant: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刘书杰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EGR冷却器内漏判定方法及相关装置,本方法获取第一湿度和第二湿度,第一湿度为混合气体的湿度,第二湿度为经EGR冷却器降温后的废气的湿度;计算第一湿度和第二湿度的差值,作为湿度差;依据第一参数,从对应关系中获取预设湿度差阈值,对应关系预先通过实验得到,预设湿度差阈值包括第一预设湿度差阈值,第一预设湿度差阈值为EGR冷却器内漏时,混合气体的湿度和经EGR冷却器降温后的废气的湿度的差值的最小值。第一参数包括:第一温度、第二温度、运行扭矩、以及运行转速,第一温度为混合气体的温度,第二温度为经EGR冷却器降温后的废气的温度;若湿度差大于预设湿度差阈值,确定EGR冷却器内漏。
-
公开(公告)号:CN117167168A
公开(公告)日:2023-12-05
申请号:CN202311146785.9
申请日:2023-09-06
Applicant: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路谱耐久试验的进气加热格栅自清洁方法及系统,涉及进气系统清洁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步骤:获取发动机的转速和扭矩,并根据转速和扭矩计算发动机烟度;对发动机进行路谱耐久试验,称重计算加热格栅的积碳附着量;根据构建发动机烟度、加热格栅的积碳附着量和路谱耐久试验结果构建进气加热格栅积碳模型;利用进气加热格栅积碳模型对加热格栅上的积碳进行附着量计算,根据计算结果结合车辆发动机状态对积碳进行加热。本发明在未引入外部设备的前提下,进一步降低了清洁成本,实现了高效的积碳清洁。
-
公开(公告)号:CN114542249B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2210119080.7
申请日:2022-02-08
Applicant: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刘书杰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发动机后处理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氧化催化转换器的异常处理方法及相关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氧化催化转换器硫中毒导致氧化催化转换器劣化的问题。当对发动机的尾气进行后处理时,在第一指定时长内实时获取氧化催化转换器的上游温度和下游温度的温度差,并对温度差进行积分,得到第一积分值。通过将第一积分值与预设值进行对比判断氧化催化转换器是否出现了硫中毒现象,若氧化催化转换器出现了硫中毒现象则触发解毒操作,从而解决氧化催化转换器的硫中毒异常,有效缓解了硫中毒导致氧化催化转换器劣化。
-
-
-
-
-
-
-
-
-